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國務院辦公廳發文!37條政策措施啟動社會領域投資

央視財經近日, 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印發《關於進一步激發社會領域投資活力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指出, 當前我國社會領域新興業態不斷湧現,

投資總量不斷擴大, 服務能力不斷提升, 但也仍然存在放寬准入不徹底、扶持政策不到位、監管體系不健全等問題。 面對社會領域有效需求倒逼擴大有效供給的新形勢, 深化社會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進一步激發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社會領域投資活力, 著力增加產品和服務供給, 不斷優化品質水準, 對於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保持投資穩定增長、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意見》提出, 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 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 突出問題導向, 著眼於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擴大有效供給、滿足多層次多樣化需求。 《意見》要求堅持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堅持營利和非營利分類管理、堅持“放管服”改革方向等原則。

《意見》從5個方面提出了37條具體可操作的政策措施。

一是扎實有效放寬行業准入。 分別制定社會力量進入相關領域的具體方案和跨部門全流程綜合審批指引, 推進一站受理、視窗服務、並聯審批, 在社會需求大、供給不足、群眾呼聲高的醫療、養老領域儘快有突破, 重點解決醫師多點執業難、納入醫保定點難、養老機構融資難等問題。

二是進一步擴大投融資管道。 針對社會領域投入平均收益低、回報週期長、抵押融資難等特點, 出臺專項債券指引、商業銀行押品指引, 有條件的地方可設立市場化運作的社會領域相關產業投資基金,

鼓勵各地通過風險補償金等措施為行業增信。

三是認真落實土地稅費政策。 除對農用地轉用指標、新增用地指標分配適當傾斜外, 鼓勵盤活舊廠房、倉庫等既有資源, 制定閒置校園校舍綜合利用方案。 同時, 強調稅收政策落實, 加大水電氣熱等價格優惠政策的監督檢查。

四是大力促進融合創新。 制定醫養結合管理和服務規範等, 發展壯大線上教育、線上健身休閒等, 鼓勵各地探索創新發展試驗區等平臺載體, 在准入、人才、土地、金融等方面先行先試。

五是加強監管優化服務。 完善協同監管機制, 探索建立服務市場監管體系, 充分發揮部門、地方、協會商會的積極作用, 建立全行業綜合監管和評價機制, 完善服務機構和從業人員黑名單制度和退出機制,

實施監管資訊常態化披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