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馬中友誼園在莞奠基 預計今年7月竣工開園

4月28日, 坐落於東莞市植物園的馬來西亞—中國友誼園(下稱“馬中友誼園”)舉行奠基儀式。 馬來西亞聯邦國土部秘書長、拿督斯裡艾德南, 馬來西亞駐廣州總領事木山利, 馬來西亞中國友好協會會長、拿督馬吉德等馬方代表出席了活動。 東莞市副市長黃慶輝在活動中致辭。

為了更好地見證中馬雙方的深入合作和深厚友誼, 早在2014年東莞就啟動了由東莞出資施工、馬來西亞布城出地的中國—馬來西亞友誼園(下稱“中馬友誼園”), 並於2015年竣工開園。

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 又啟動了由馬來西亞布城政府、馬來西亞—中國友好協會共同籌建的馬中友誼園專案。

該項目總投資約320萬元, 占地面積2500平方米, 以馬來西亞風格的園林方式展現。 預計今年7月竣工, 建成之後, 將成為東莞一處亮麗的風景。

兩地互建友誼園

黃慶輝在致辭中表示, 東莞是一座國際製造名城, 是中國第五大進出口城市。 近代以來, 許多東莞人漂洋過海, 到馬來西亞落地生根、艱苦打拼, 收穫了成功, 實現了夢想。 近年來,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實施和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 東莞與馬來西亞的交流合作更加密切。

據市商務局資料統計, 截至2017年2月, 東莞有來自馬來西亞投資的企業41家, 涉及投資總額1.9億美元, 吸收合同外資1.4億美元。 在所有馬來西亞投資企業中,

以製造業為主, 主要集中於食用植物油加工, 通信傳輸設備製造, 電子元件及元件製造, 其他電子設備製造, 鋼鐵鑄件製造等行業。

馬來西亞是東莞為數不多進口總額超過出口的國家。 2016年東莞對馬來西亞貿易總額39.9億美元, 其中出口值16.4億美元, 進口值23.6億美元。 主要出口產品包括電話機、服裝及衣著附件、傢俱及其零件、箱包及類似容器、鞋類。 主要進口產品包括積體電路、二極體及類似半導體器件、液化石油氣及其他烴類氣、初級形狀的塑膠、通斷保護電路裝置及零件。

早在2014年4月, 中馬兩國為紀念建交40周年, 共同建設了第一座雙邊友誼園——中馬友誼公園, 並命名為“知園”。 布城市政府為友誼園免費提供建設用地, 東莞市政府受廣東省政府委託出資並負責設計施工。

該園於2015年6月2日在布城正式開園, 兩國官員還種下了兩株白蘭花(東莞市市花)樹苗, 作為中馬外交關係的象徵。 開園以來, 除了得到當地市民的關注, 也得到不少國外遊客的青睞。 當地政府不時對園區進行修補, 成為當地舉辦國際花卉展的固定場地。

為促進兩國的交流, 馬來西亞也一直計畫在東莞建設一座具有馬來西亞文化色彩的“馬中友誼園”。 早在2015年5月底, 馬來西亞聯邦直轄區副秘書長拿督莫哈默沙尼一行拜訪東莞時, 雙方就馬中友誼園的選址事宜進行了深入探討, 並初步確定馬中友誼園位址為東莞植物園。 2017年3月, 馬中友誼園項目正式開工。

預計今年7月竣工

馬中友誼園項目占地面積2500平方米,

以馬來西亞風格為主, 以園林方式展現, 預計今年7月竣工。 建成之後, 將成為東莞一處亮麗的風景。

斯裡艾德南表示, 馬中友誼園建成將成為馬來西亞民族文化展示、交流的平臺, 進一步增進兩國人民的友誼, 促進雙方的合作。 該園區由馬方設計, 主要突出馬來西亞的建築元素, 以馬來西亞藝術風格的建築為核心, 同時吸收馬來西亞多個民築的造園元素。

“我們設計了一個由一間馬來傳統房屋‘麻六甲馬來屋’作為其主要構成元素的房子, 房屋周圍還有一個小花園, 點綴著無數花朵、灌木、香草和果樹。 ”斯裡艾德南說。 在苗木選擇上以馬來西亞的國花——大紅花為特色, 充分考慮了當地唯一的原住民族——馬來族的植物文化。

黃慶輝表示, 東莞和布城互建友誼園, 為兩國人民搭起了文化交流的平臺, 必將對促進中馬友好交流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希望東莞與馬來西亞布城以馬中友誼園的建設為契機, 進一步加強經貿、科教、環保、文化、旅遊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 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共同推動雙方友誼和合作邁上新的臺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