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高校和研究所的科研腐敗,你知道多少?

我國每年給高校也研究所的科研經費, 大概是1.5萬億人民幣。 這並不是一個小數字, 即使平均分給每個中國人, 都有1000多元。 可是, 這些經費的利用率如何?我想眾多的教授和研究員們, 心中肯定呵呵一笑。

我國目前的誠信體系, 和整個監督體系並不完善, 眾多教授們對於科研經費的套現方式, 可謂五花八門。 即使按照審計上的合法報銷, 照樣具有很多招數合規套現。 所以, 科研反腐敗僅僅是一紙空談, 靠道德的自我約束是不夠的, 缺乏必要的法律制度保障。

首都師範大學所報導的某教授, 虛列勞務人員,

支取勞務費, 這恐怕是最普通的一種套現方式。 這在眾多研究所和高校中, 心照不宣, 首都師範大學這個教授, 只不過情商低了些, 做法過分了些, 漏骨了些而已。 這種支取勞務費的方式, 實際已經在江湖流行十餘載。 只要虛構若干勞務人員, 就可以合法合規的每月套取數萬至數十萬的經費到個人腰包。 危言聳聽?NO。

用來科研的經費還剩多少

近些年, 對於會議費和差旅費管理的相對比較嚴格, 這方面跟前些年相比, 已經好了很多。 但對於購置材料和設備以及軟體, 只要和一家公司虛構一張合同, 就可以合法的將經費轉移, 然後扣去稅費, 這些錢重回教授們的腰包。 至於找幾家公司陪標, 不過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能真正用於科研的經費還剩多少呢?寥寥無幾。 即使用來幹正事, 發表學術論文, 數萬元的SCI發表費用也被用於支付國外期刊的版面費, 落入了國外資本家的腰包。

我國科技實力不強, 近代倍受屈辱, 是列強的錯還是我們自己有問題?還有很多中國人處於貧困線以下,

這種腐敗真的讓人痛心。

專家們切蛋糕

如果要拿到動輒數千萬的科研經費, 核心競爭力是什麼?論文或者技術?, 都不是, 而是眾多專家們推杯換盞, 所建立的攻守同盟的所謂關係。

我國很多學科, 很個學科都是一個山頭。 每個山頭上聚集著一幫專家,

其他人很難進入這個群體。 由於專家群體固定, 那麼申請專案和評職稱就帶來了利益輸送。 不去跑關係, 再牛都要靠邊站。 做成科研的前提是, 必須和這些專家建立關係。 而這些專家已經不搞科研好多年, 它們的存在是我國科研之殤。

人才專項

大多數高校, 評價一個人科研實力, 看曾經有什麼專案, 有什麼頭銜和人才專項, 而對於他們的頂級論文和成果轉化, 缺乏必要的重視。 所以, 大家忙著搶錢, 等到真的弄來所謂的國家重大專項, 招個研究生對付一下就可以了。 所謂成果驗收, 幾個專家再聚聚又皆大歡喜。

高校科研經費

在某種意義上說,高校的腐敗損傷的是一個國家的創新能力,其後果遠比官員腐敗嚴重的多。所以,相關部門確實需要加強管理,還給高校一個清靜的學術氛圍,給學生一個象牙塔的純真夢想。

高校科研經費

在某種意義上說,高校的腐敗損傷的是一個國家的創新能力,其後果遠比官員腐敗嚴重的多。所以,相關部門確實需要加強管理,還給高校一個清靜的學術氛圍,給學生一個象牙塔的純真夢想。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