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萬億服裝市場 共用衣櫥是下一個“滴滴”嗎?

衣櫥成為“共用”新風口, 幾百元就能穿一線大牌|有人覺得能扮靚又省錢, 有人顧慮不衛生不合身|互聯網租衣共用成本高, 轉型做二手衣服平臺或許意義更大

事件:衣櫥也能共用了 每月幾百元就能天天穿大牌

要說這兩年最火的是什麼, 毫無疑問是共用經濟。 被用來共用的汽車、單車、充電寶等引得一大批金主紛紛解囊投資, 如今, 共用衣櫥也來了, 這對於永遠不嫌衣服多的妹紙來說簡直就是天大的福音。

衣櫥怎麼個共用法?所謂共用衣櫥, 其實核心就是租借。 按月、季度、半年或一年交一筆錢, 成為會員, 然後在這些共用衣櫥平臺上選擇每次租借的衣箱, 靠快遞的往來, 實現更換衣服, 這就是包月換衣的概念。

每個平臺的定位雖有差異, 但其目標客戶均是二十多歲愛美的年輕女性, 她們除了為特殊場合租賃禮服, 也有日常生活中穿大牌和潮牌時裝的需求, 價格幾千到上萬元不等。

其實在國外, 服裝共用早已出現, 美國服裝租賃網站Rent the Runway自2009年成立以來就大紅大紫。 重要聚會和節日前, 很多女性不約而同地在平臺上以較少的花費租賃一件精緻時尚的昂貴禮服。

聲音:既能扮靚又能省錢VS顧慮不衛生、不合身

對於“共用衣櫥”這個新鮮事物, 消費者們怎麼看?在解放碑一家金融公司工作的高小姐自稱是個“購物狂”, 平日裡商務應酬比較多, 經常需要各種場合的服裝。 可一件高檔禮服價格動輒幾千上萬, 這讓高小姐有些吃不消, 於是她開始在某租衣平臺上註冊成為全年會員。

“以前我總穿ZARA、H&M這類快消品牌的衣服, 使用租衣平臺後, 平時可以穿輕奢品牌的服裝了。 ”高小姐還向記者算了一筆賬, 500多元的月卡最多可以租12件衣服的使用權, 算下來每件衣服只需要花上40-50元。 而她之前每個月買衣服, 需要花掉1200元-1500元。 對比起來, 租衣服直接省下了1000多元。

也有一大部分女性表示難以接受與人共用服裝的模式, 主要是顧忌服裝的衛生問題。 “租來的衣服乾淨嗎?怎麼保證清潔呢?幹不乾淨肉眼怎麼分辨出來?萬一上一個租衣用戶有傳染病呢?”在觀音橋一家電商企業工作的吳女士因為顧慮衛生問題, 一直沒有嘗試。 她表示, 自己可以接受租禮服, 畢竟花近萬元買一件只穿一兩次的禮服實在沒必要,

至於日常衣物, 她認為沒有必要冒風險去租。

此外, 還有不少使用者對圖片展示效果與實際穿著效果的反差比較頭疼。 “跟淘寶買衣服類似, 選中的衣服寄到家裡, 一上身發現根本不適合自己, 所以慢慢就懶得折騰了。 ”剛畢業的學生小鄧說, 共用衣櫥也很難達到想穿啥就穿啥的輕鬆境界。

專家:互聯網租衣共用成本高 轉型做二手衣服平臺意義更大

如今,不少資本盯上了“共用衣櫥”這塊蛋糕,租衣平臺是否能成為下一個“共用”的風口?在知名互聯網評論家、速途網副總編兼速途研究院執行院長丁道師看來,互聯網租衣雖有市場需求,但目標群體僅是小部分人群,這種少而分散的需求,很難在全國範圍內做成標準化複製。

“分享經濟模式通常是以大件物品進行共用,比如房子、汽車等,小件物品是難以形成分享經濟的,因為小件物品涉及流通成本、來往郵寄衣服的快遞費用,這個過程增加了行業成本。”丁道師認為,國內共用租衣平臺基本上都是偽共用經濟。

丁道師分析,女性購買衣服頻率如此之高,大部分來自於線下的場景消費,很多買回來但沒怎麼穿就是我們經常提到的衝動性消費。而線上夠買租賃衣服的服務,缺乏試穿場景,租衣者的衝動購物消費也就被抑制。再加上每單來回倉儲、包裝、快遞等物流環節的成本就達幾十元,已經喪失了共用經濟的本質意義。

丁道師建議,這類互聯網租衣平臺可以轉型做二手衣服平臺。“因為受限於中國區域發展的不平等和收入的階層差異,如果構建一套衣服消毒、保養的標準化流程後,是可以把二手衣服的銷售市場做起來的,意義反而比現在所謂的共用衣櫥更大。”

市場:女裝市場規模2018年有望逾萬億

女裝是我國服裝行業中發展最早、市場最活躍、需求最複雜的行業之一。來自中國產業資訊網的資料顯示,2013年我國女裝市場零售額為5200.9億元,同比增長20.34%,預計2018 年市場規模逾萬億。

另據一項來自Wind資訊的調查顯示,80 和 90 後女性人群走向職場,成為消費主力。他們更為注重服裝的個性化、時尚化、品牌化,邊際消費傾向更高。新生代消費者的成熟推動女裝需求的穩步增長。

據瞭解,現階段線上租衣產品的主流使用者是一二線城市的女性白領人群。據衣二三創始人、CEO劉夢媛的估算,中國女性白領的人群規模大約6300萬人,其中分佈在一線和消費能力較強的二線城市的女性白領人數大概為1000萬-2000萬人。她認為當傳播這種新式生活方式的社交密度達到一定程度時,這個市場就會爆發。

延伸:除了共用衣櫥 這些新花樣你也能試試

其實,隨著共用一詞的火爆,能共用的遠不止衣櫥而已。

1、共用辦公室:簡單來說就是人家把場地、設施都弄好了,你只需要過來租工位就好了,而且設施一應俱全,對於創業公司或者三四人的小團隊,很合適。

2、共用雨傘:每到雨季忘帶傘的朋友們想必大有人在,基於這一理念,共用雨傘出現在了廣州、深圳及江浙滬一帶。相信不久後會普及到地鐵、社區、景區、商場等地方。

3、共用遊艇:一般來說遊艇這種詞語是有錢人的專利,想坐遊艇出海費用是很昂貴的,所以共用遊艇還是有市場的。既然共用就肯定沒有包一艘那麼貴了!

4、共用飯局:每個愛好做飯的人,上輩子一定是折翼的天使。可能身份各異,但有著相同的愛好,就是吃!吃著美食,結交著朋友,人生幸事!

5、共用停車位:停車位是每個有車族最發愁的一件事了,面對車多位元少的尷尬情況,共用停車位元出現了。如果你早上開車上班,社區裡有閒置的停車位可以放在平臺上,租出去,給有需要的人臨時使用。你還可以用收租的錢去交自己的停車費用,這樣一來豈不是很划算!

專家:互聯網租衣共用成本高 轉型做二手衣服平臺意義更大

如今,不少資本盯上了“共用衣櫥”這塊蛋糕,租衣平臺是否能成為下一個“共用”的風口?在知名互聯網評論家、速途網副總編兼速途研究院執行院長丁道師看來,互聯網租衣雖有市場需求,但目標群體僅是小部分人群,這種少而分散的需求,很難在全國範圍內做成標準化複製。

“分享經濟模式通常是以大件物品進行共用,比如房子、汽車等,小件物品是難以形成分享經濟的,因為小件物品涉及流通成本、來往郵寄衣服的快遞費用,這個過程增加了行業成本。”丁道師認為,國內共用租衣平臺基本上都是偽共用經濟。

丁道師分析,女性購買衣服頻率如此之高,大部分來自於線下的場景消費,很多買回來但沒怎麼穿就是我們經常提到的衝動性消費。而線上夠買租賃衣服的服務,缺乏試穿場景,租衣者的衝動購物消費也就被抑制。再加上每單來回倉儲、包裝、快遞等物流環節的成本就達幾十元,已經喪失了共用經濟的本質意義。

丁道師建議,這類互聯網租衣平臺可以轉型做二手衣服平臺。“因為受限於中國區域發展的不平等和收入的階層差異,如果構建一套衣服消毒、保養的標準化流程後,是可以把二手衣服的銷售市場做起來的,意義反而比現在所謂的共用衣櫥更大。”

市場:女裝市場規模2018年有望逾萬億

女裝是我國服裝行業中發展最早、市場最活躍、需求最複雜的行業之一。來自中國產業資訊網的資料顯示,2013年我國女裝市場零售額為5200.9億元,同比增長20.34%,預計2018 年市場規模逾萬億。

另據一項來自Wind資訊的調查顯示,80 和 90 後女性人群走向職場,成為消費主力。他們更為注重服裝的個性化、時尚化、品牌化,邊際消費傾向更高。新生代消費者的成熟推動女裝需求的穩步增長。

據瞭解,現階段線上租衣產品的主流使用者是一二線城市的女性白領人群。據衣二三創始人、CEO劉夢媛的估算,中國女性白領的人群規模大約6300萬人,其中分佈在一線和消費能力較強的二線城市的女性白領人數大概為1000萬-2000萬人。她認為當傳播這種新式生活方式的社交密度達到一定程度時,這個市場就會爆發。

延伸:除了共用衣櫥 這些新花樣你也能試試

其實,隨著共用一詞的火爆,能共用的遠不止衣櫥而已。

1、共用辦公室:簡單來說就是人家把場地、設施都弄好了,你只需要過來租工位就好了,而且設施一應俱全,對於創業公司或者三四人的小團隊,很合適。

2、共用雨傘:每到雨季忘帶傘的朋友們想必大有人在,基於這一理念,共用雨傘出現在了廣州、深圳及江浙滬一帶。相信不久後會普及到地鐵、社區、景區、商場等地方。

3、共用遊艇:一般來說遊艇這種詞語是有錢人的專利,想坐遊艇出海費用是很昂貴的,所以共用遊艇還是有市場的。既然共用就肯定沒有包一艘那麼貴了!

4、共用飯局:每個愛好做飯的人,上輩子一定是折翼的天使。可能身份各異,但有著相同的愛好,就是吃!吃著美食,結交著朋友,人生幸事!

5、共用停車位:停車位是每個有車族最發愁的一件事了,面對車多位元少的尷尬情況,共用停車位元出現了。如果你早上開車上班,社區裡有閒置的停車位可以放在平臺上,租出去,給有需要的人臨時使用。你還可以用收租的錢去交自己的停車費用,這樣一來豈不是很划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