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轉型看好“二師兄” 新希望六和完成900萬頭生豬佈局

國內最大的飼料企業新希望六和(000876.SZ)生豬佈局初現雛形。

新希望六和公佈了2016年年報和2017年一季報, 數字顯示, 雖然公司整體業績與2015年持平, 但養殖與食品業務增長迅速。 由於飼料市場飽和, 從2013年起, 新希望六和進而向產業上下游兩端轉型。 記者瞭解到, 在養殖端, 截止2016年底, 新希望已完成了年出欄900萬頭產能的投資佈局, 預計2-3年內將形成產能。

公告顯示, 2016年新希望六和收入609億元, 同比下降1%, 淨利潤25億元, 同比增長12%, 在扣除民生銀行帶來的投資收益後, 農牧業務淨利潤9.7億元, 同比增長100%。 而2017年一季度公司業績則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

收入146億元, 同比增長19%。

記者注意到, 新希望六和的收入結構正在發生變化。 2014年, 飼料業務收入占比近7成, 而2016年, 飼料業務占比下降至57%;養殖和食品業務合計收入248億元, 同比增長13%, 占公司總業務的約35%。

其中生豬業務增長迅速。 2016年, 新希望六和共銷售種豬、仔豬、肥豬117萬頭, 同比增長34%, 實現營業收入18億元, 同比增加為95%;毛利6.5億元, 增幅達到330%。

新希望六和董事長劉暢告訴記者, 目前新希望六和的業績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轉型的效果。 利潤的體現有很大一部分來源於養豬, 即養殖生豬的戰略決定。

2016年2月, 新希望六和發佈了《養豬業務戰略規劃》, 全面啟動生豬業務, 並以6.16億元收購本香農業70%股權, 佈局西北市場;同時, 擬投資88億元,

用3到5年時間, 以“公司+家庭農場”等方式發展1000萬頭生豬養殖。

新希望六和投資者關係發言人白旭波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在完成了對楊淩本香收購後, 2016年新希望六和在魯南、蘇北、環渤海、廣西、川渝、湖北等地, 已經完成了在全國年出欄900萬頭產能的投資佈局, 預計將在2-3年內形成產能, 在2020年實現出欄1000萬頭。

新希望佈局生豬行業也並不讓人意外, 本身飼料行業利潤微薄, 2016年新希望六和飼料毛利率為6%, 而養殖行業的毛利率則是飼料行業的近5倍。

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 國內養豬行業進入最近一輪週期的上行反彈階段。 截至2016年底, 國內生豬存欄頭數已經連續4年下降, 2016年底的生豬存欄頭數已經降到了2008年以來的最低水準, 豬肉價格長期維持高位, 而這也讓生豬行業企業業績爆發式增長。 雛鷹農牧(002477.SZ)2016年收入61億元, 同比增長68%, 淨利潤8.7億元, 同比增長294%。 國內最大的養豬企業溫氏股份(300498)2016年收入594億元, 同比增長23%。

猛增的利潤也觸發了國內新一輪的生豬養殖行業的跑馬圈地。 包括新希望六和在內,

國內多家生豬養殖企業都進行大規模擴張, 牧原股份(002714.SZ)在2016年就進行了五輪擴張, 國內最大的生豬養殖企業溫氏股份也表示, 每年生豬出欄量將保持15%的增長, 雛鷹農牧、正邦等公司均有擴張動作。

白旭波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國內生豬產業發展進程落後於禽類, 由於生豬生長過程複雜, 因此生豬養殖行業發展的成熟期來的晚一些。 事實上對比美國, 前五大生豬養殖企業佔據市場半壁江山, 國內生豬養殖市場集中度還比較低, 還存在機會。 而國內上市公司紛紛加大在生豬養殖領域的佈局, 一方面是爭取市場份額和地位, 另一方面則是爭奪優勢的養殖資源。

不在去年6月份達到31元/公斤的歷史高點之後, 豬肉價格開始逐漸回落,

根據農業部統計顯示, 一季度之後, 豬肉價格繼續下行, 目前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豬肉價格為22元/公斤左右。

對此,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訊研究所副研究員朱增勇解釋稱, 當前豬肉消費處於淡季, 供給較充裕, 導致價格持續下跌。 而市場上對於此輪豬週期即將結束的觀點也屢屢出現。

事實上,近十年來,我國生豬養殖行業一直受困於“豬週期”,在以往的週期中,生豬價格連續上漲半年,母豬和生豬存欄就會上漲。隨後養殖戶紛紛補欄,供給過剩造成新一輪豬價下跌。

不過白旭波表示樂觀,他認為,此前豬週期中,小散戶的投機行為讓行業波動較大,但隨著行業中參與者的規模發生變化,隨著養殖規模的擴大,行業也將更加理性,週期將拉長。與此同時,大企業的養殖效率更高,抗風險能力更強。

值得注意的是,新希望六和進入養豬行業將對主營業務飼料業務形成聯動。

記者瞭解到,按照行業經驗,3頭豬需要用1噸豬飼料,一旦1000萬頭豬的產能形成,意味著將給飼料板塊帶來300萬噸的新增量。

近年來,國內飼料行業增長速度正在放緩,全國飼料產量在2013年首次出現同比下降,此後一直低速增長,行業供過於求,2015年,全國飼料企業總數從1萬多家減少至6000多家。

而2016年,新希望六和的飼料總銷量為1489萬噸,同比增長2.72%,300萬噸的新增量對公司的意義不言而喻。

事實上,近十年來,我國生豬養殖行業一直受困於“豬週期”,在以往的週期中,生豬價格連續上漲半年,母豬和生豬存欄就會上漲。隨後養殖戶紛紛補欄,供給過剩造成新一輪豬價下跌。

不過白旭波表示樂觀,他認為,此前豬週期中,小散戶的投機行為讓行業波動較大,但隨著行業中參與者的規模發生變化,隨著養殖規模的擴大,行業也將更加理性,週期將拉長。與此同時,大企業的養殖效率更高,抗風險能力更強。

值得注意的是,新希望六和進入養豬行業將對主營業務飼料業務形成聯動。

記者瞭解到,按照行業經驗,3頭豬需要用1噸豬飼料,一旦1000萬頭豬的產能形成,意味著將給飼料板塊帶來300萬噸的新增量。

近年來,國內飼料行業增長速度正在放緩,全國飼料產量在2013年首次出現同比下降,此後一直低速增長,行業供過於求,2015年,全國飼料企業總數從1萬多家減少至6000多家。

而2016年,新希望六和的飼料總銷量為1489萬噸,同比增長2.72%,300萬噸的新增量對公司的意義不言而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