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ta說“我討厭……”,其實是想和你做朋友

當我說“我喜歡某個明星。 ”

你說“我也是!”

那麼我們可能會就這個明星聊起來, 又聊到其他共同的興趣, 然後逐漸成為朋友。

但另一種情況, 更加快速有效:

當我說“我超討厭某個明星!”

你說“我也是!!!”

那麼我們馬上就能成為朋友。

共同討厭一件事物, 似乎比共同喜歡更加能拉近或維持人際關係。

然而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以及, 我們是否能夠利用這個現象, 在人際交往中給自己加分呢?

今天, 我們來聊聊共同厭惡, 這個社交中的另類潤滑劑。

「共同」這件事本身, 就很有吸引力

首先, 根據相似相吸理論, 人們會傾向於喜歡那些跟自己相像的人, 包括與自己有同樣的背景、興趣和品位, 也包括與自己有相似的性格、持同樣的觀點。

研究發現, 這種相似性甚至包含了人口統計學因素:無論是朋友還是伴侶, 他們在各個方面都比隨機抽選出的一對陌生人更加相像:年齡、種族、教育程度、社會地位等等。

概率上來說, 人們甚至更可能和姓氏首字母相同的人結為夫妻。

另外, 人們喜歡那些與自己相似的人, 因為這樣是令人心安的, 且具有獎賞意義。 它代表著一種自我肯定:

“Ta跟我很像, 那應該也很可愛吧, 畢竟我這麼溫油。 ”

因此, 共同的價值觀, 也就是相似性, 是產生吸引力的基礎條件之一。

共同的厭惡把我們黏在一起

在相似性的範疇之內, 共同的反感又要比共同的興趣更容易讓兩個人形成聯結。

Oklahoma大學的 Bosson 教授通過實驗觀察到:那些對某件事物有共同的厭惡的人們, 對於對方的評價會更好, 也傾向於認為自己更瞭解對方。

於是她提出了「負性優先效應」:比起分享積極的資訊, 能夠共用消極態度的人更加親近。

共同的消極態度(shared negative attitudes)就是指兩人或兩人以上共同對一個協力廠商持有負性的態度。 這個協力廠商可以是任何事物:一部電影、一種食物、一首歌、共同的熟人、名人、某種現象等等……

在負性優先效應的背後, 有以下這些可能的解釋:

1. 憎恨的情感更加強烈

相比於積極的情感, 消極情感往往更有感染力和傳播性。

(圖為模擬用戶分享行為, 紅色代表憤怒情緒, 黑色為厭惡、藍色為傷心, 綠色愉悅)

2. 敵意往往含有八卦成分

消極的態度通常和八卦資訊相關聯。

因為八卦、醜聞、謠言, 這些資訊基本上都是偏負性的, 哪個明星出軌了、哪個人設崩塌了、哪個電影口碑太差了……而只有這樣特徵的資訊才能夠引起人們的關注、討論和分享。

所以當人們在閒聊時談論起反感的事物時, 八卦就會成為非常主要的話題。

相比於討論共同喜歡的事物, 聊八卦豈不是更加刺激有趣。

另外, 人類也有八卦的天性, 說真的, 很多友誼都是從一起說別人的壞話而開啟的。 在拉近關係這件事情上,

「說別人壞話」雖然可恥, 但是有用。

3 拿你當自己人

通常來說, 大家在交朋友時都是先展示友好的一面, 畢竟大部分人面對陌生人時, 釋放善意是默認設置。 就像見面微笑說你好一樣, 是普遍的規則。

但展示負性的態度, 雖然有一定風險, 有時卻能達到“奇效”。 正因為對他人的負性評價一般是不被視為可以輕易分享的資訊, 所以它打破了建立社交印象的慣有模式:我和一個分享一件我討厭的事, 因為我猜測你可能也這樣認為。

這時, 我在發出一個信號:我信任你, 在對你進行自我暴露(self exposure), 而表露信任感是可以極大地增強兩人之間的關係。

瞭解一個人不只限於知道Ta的喜好, 當你知道Ta討厭什麼的時候, 你才會覺得自己真正懂了這個人的秉性。

生活中,你跟親近朋友吐槽的次數肯定比跟一般熟人要多。

所以如果哪天一個人和你分享:“我巨討厭那誰!”這可能預示著你們的關係又近一步了。

4 劃清了界限

這種共同反感在建立信任感的同時,也設立了群裡內/外的邊界(in-group/out-group boundaries)。人們傾向於對群體內的人表示好感,而對群體外的人持更多負性評價。

“你跟那個人劃清關係,我們就可以接納你。”這便是表明態度,當確認我們共同討厭一個協力廠商之後,我倆就是一致對外的立場。這時,反感是一段關係的粘合劑。

4. 提升自尊

共同厭惡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種向下社會比較。比如,我們都不喜歡某一件事物,可能代表我們都比Ta在某些方面要高級。至少,在態度上,我們都是藐視Ta的。這種向下比較可以維護或提升自我評價。

並且,相比於把自己喜歡的事物告訴別人,然後聽到“我的天呐,你竟然喜歡這個”這種居高臨下的話,表露厭惡或只是中立的態度,往往是更加安全的選擇。

5. 塑造自我概念

將自己對一些事情的消極態度分享給他人,比起分享喜好來說,是更加強有力的塑造自我形象的手段。

如果一個人什麼都喜歡,你會覺得Ta「沒有個性」,是個老好人。相反,如果這個人表達了一點自己對一些事物的負性看法,與他人說“我討厭地圖炮、討厭景區的人山人海、討厭看面癱的人演戲!”,那麼Ta的形象會變得真實且有趣些。

一次次地表達“我討厭什麼”,也正是一次次向外界宣佈“這就是我”的過程。

在更加廣義的語境中,不僅僅只有共同厭惡協力廠商能夠將人們更好地聯結在一起,普遍意義上的負性資訊和態度也可以達到相同的效果。

喪、頹、癱、懶、饞,網路上的loser文化之所以受人追捧,都部分地應用了共同厭惡這個概念。

悲慘更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你覺得自己是個「沒錢、沒對象、沒理想」的三無青年,但你不是一個人,還有這麼多又窮又懶的單身狗陪著你呢。

這種調侃的負性態度,讓我們感到一絲寬慰。大家一起葛優癱,比起「大家都爭當五好青年」來得更吸引人,也更容易獲得認同。

知道這些有什麼用呢?

有人拿這個概念做了生意。

比起一般社交軟體上使用點贊、共同愛好來匹配用戶,一款名為Hater的德國社交App就反其道而行,用共同討厭的事物來幫人們找到朋友。

比如說,當你刷到丁日又添了一個新紋身的圖片時,可以選擇「點呸」或者跳過,如果你「點呸」,也許就可以遇到穀大。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利用這個概念,來幫助潤滑、推進自己的人際交往過程。

以下是一些實操指南,也是注意事項:

1. 不可輕易說

正如之前所說,表達負性態度是一種自我暴露的方式,而在關係建立初期突然進行自我暴露,有時候會適得其反。

因此,共同消極態度最好在有一定的關係基礎之後,再進行的步驟。起碼,要知道對方的基本喜好,才能試探性地猜測Ta 是否反感什麼東西。

2 話題要有限制

另外應注意的是,對於共同討厭的事物本身,需要有一定話題範圍限制。有一些普適的話題敏感區,例如種族、宗教或生理問題。

另外,每個人都有自己特定的敏感話題,可能是一位元愛豆,一項愛好或是Ta的家鄉等等,不要輕易的攻擊別人熱愛的事物,欣賞不來別人視若珍寶的,至少可以保持沉默。

3 程度要有把控

最後,只有某個特定區間的態度才能夠被分享。太輕微的厭惡沒有提出的興致,太過嚴重的厭惡則有可能發展到人身攻擊、仇恨、偏見、甚至歧視。

其實仔細想想的話,我們討厭的事情非常多,只是有時候出於習慣,或礙於面子、社交禮儀,而克制自己表達負性態度。

英劇《黑鏡》有一集虛構了一個未來被科技異化了的反烏托邦世界:人人都處於公開的社交評價體系中,人們追求五星好評把自己逼得喘不過氣。

女主最終因為一連串的失誤被扣到負分關入監獄後,和一位獄友對罵起來,互相表達反感。

舉這個例子不太恰當,但它向我們傳遞一個資訊:有時候人們是需要一個表達憤怒、不滿、厭惡、這些負性情緒的出口的。

吐槽有益身心健康,運用得當的話,還能拉近社會關係。

所以下次再社交、約會,當因為找不到共同興趣愛好而冷場時,不妨從另一個角度,說說討厭的事情吧。

你有什麼討厭的事物嗎?

歡迎在下方留言。

References:

Bosson, J. K., Johnson, A. B., Niederhoffer, K., & Swann, W. B. (2006). Interpersonal chemistry through negativity: Bonding by sharing negative attitudes about others.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3(2), 135-150.

Weaver, J. R., & Bosson, J. K. (2011). I feel like I know you: Sharing negative attitudes of others promotes feelings of familiarity.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7(4), 481-491.

Zhao, J., Dong, L., Wu, J., & Xu, K. (2012, August). Moodlens: an emoticon-based sentiment analysis system for chinese tweets. In Proceedings of the 18th ACM SIGKD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Knowledge discovery and data mining (pp. 1528-1531). ACM.

想要獲得高品質的心理服務,尋找適合你的專業心理諮詢師,

請查看簡單心理官網www.jiandanxinli.com

生活中,你跟親近朋友吐槽的次數肯定比跟一般熟人要多。

所以如果哪天一個人和你分享:“我巨討厭那誰!”這可能預示著你們的關係又近一步了。

4 劃清了界限

這種共同反感在建立信任感的同時,也設立了群裡內/外的邊界(in-group/out-group boundaries)。人們傾向於對群體內的人表示好感,而對群體外的人持更多負性評價。

“你跟那個人劃清關係,我們就可以接納你。”這便是表明態度,當確認我們共同討厭一個協力廠商之後,我倆就是一致對外的立場。這時,反感是一段關係的粘合劑。

4. 提升自尊

共同厭惡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種向下社會比較。比如,我們都不喜歡某一件事物,可能代表我們都比Ta在某些方面要高級。至少,在態度上,我們都是藐視Ta的。這種向下比較可以維護或提升自我評價。

並且,相比於把自己喜歡的事物告訴別人,然後聽到“我的天呐,你竟然喜歡這個”這種居高臨下的話,表露厭惡或只是中立的態度,往往是更加安全的選擇。

5. 塑造自我概念

將自己對一些事情的消極態度分享給他人,比起分享喜好來說,是更加強有力的塑造自我形象的手段。

如果一個人什麼都喜歡,你會覺得Ta「沒有個性」,是個老好人。相反,如果這個人表達了一點自己對一些事物的負性看法,與他人說“我討厭地圖炮、討厭景區的人山人海、討厭看面癱的人演戲!”,那麼Ta的形象會變得真實且有趣些。

一次次地表達“我討厭什麼”,也正是一次次向外界宣佈“這就是我”的過程。

在更加廣義的語境中,不僅僅只有共同厭惡協力廠商能夠將人們更好地聯結在一起,普遍意義上的負性資訊和態度也可以達到相同的效果。

喪、頹、癱、懶、饞,網路上的loser文化之所以受人追捧,都部分地應用了共同厭惡這個概念。

悲慘更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你覺得自己是個「沒錢、沒對象、沒理想」的三無青年,但你不是一個人,還有這麼多又窮又懶的單身狗陪著你呢。

這種調侃的負性態度,讓我們感到一絲寬慰。大家一起葛優癱,比起「大家都爭當五好青年」來得更吸引人,也更容易獲得認同。

知道這些有什麼用呢?

有人拿這個概念做了生意。

比起一般社交軟體上使用點贊、共同愛好來匹配用戶,一款名為Hater的德國社交App就反其道而行,用共同討厭的事物來幫人們找到朋友。

比如說,當你刷到丁日又添了一個新紋身的圖片時,可以選擇「點呸」或者跳過,如果你「點呸」,也許就可以遇到穀大。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利用這個概念,來幫助潤滑、推進自己的人際交往過程。

以下是一些實操指南,也是注意事項:

1. 不可輕易說

正如之前所說,表達負性態度是一種自我暴露的方式,而在關係建立初期突然進行自我暴露,有時候會適得其反。

因此,共同消極態度最好在有一定的關係基礎之後,再進行的步驟。起碼,要知道對方的基本喜好,才能試探性地猜測Ta 是否反感什麼東西。

2 話題要有限制

另外應注意的是,對於共同討厭的事物本身,需要有一定話題範圍限制。有一些普適的話題敏感區,例如種族、宗教或生理問題。

另外,每個人都有自己特定的敏感話題,可能是一位元愛豆,一項愛好或是Ta的家鄉等等,不要輕易的攻擊別人熱愛的事物,欣賞不來別人視若珍寶的,至少可以保持沉默。

3 程度要有把控

最後,只有某個特定區間的態度才能夠被分享。太輕微的厭惡沒有提出的興致,太過嚴重的厭惡則有可能發展到人身攻擊、仇恨、偏見、甚至歧視。

其實仔細想想的話,我們討厭的事情非常多,只是有時候出於習慣,或礙於面子、社交禮儀,而克制自己表達負性態度。

英劇《黑鏡》有一集虛構了一個未來被科技異化了的反烏托邦世界:人人都處於公開的社交評價體系中,人們追求五星好評把自己逼得喘不過氣。

女主最終因為一連串的失誤被扣到負分關入監獄後,和一位獄友對罵起來,互相表達反感。

舉這個例子不太恰當,但它向我們傳遞一個資訊:有時候人們是需要一個表達憤怒、不滿、厭惡、這些負性情緒的出口的。

吐槽有益身心健康,運用得當的話,還能拉近社會關係。

所以下次再社交、約會,當因為找不到共同興趣愛好而冷場時,不妨從另一個角度,說說討厭的事情吧。

你有什麼討厭的事物嗎?

歡迎在下方留言。

References:

Bosson, J. K., Johnson, A. B., Niederhoffer, K., & Swann, W. B. (2006). Interpersonal chemistry through negativity: Bonding by sharing negative attitudes about others.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3(2), 135-150.

Weaver, J. R., & Bosson, J. K. (2011). I feel like I know you: Sharing negative attitudes of others promotes feelings of familiarity.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7(4), 481-491.

Zhao, J., Dong, L., Wu, J., & Xu, K. (2012, August). Moodlens: an emoticon-based sentiment analysis system for chinese tweets. In Proceedings of the 18th ACM SIGKD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Knowledge discovery and data mining (pp. 1528-1531). ACM.

想要獲得高品質的心理服務,尋找適合你的專業心理諮詢師,

請查看簡單心理官網www.jiandanxinli.com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