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他讓兒子在家上學十年,因為去學校是“更大的冒險”

康平、康遠昭父子

家長專職讓孩子“在家上學”, 本身就是一種創業。

芥末堆 盧楠 4 月 28 日報導

上世紀九十年代, 鄭淵潔把小學畢業的鄭亞旗領回家,

開始“在家上學”。

1993 年, 康平之子康遠昭在河北衡水出生。 13 年後, 康遠昭上初一, 康平做出了和當年的鄭淵潔同樣的選擇, 帶兒子退學回家。 如今, 康遠昭已經 24 歲, 是一名脫口秀演員和喜劇編劇。

談起鄭淵潔, 康平認為兩人有相似之處, 都是“從不上學後開始看書, 才開始學習”。 雖然有媒體稱, 鄭亞旗的公司年入 1.5 億, 但對於如何評價鄭亞旗取得的成就, 輿論一直存有爭議。

而康平認為, 作為普通人在家上學的案例, 他和康遠昭的經歷以及成果, 可能更具有代表性。

去學校是更大的冒險

決定在家上學, 對康平來說, 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不是在某個時間點決定的。

在康遠昭小時候, 康平就開始了對他的早期教育;到 8 歲上學前,

康遠昭已能夠獨立閱讀。 上學後, 康平發現學校的學習效率比家裡低, 他考慮能否把一部分上學時間替換到家中。

他開始了一段“在學校”和“在家”的探索期。 所以康遠昭的小學是斷續完成的, 一年級和四年級下學期沒上, 在校期間也經常請假回家。 期間, 康平一直在兩種狀態之間來回比較, “當時是茫然的, 不那麼清晰, 是一種摸索的狀態、一個探索的過程。 ”

探索的結果是, 康平發現, 無論是“量”還是“質”, 在學校學習都遠遠比不上在家。

首先, 應試的指揮棒不給孩子“自然成熟”的時間, 為應試進行的大量練習, 拖慢了學習進度。 康平認為, 低水準重複只會摧毀孩子的學習能力, “不往前走, 孩子適應了這個節奏, 但凡要接觸新事物,

他總要重複這麼多遍才掌握。 ”

另一個問題, 是學校統一的教學進度。 孩子或快或慢, 很難所有科目都與進度相合。 “只要是統一的、一個模子的, 就是不好的。 ”康平的態度很明確。 相比之下, 在家上學就可以做到“個性化”, 根據孩子的成長制定屬於他自己的進度。

憑著在家學習的經驗和對學校的瞭解, 康平覺得, 把孩子丟給學校是更大的冒險。 因此, 儘管“孩子在學校學習成績特別好, 人緣也特別好, 做過班長, 老師、同學很喜歡他, 他自己也比較開心”, 兩相比較之下, 初一上學期結束後, 康平還是決定讓康遠昭離開學校, 開始在家上學。

“我只要創造環境”

康遠昭很快適應了在家上學的狀態, 度過了一段他回憶中最健康、作息最規律的時光,

“早睡早起、每天鍛煉、好好學習”。

康平對學習內容做了一個總的安排, 除了學校的科目, 還有閱讀、活動、鍛煉、旅行等等, 確保每項內容在每週都有涉獵。 他覺得, 無論在家還是學校, 主線都是學習, 但在家可以做到“廣度更廣、深度更深、效率更高”。

初中的課程, 康遠昭主要用教材和教學光碟自學;高中課程, 就請大學生做家教。 學習科目中, 康平最重視英語和數學。 康遠昭用幾個月的時間, 集中學完了初中和高中的數學。 “思維有連貫性, 反而比較輕鬆。 ”康遠昭說。 他還常去旁聽大學英語課, 幾年後在北京, 他的英語水準可以直接出演英文原版話劇。

而康平對學習材料的搜集也是不遺餘力。 光是數學教材, 他就買了人教版、北師大版、浙教版、蘇教版、科學出版社版五種版本,

還有教師用書, 對照著用。 有的教材會講解知識點的來龍去脈, 適合康遠昭自學;有些則適合康平看懂後再教他;還有些是需要上面的例題。 “等於是自己拆了又組成一套教材。 ”康平說。

康平印象中, 康遠昭從來沒有“不想學”的困擾, “他學的肯定是自己喜歡的, 不喜歡就選另外的。 我保證他不做一件事, 就做另一件事。 ”他認為孩子天生有求知欲、好學, 家長不違背就好。

“我這麼一想, 學習上好像還真的沒有什麼煩惱。 ”康遠昭對學習的記憶也頗為輕鬆, 除了初一那最後半年。 “那半年特別累, ”他回憶, 幾乎每天都要寫作業到十一二點, 五點鐘天不亮就起床, 六七點開始上課, “每天做好多套卷子, 神經特別緊繃。我想初一就這樣了,還得熬六年,好可怕。”而在家裡,他學習時覺得會了就往下走,不會就回頭再搞懂,“沒什麼壓力”。

“我只要創造環境。我想讓他成為什麼,就給他創造什麼環境。”

康平認為,康遠昭能持續學習,是因為他創造了學習型家庭的環境。康家有很多書,但是沒有電視,康平在家看書、學習,康遠昭也就專注看書、學習。

“我是學習型家長,在這種環境下他只能這樣。如果家長在看電視、打麻將,孩子就不會想去學習。我只要創造環境。家裡沒書,他肯定不看;我家沒有電視,他就沒有看電視的選擇。我想讓他成為什麼,就給他創造什麼環境。”康平說。

康遠昭直到 16 歲,家裡才有了電腦,20 歲才有了網路。在此之前,需要查資料,他們就去網吧。而在他們查資料時,周圍的孩子都在打遊戲。康遠昭不會被遊戲吸引嗎?康平這樣解釋:

“如果你周圍的人都住平房,你家住別墅,你會想說,媽媽,我也想住平房、不要住別墅嗎?我兒子查資料學習時,是藐視他們打遊戲的。因為在接觸遊戲之前,他已經在閱讀中獲得了更有深度的樂趣。網癮的樂趣是淺層次的,閱讀的快樂是深刻、持久的,這是真正的快樂。真正的快樂很簡單,讀的書多會自然而然的快樂。”

康遠昭回憶自己小時候確實很少打遊戲,只是偶爾去同學家裡玩,“因為沒有這個習慣吧”。他覺得自己比起別的孩子,要乖一點兒。

玩比學更重要

“學和玩本來就是一回事,或者說,玩比學更重要,很多成就是玩出來的。”康平這樣認為。他安排康遠昭用很少時間學習學校的科目,半天時間用來運動和玩其他項目。

因為時間安排自由,他們過上了與學校“錯峰”的生活。旅行通常被安排在 3 到 6 月的淡季,等寒暑假到處人滿為患時,他們就開始學習。“他們的假期是我們的學期,他們的學期我們安排旅行、活動。”康平說。

在衡水,上學時間街上沒有一個孩子,康遠昭說“感覺孩子都被抓走了”。圖書館、博物館、公園、植物園……都成了他們獨享的資源。雖然沒有同齡玩伴 ,但康遠昭並不覺得孤獨。因為初一上學期結束時,班裡同學也大半叫不上名字,“忙得沒時間接觸”。能離開學校,康遠昭的感覺是“可爽了”。

康平說康遠昭一玩起來,就會瘋狂地進入那個領域。“玩魔方是整天整天,無時無刻的,只有我覺得煩,他不會。”之前有一則“男生獲哈佛全獎錄取,30秒玩轉魔方考官稱讚”的新聞,康遠昭說,他的速度要快上一倍。2010 年,康遠昭開始玩競技疊杯。作為一項手部極限運動,競技疊杯要求以最短時間把杯子按規定動作先疊成金字塔狀再還原。2011 年,康遠昭創建了中國競技疊杯代表隊,並作為教練帶隊到新加坡參加了競技疊杯亞洲錦標賽。

而作為“玩比學更重要”這一觀點最好的佐證,康遠昭現在的職業,就是他一路玩出來的。“他學的化學、物理、數學,現在也沒用到,那才是偏門,基本的知識吸收了融入他的知識體系中就可以了。”康平說,“真正用到的,他的戲劇專業,就是參加工作坊、演出玩出來的。”

社會是大海,學校是小池塘

2007 年,為了更好的教育資源,康平帶康遠昭搬到了北京。康遠昭在一次接受採訪時說,來北京是他在“在家上學”的過程中最慶倖的事,因為他後來的愛好、現在從事的工作,都只有在北京才能接觸、學習到。

在北京,康遠昭在培訓機構學過日語和義大利語,加入了魔方和疊杯俱樂部,到博物館看展覽,參加各種講座、工作坊和沙龍,還常去實驗劇場、小劇場看話劇。2011 年前後,康遠昭在北大完整旁聽了兩年課程。其中一門,是 Joseph Graves 的英語戲劇課,康遠昭還參演了他執導的英文版音樂劇《我,堂吉訶德》。“我們聽的內容和時間,比真正在籍的學生還要多。因為是為需要去學。”康平說。

在康平看來,“家”是一個大的概念,要善於利用各種社會資源學習,“社會是大海,學校就是小池塘,被包含在海裡。”而在社會化學習的過程中,孩子的半隻腳已邁入社會,“他已經在海裡游泳了”。

因此,儘管輿論普遍擔憂“在家上學”的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康平反而認為,在家上學的孩子最大的優勢,恰恰是人際交往能力強。

“他的朋友非常多,來自於他的各種圈子,包括專業戲劇的圈子、魔方這類愛好的圈子。他們一起做事時,交流和溝通非常深入,就會交到品質非常高的朋友。”康平解釋,這些朋友屬於不同的年齡層次,有國內的也有國外的,更像社會裡豐富的人際交往體驗。“真正的人際交往能力差,出現在學校裡。從幼稚園到大學,都和同齡孩子的交往,往往是這些孩子到社會上人際交往能力差。”

漸漸地,康遠昭開始有好多“自己的事兒”,不再需要康平為他安排活動。“2014 年之後,他就完全不知道我在幹什麼了。”那時,康遠昭已經有了一份全職工作。

喜劇編劇,玩出來的工作

“我工作特別早,在我該擔心的時候,我就已經有工作了。”

談起第一份工作,康遠昭覺得特別神奇。“我當時就四處玩兒,參加各種工作坊,然後在參加一個工作坊的時候接觸到了即興喜劇。”即興喜劇是喜劇的一個分支,沒有劇本,演員根據現場題目即興表演。做工作坊的團隊業務多、缺人,康遠昭就跟著一起上臺演出,獲得了第一份工作。

後來,這個團隊成立公司“鮮榨喜劇”,康遠昭簽約成為正式員工。他們承接了央視的兩檔節目《謝天謝地你來啦》和《喜樂街》,為演員做即興喜劇指導。2013 年,康遠昭受邀參加果殼網舉辦的萬有青年燴,講即興喜劇,題目是《生活無處不即興》。同場的還有蔣方舟和脫口秀段子手賴寶。

去年年底,康遠昭辭職,成為一名自由職業的演員和編劇,做線下演出、寫脫口秀、給綜藝節目做編劇和策劃,偶爾也會出鏡。接受芥末堆採訪時,康遠昭手上有三檔節目在同時推進。

康遠昭說,這個圈子,真正能做的人很少,因為國內沒有相關專業。他笑稱這行裡沒有正常人,他的經歷也不顯得特別,“大家都挺奇葩的”。有人學的是機械工程;有人原來做金融,突然跑來做不掙錢的脫口秀;還有十幾年的程式師,說不幹就不幹了。“只要是幹這個就都比較特殊,大家都有故事。”

現在回想,康遠昭覺得自己有些做喜劇的天份,包括語言和肢體表現力。他從小愛聽相聲,馬三立、馬季、劉寶瑞的磁帶能聽上幾十遍上百遍,聽完還要模仿,“複刻每一個字眼,每一個節奏段子”。這恰是很好的喜劇訓練,“因為喜劇主要是節奏,你背那些字沒有用,節奏、輕重、語氣,這些比較重要。”

至於編劇能力,就靠自己學習研究,不斷打磨上臺的能力。康遠昭說,很多編劇都是這樣出身的,“自己先寫,然後上臺,再下來改,這樣不斷寫不斷修改,慢慢就知道原來段子是這樣的。”康遠昭給《今晚 80 後脫口秀》寫過段子,他說,寫段子就是積累素材, 24 小時處於雷達狀態。

未來,康遠昭計畫一直往喜劇方向發展。據他介紹,美國喜劇行業發展比較早,整個行業就是靠即興喜劇和脫口秀撐起來的。所有人都是通過幾十年的單口喜劇闖出來,然後做大節目的編劇;編劇做好,就有機會去演劇,然後有自己的專場。“能演好喜劇的演員都有很好的思維,善於掌握節奏,有各種各樣的思路。”康遠昭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路子,“因為自身的成長,不管怎樣都是有用的”。

他也看好國內喜劇圈的發展環境,有《今晚 80 後脫口秀》《吐槽大會》這類節目,很多人在推動行業的發展;不久前,喜劇文化公司笑果文化剛獲得 1.2 億元 A 輪融資。“只要你在這方面有成績,然後喜劇圈都認這個,你就有很好的機會。”現階段,他要做的就是提高自己表演和寫作的業務水準。

“在家上學”是家長的創業

之前,在 21 世紀教育研究院舉辦的一次“在家上學”沙龍上,有人提出,家長專職從事“在家上學”本身就是一種教育創業。康平很認同這一說法。

康平高中畢業後參軍,退伍後成為一名普通職工。為了支援康遠昭在家上學,他辭掉工作,成為全職爸爸。經濟上,康平選擇省吃儉用,有時家裡會支持一些。

在北大那兩年,康平和康遠昭住的是北大附近租給考研學生的床位。他們早晨八點出門上課,沒課時就參加活動或在教室和圖書館上自習,吃飯就在食堂,晚上回去就是睡覺。“我們在北京沒有生活,就是學習。很簡單,那時是學習的階段。”康平說。康遠昭覺得當時還好,因為也沒什麼想花錢的地方,就是讀書、學習、四處玩一玩,“但現在讓我回去,我肯定受不了。”

康平賣了在衡水的房子,但是他很開心、很有成就感,“因為我培養出了一個可以自己買房的孩子,我不需要在家買兩套房,自己一套、給孩子準備一套”。

“在家上學冒險,在學校上學也是冒險,人生本來也就是冒險。”

康平當初的選擇,遭到過很多人的反對。有些人替他擔心,惡劣點的會說他是奇葩、拿孩子當實驗,太不負責。

康平認為,他和其他父母一樣在為孩子選擇更好的未來。只不過他的選擇範圍更廣,不只限於公立、私立還是國際學校,而是可以在上學、不上學裡選擇。而這觸碰到了某些人的價值觀,“他們覺得你只能在一定的範圍內選擇,超出這個範圍就是冒險、不負責,這只是他們目光太短淺了。”康平說,“在家上學冒險,在學校上學也是冒險,人生本來也就是冒險。”

不過康平也承認,他心中一直有忐忑,直到最近才消失。“我們有方向,就是漫長。雖然不知道從事的行業,但是能看到未來。結果是出乎意料的好。”康平說,與河北保守的環境相比,在北京得到的認同、評價和鼓勵,也是他們能堅持下去的動力之一。

康遠昭說,偶爾他會感覺到父親壓力很大,會因為一些“特別無所謂的小事”著急。“他承擔的壓力要比我大,要是我肯定幹不出他那樣的事兒,因為真的挺麻煩、挺累、挺多犧牲的。在家上學是一個很難的事兒,他要提供足夠多的支持和資源,還要付出很多努力還有心思。”

“世上沒有完美的爸媽,只有學習的爸媽和不願意學習的爸媽。 ”

為了康遠昭,康平讀了很多教育學、心理學的書。慢慢他發現,最初為了兒子進行的學習,卻令自己獲得了成長。現在,康遠昭已經搬出去住,有了自己的工作和獨立的生活。閑下來的康平開始開班教圍棋課,依然讀書、去北大聽課、去博物館看展覽。他的朋友圈裡常會分享最近讀的書,和在各處看展覽的照片。

談到媒體報導的“在家上學”失敗的案例,康平承認在家上學失敗率高達 98%,自己的案例很難普及。“那些家長都沒有學習,他們至少應諮詢、學習、讀書、 多聽,他們沒有心思學,就隨大流。”

康平說康遠昭也有過叛逆期,烈度不高。但是康平認為既然有對抗,就說明他的做法有缺憾,但世上沒有完美的爸媽,只有學習的爸媽和不願意學習的爸媽。

即使是現在,康平還是會為自己過去做錯的事向康遠昭道歉。比如在有些事上不夠理解他、限制他。“認為我是爸爸就是我對,你是孩子你就是錯的,這也是家長的普遍觀念。”康平說,後來他通過學習,改變了這種觀念,所以向兒子道歉。康遠昭則表示自己忘性比較大,真的都不記得了;父親過來道歉,他就敷衍地“原諒”一下。

康平贊同“父母皆禍害”的說法,他強調不是“有的”父母,而是“所有”父母都是禍害。“父母禍害孩子,是天生的。越愛孩子越是禍害。”他舉了武志紅的《為何家會傷人》,還有《中毒的父母》這些書,都是談父母對孩子的“禍害”。

他向康遠昭強調,自己以後還是可能說他,會讓他穿秋褲,但是他可以不聽,“別當回事,也就不會再傷到孩子”。 他告訴康遠昭:“我愛你是我的驕傲,以後還會不停禍害你,但儘量不傷害你,儘量少讓你穿秋褲,少評判你的決定,相信你的決定,更願意讓你決定。”

在家上學,是一個全職的職業。

康遠昭認為,如果要選擇在家上學,家長就要準備好放棄一切,還要很懂教育。“這是一個全職的職業。你不能讓你的家教比你跟孩子在一起的時間還長,那就換成是他在教孩子了。你要去影響他、教育他;他做錯事的時候,你要糾正他。”

而對於康遠昭來說,他還不敢想像自己將來有了孩子要怎麼養、怎麼教。這對 24 歲的他來說,還是一份令人望而生畏的沉重責任,意味著數不清的心血和付出:

“有些年輕人對教育沒概念,覺得生孩子餵養大就行了。但我在我爸的教育下,知道有些事是不對的,但我不知道怎樣做是對的。我覺得時刻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還是挺累的,很耗費心力。”

神經特別緊繃。我想初一就這樣了,還得熬六年,好可怕。”而在家裡,他學習時覺得會了就往下走,不會就回頭再搞懂,“沒什麼壓力”。

“我只要創造環境。我想讓他成為什麼,就給他創造什麼環境。”

康平認為,康遠昭能持續學習,是因為他創造了學習型家庭的環境。康家有很多書,但是沒有電視,康平在家看書、學習,康遠昭也就專注看書、學習。

“我是學習型家長,在這種環境下他只能這樣。如果家長在看電視、打麻將,孩子就不會想去學習。我只要創造環境。家裡沒書,他肯定不看;我家沒有電視,他就沒有看電視的選擇。我想讓他成為什麼,就給他創造什麼環境。”康平說。

康遠昭直到 16 歲,家裡才有了電腦,20 歲才有了網路。在此之前,需要查資料,他們就去網吧。而在他們查資料時,周圍的孩子都在打遊戲。康遠昭不會被遊戲吸引嗎?康平這樣解釋:

“如果你周圍的人都住平房,你家住別墅,你會想說,媽媽,我也想住平房、不要住別墅嗎?我兒子查資料學習時,是藐視他們打遊戲的。因為在接觸遊戲之前,他已經在閱讀中獲得了更有深度的樂趣。網癮的樂趣是淺層次的,閱讀的快樂是深刻、持久的,這是真正的快樂。真正的快樂很簡單,讀的書多會自然而然的快樂。”

康遠昭回憶自己小時候確實很少打遊戲,只是偶爾去同學家裡玩,“因為沒有這個習慣吧”。他覺得自己比起別的孩子,要乖一點兒。

玩比學更重要

“學和玩本來就是一回事,或者說,玩比學更重要,很多成就是玩出來的。”康平這樣認為。他安排康遠昭用很少時間學習學校的科目,半天時間用來運動和玩其他項目。

因為時間安排自由,他們過上了與學校“錯峰”的生活。旅行通常被安排在 3 到 6 月的淡季,等寒暑假到處人滿為患時,他們就開始學習。“他們的假期是我們的學期,他們的學期我們安排旅行、活動。”康平說。

在衡水,上學時間街上沒有一個孩子,康遠昭說“感覺孩子都被抓走了”。圖書館、博物館、公園、植物園……都成了他們獨享的資源。雖然沒有同齡玩伴 ,但康遠昭並不覺得孤獨。因為初一上學期結束時,班裡同學也大半叫不上名字,“忙得沒時間接觸”。能離開學校,康遠昭的感覺是“可爽了”。

康平說康遠昭一玩起來,就會瘋狂地進入那個領域。“玩魔方是整天整天,無時無刻的,只有我覺得煩,他不會。”之前有一則“男生獲哈佛全獎錄取,30秒玩轉魔方考官稱讚”的新聞,康遠昭說,他的速度要快上一倍。2010 年,康遠昭開始玩競技疊杯。作為一項手部極限運動,競技疊杯要求以最短時間把杯子按規定動作先疊成金字塔狀再還原。2011 年,康遠昭創建了中國競技疊杯代表隊,並作為教練帶隊到新加坡參加了競技疊杯亞洲錦標賽。

而作為“玩比學更重要”這一觀點最好的佐證,康遠昭現在的職業,就是他一路玩出來的。“他學的化學、物理、數學,現在也沒用到,那才是偏門,基本的知識吸收了融入他的知識體系中就可以了。”康平說,“真正用到的,他的戲劇專業,就是參加工作坊、演出玩出來的。”

社會是大海,學校是小池塘

2007 年,為了更好的教育資源,康平帶康遠昭搬到了北京。康遠昭在一次接受採訪時說,來北京是他在“在家上學”的過程中最慶倖的事,因為他後來的愛好、現在從事的工作,都只有在北京才能接觸、學習到。

在北京,康遠昭在培訓機構學過日語和義大利語,加入了魔方和疊杯俱樂部,到博物館看展覽,參加各種講座、工作坊和沙龍,還常去實驗劇場、小劇場看話劇。2011 年前後,康遠昭在北大完整旁聽了兩年課程。其中一門,是 Joseph Graves 的英語戲劇課,康遠昭還參演了他執導的英文版音樂劇《我,堂吉訶德》。“我們聽的內容和時間,比真正在籍的學生還要多。因為是為需要去學。”康平說。

在康平看來,“家”是一個大的概念,要善於利用各種社會資源學習,“社會是大海,學校就是小池塘,被包含在海裡。”而在社會化學習的過程中,孩子的半隻腳已邁入社會,“他已經在海裡游泳了”。

因此,儘管輿論普遍擔憂“在家上學”的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康平反而認為,在家上學的孩子最大的優勢,恰恰是人際交往能力強。

“他的朋友非常多,來自於他的各種圈子,包括專業戲劇的圈子、魔方這類愛好的圈子。他們一起做事時,交流和溝通非常深入,就會交到品質非常高的朋友。”康平解釋,這些朋友屬於不同的年齡層次,有國內的也有國外的,更像社會裡豐富的人際交往體驗。“真正的人際交往能力差,出現在學校裡。從幼稚園到大學,都和同齡孩子的交往,往往是這些孩子到社會上人際交往能力差。”

漸漸地,康遠昭開始有好多“自己的事兒”,不再需要康平為他安排活動。“2014 年之後,他就完全不知道我在幹什麼了。”那時,康遠昭已經有了一份全職工作。

喜劇編劇,玩出來的工作

“我工作特別早,在我該擔心的時候,我就已經有工作了。”

談起第一份工作,康遠昭覺得特別神奇。“我當時就四處玩兒,參加各種工作坊,然後在參加一個工作坊的時候接觸到了即興喜劇。”即興喜劇是喜劇的一個分支,沒有劇本,演員根據現場題目即興表演。做工作坊的團隊業務多、缺人,康遠昭就跟著一起上臺演出,獲得了第一份工作。

後來,這個團隊成立公司“鮮榨喜劇”,康遠昭簽約成為正式員工。他們承接了央視的兩檔節目《謝天謝地你來啦》和《喜樂街》,為演員做即興喜劇指導。2013 年,康遠昭受邀參加果殼網舉辦的萬有青年燴,講即興喜劇,題目是《生活無處不即興》。同場的還有蔣方舟和脫口秀段子手賴寶。

去年年底,康遠昭辭職,成為一名自由職業的演員和編劇,做線下演出、寫脫口秀、給綜藝節目做編劇和策劃,偶爾也會出鏡。接受芥末堆採訪時,康遠昭手上有三檔節目在同時推進。

康遠昭說,這個圈子,真正能做的人很少,因為國內沒有相關專業。他笑稱這行裡沒有正常人,他的經歷也不顯得特別,“大家都挺奇葩的”。有人學的是機械工程;有人原來做金融,突然跑來做不掙錢的脫口秀;還有十幾年的程式師,說不幹就不幹了。“只要是幹這個就都比較特殊,大家都有故事。”

現在回想,康遠昭覺得自己有些做喜劇的天份,包括語言和肢體表現力。他從小愛聽相聲,馬三立、馬季、劉寶瑞的磁帶能聽上幾十遍上百遍,聽完還要模仿,“複刻每一個字眼,每一個節奏段子”。這恰是很好的喜劇訓練,“因為喜劇主要是節奏,你背那些字沒有用,節奏、輕重、語氣,這些比較重要。”

至於編劇能力,就靠自己學習研究,不斷打磨上臺的能力。康遠昭說,很多編劇都是這樣出身的,“自己先寫,然後上臺,再下來改,這樣不斷寫不斷修改,慢慢就知道原來段子是這樣的。”康遠昭給《今晚 80 後脫口秀》寫過段子,他說,寫段子就是積累素材, 24 小時處於雷達狀態。

未來,康遠昭計畫一直往喜劇方向發展。據他介紹,美國喜劇行業發展比較早,整個行業就是靠即興喜劇和脫口秀撐起來的。所有人都是通過幾十年的單口喜劇闖出來,然後做大節目的編劇;編劇做好,就有機會去演劇,然後有自己的專場。“能演好喜劇的演員都有很好的思維,善於掌握節奏,有各種各樣的思路。”康遠昭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路子,“因為自身的成長,不管怎樣都是有用的”。

他也看好國內喜劇圈的發展環境,有《今晚 80 後脫口秀》《吐槽大會》這類節目,很多人在推動行業的發展;不久前,喜劇文化公司笑果文化剛獲得 1.2 億元 A 輪融資。“只要你在這方面有成績,然後喜劇圈都認這個,你就有很好的機會。”現階段,他要做的就是提高自己表演和寫作的業務水準。

“在家上學”是家長的創業

之前,在 21 世紀教育研究院舉辦的一次“在家上學”沙龍上,有人提出,家長專職從事“在家上學”本身就是一種教育創業。康平很認同這一說法。

康平高中畢業後參軍,退伍後成為一名普通職工。為了支援康遠昭在家上學,他辭掉工作,成為全職爸爸。經濟上,康平選擇省吃儉用,有時家裡會支持一些。

在北大那兩年,康平和康遠昭住的是北大附近租給考研學生的床位。他們早晨八點出門上課,沒課時就參加活動或在教室和圖書館上自習,吃飯就在食堂,晚上回去就是睡覺。“我們在北京沒有生活,就是學習。很簡單,那時是學習的階段。”康平說。康遠昭覺得當時還好,因為也沒什麼想花錢的地方,就是讀書、學習、四處玩一玩,“但現在讓我回去,我肯定受不了。”

康平賣了在衡水的房子,但是他很開心、很有成就感,“因為我培養出了一個可以自己買房的孩子,我不需要在家買兩套房,自己一套、給孩子準備一套”。

“在家上學冒險,在學校上學也是冒險,人生本來也就是冒險。”

康平當初的選擇,遭到過很多人的反對。有些人替他擔心,惡劣點的會說他是奇葩、拿孩子當實驗,太不負責。

康平認為,他和其他父母一樣在為孩子選擇更好的未來。只不過他的選擇範圍更廣,不只限於公立、私立還是國際學校,而是可以在上學、不上學裡選擇。而這觸碰到了某些人的價值觀,“他們覺得你只能在一定的範圍內選擇,超出這個範圍就是冒險、不負責,這只是他們目光太短淺了。”康平說,“在家上學冒險,在學校上學也是冒險,人生本來也就是冒險。”

不過康平也承認,他心中一直有忐忑,直到最近才消失。“我們有方向,就是漫長。雖然不知道從事的行業,但是能看到未來。結果是出乎意料的好。”康平說,與河北保守的環境相比,在北京得到的認同、評價和鼓勵,也是他們能堅持下去的動力之一。

康遠昭說,偶爾他會感覺到父親壓力很大,會因為一些“特別無所謂的小事”著急。“他承擔的壓力要比我大,要是我肯定幹不出他那樣的事兒,因為真的挺麻煩、挺累、挺多犧牲的。在家上學是一個很難的事兒,他要提供足夠多的支持和資源,還要付出很多努力還有心思。”

“世上沒有完美的爸媽,只有學習的爸媽和不願意學習的爸媽。 ”

為了康遠昭,康平讀了很多教育學、心理學的書。慢慢他發現,最初為了兒子進行的學習,卻令自己獲得了成長。現在,康遠昭已經搬出去住,有了自己的工作和獨立的生活。閑下來的康平開始開班教圍棋課,依然讀書、去北大聽課、去博物館看展覽。他的朋友圈裡常會分享最近讀的書,和在各處看展覽的照片。

談到媒體報導的“在家上學”失敗的案例,康平承認在家上學失敗率高達 98%,自己的案例很難普及。“那些家長都沒有學習,他們至少應諮詢、學習、讀書、 多聽,他們沒有心思學,就隨大流。”

康平說康遠昭也有過叛逆期,烈度不高。但是康平認為既然有對抗,就說明他的做法有缺憾,但世上沒有完美的爸媽,只有學習的爸媽和不願意學習的爸媽。

即使是現在,康平還是會為自己過去做錯的事向康遠昭道歉。比如在有些事上不夠理解他、限制他。“認為我是爸爸就是我對,你是孩子你就是錯的,這也是家長的普遍觀念。”康平說,後來他通過學習,改變了這種觀念,所以向兒子道歉。康遠昭則表示自己忘性比較大,真的都不記得了;父親過來道歉,他就敷衍地“原諒”一下。

康平贊同“父母皆禍害”的說法,他強調不是“有的”父母,而是“所有”父母都是禍害。“父母禍害孩子,是天生的。越愛孩子越是禍害。”他舉了武志紅的《為何家會傷人》,還有《中毒的父母》這些書,都是談父母對孩子的“禍害”。

他向康遠昭強調,自己以後還是可能說他,會讓他穿秋褲,但是他可以不聽,“別當回事,也就不會再傷到孩子”。 他告訴康遠昭:“我愛你是我的驕傲,以後還會不停禍害你,但儘量不傷害你,儘量少讓你穿秋褲,少評判你的決定,相信你的決定,更願意讓你決定。”

在家上學,是一個全職的職業。

康遠昭認為,如果要選擇在家上學,家長就要準備好放棄一切,還要很懂教育。“這是一個全職的職業。你不能讓你的家教比你跟孩子在一起的時間還長,那就換成是他在教孩子了。你要去影響他、教育他;他做錯事的時候,你要糾正他。”

而對於康遠昭來說,他還不敢想像自己將來有了孩子要怎麼養、怎麼教。這對 24 歲的他來說,還是一份令人望而生畏的沉重責任,意味著數不清的心血和付出:

“有些年輕人對教育沒概念,覺得生孩子餵養大就行了。但我在我爸的教育下,知道有些事是不對的,但我不知道怎樣做是對的。我覺得時刻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還是挺累的,很耗費心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