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70年·回望歷史」從夢寐以求的“洋車子”到私家小轎車 66歲老人自駕游享受美好生活

雖然已經有了小汽車, 但是自行車仍捨不得扔掉。

張學軍是一名進城的農民, 從擁有第一輛自行車到擁有私家小轎車用了28年的時間,

66歲的張學軍對於自家交通工具的變化感慨萬千。

張學軍的老家是通遼市奈曼旗的, 是地地道道的農民, 20年前來到呼和浩特至今。 說起交通工具的變化, 他感觸頗多。

張學軍告訴記者:“上個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 我二叔在赤峰做木工活兒賺了點錢, 1962年買了一輛28鳳凰牌的自行車, 閒暇之餘騎回了村裡。 當時人們看到了兩個軲轆的鐵傢伙騎上就能走, 而且速度還比馬車快, 不用喂草、餵料, 簡直不敢相信天底下還有這麼神奇的東西。 當時在村裡, 人們只要看到二叔的‘洋車子’就趕緊湊上前去看熱鬧, 不管老人, 還是小孩兒, 大家都議論紛紛, 好奇地摸摸這兒、看看那兒。 ”

改革開放後的80年代, 自行車開始進入普通的農村家庭。

1985年, 張學軍花了105元購買了一輛屬於自己的永久牌自行車。 這輛自行車成了張學軍生活的好幫手, 不論是走親訪友還是出差、幹農活兒都離不開這輛自行車。 有了自行車, 讓張學軍一家人的生活充滿了快樂。

隨著時代的發展, 上世紀80年代開始在農村流行的自行車似乎一轉眼就已經不再時髦了, 到了90年代初, 摩托車開始進入普通的農村家庭。

張學軍說:“90年代初, 當時很多年輕人都開始到周邊的大城市打工, 我的侄子也不例外。 1992年, 侄子在大連的一家建築工地幹了一年的瓦工, 當年的臘月回家時便購買了一摩托車。 當這輛嶄新的摩托車停放在侄子家的小院兒時, 頓時成了左鄰右舍很多年輕人眼中的焦點, 大家沒事時就圍在摩托車跟前研究,

好奇的程度非同一般。 當摩托車轟隆隆的發動機聲響起時, 摩托車後面的鄉間小路上頓時塵土飛揚, 拉風的程度讓人羡慕不已。 ”

張學軍侄子的摩托車不但給自己長了臉面, 而且還給親屬們帶來了便利, 每當有親屬走親訪友時, 都借用這輛摩托車圖個便利。 村裡有一位老人已經80多歲了, 見到張學軍侄子的摩托車後非常欣喜, 老人的最大心願是有生之年想乘坐一下這輛神奇的摩托車。 最終, 張學軍的侄子欣然允諾, 老人完成了小小的心願。

張學軍說:“侄子擁有了摩托車後, 也自然成為村裡姑娘心儀的對象, 也就是這輛摩托車成就了侄子的姻緣。 ”

1997年, 張學軍與妻子來到了呼和浩特。

剛來到呼和浩特時, 依靠在工地打工為生, 後來考取了駕駛證。 有了駕駛證後開始開計程車, 這一開就是五六年。

張學軍說:“當時開上了計程車, 感覺到自己通過一項技術來賺錢養家, 可比在工地依靠苦力掙錢強了很多。 逐漸有了積蓄後, 我又嘗試著開了五金店, 後來又開了飯店, 雖然每天很辛苦, 競爭力也很大, 但是憑藉自己的努力終於在呼和浩特站穩了腳跟。 ”

2008年, 張學軍還在呼和浩特為兒子購買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樓房。 將兒子安頓好後, 2013年, 張學軍購買了一輛屬於自己的捷達小轎車。 現在的張學軍生活豐富多彩, 除了照顧孫子外, 最大的愛好就是開車帶著老伴兒自駕遊。 這些年, 他已經走遍了呼和浩特周邊所有的旅遊景點。

張學軍說:“時代的變化太快了, 從1985年自己擁有了第一輛自行車到2013年擁有了小轎車用了28年的時間, 回憶起來這麼多年自家交通工具的變化, 簡直都不敢想像。 ”

張學軍還有一個夢想, 就是有朝一日能將小轎車換成一輛越野車。 “越野車的空間大, 安全性和舒適性更好, 到時我會帶著孫子和老伴兒自駕遊, 在有生之年遊覽祖國的大好河山。 ”張學軍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