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孫輝曉:會程式設計的乒乓球裁判長!

以零基礎為世乒賽程式設計

在福建部隊大院長大的孫輝曉, 下鄉結束後回到了工業比較發達老家山東淄博, 被招工到黑旺鐵礦, 負責勘探打鑽一類的工作。 1978年, 國家恢復高考, 孫輝曉以淄博市體育專業第一的成績考進了山東師範大學體育學院。

1982年, 孫輝曉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山東農業機械學院當老師。 當時大家都很喜歡玩蘋果機遊戲, 而孫輝曉覺得電腦很好玩又很神奇, 它是如何完成人給它的指令呢?同一批分到農機學院工作的人中恰好有學電腦專業的, 孫輝曉就開始從最簡單的資料庫開始, 跟著別人學程式設計。

其實孫輝曉學習程式設計主要是想解決問題, 比如學校一年一度的運動會, 每次從報名開始到編排秩序冊都需要十幾個人忙碌一個星期, 比賽過程中還要統計一些團體分數, 進行手工計算和錄入。 然而這些工作經常會出現錯誤和疏漏,

為了避免問題發生, 孫輝曉開始編寫一些電腦統計程式, 從最簡單的人機會話開始, 用半自動半手工的方式, 逐漸將田徑專案的軟體規範起來。 當時孫輝曉自己沒有設備, 所以他一有機會就要和機房老師搞好關係, 以便需要用電腦的時候就去電腦系的機房, 有幾次因為學習過於投入, 被工作人員反鎖在機房都渾然不知。

軟體投入使用後效果不錯, 而孫輝曉也就成了“搞體育裡面電腦比較好的, 搞電腦裡面體育又挺在行的”。 1994年在山東淄博舉辦的“乒協杯”比賽的時候, 現任北京體育大學教授的張瑛秋老師帶來一套比賽軟體, 當時的電腦都是英文DOS系統, 軟體需要漢化才能使用, 所以淄博市體育局就想到找一個既懂電腦也懂體育的人來幫忙處理,

因此, 孫輝曉便成為了最合適的人選。

當時的情況比較麻煩, 電腦沒有漢字作業系統, 螢幕解析度之類的參數也需要重新設置。 孫輝曉回憶說:“我當時裝了一個叫UC的漢字作業系統, 但安裝之後用起來感覺不是太好, 雖然軟體功能很好, 但整體介面不太美觀, 使用體驗差一些。 ”當時像功能表之類的功能一般在windows系統下才有, 孫輝曉經過一番研究後最終做出了DOS系統下的功能表, 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 後來因為電腦語言本身就存在升級換代的問題, 所以這套軟體也沒有再繼續更新, 而孫輝曉也轉去研究一些積分系統的程式設計。

1995年在天津舉辦第43屆世乒賽時, 孫輝曉被借調去編寫抽籤軟體, 他當時不太懂乒乓球比賽的抽籤原理, 比賽負責人還專門給他講了課。 在世乒賽這樣的大型國際賽事上還沒有使用過類似的軟體系統, 雖然在德國和日本都嘗試做過, 但沒有成功。 孫輝曉沒有乒乓球賽事的相關經驗,

自然遇到了很多困難, 他說那時成宿睡不著覺, 翻來覆去地考慮軟體的問題, 比如哪裡存在漏洞, 哪裡的程式還需要檢驗等等。 “剛開始也擔心萬一開發不成功怎麼辦, 但有那麼多老師優秀的理論基礎放在面前, 我也一直在給自己鼓勁, 相信一定沒問題!”經過大半年時間的開發, 這套抽籤軟體終於開發成功了, 孫輝曉在總結經驗時說:“正是因為有人給我講了抽籤理論, 程式設計才有了指導性的東西, 如果兩眼一抹黑啥都不懂, 那也就真的開發不出來了。 ”在這屆世乒賽後, 孫輝曉正式踏上了為乒乓球工作的道路。 談及這段經歷, 孫輝曉笑著說:"如果沒有這次機緣巧合, 估計我也只是一個搞田徑的了。 "

當裁判不能心太軟

搞田徑出身的孫輝曉雖然沒有經過乒乓球專業訓練,但他從小就喜歡乒乓球,羡慕那些國球明星,所以能夠接觸到乒乓球領域是令他非常高興的一件事,此後,他慢慢走上了乒乓球的裁判生涯。剛開始做臨場裁判時,孫輝曉坦言有點不適應:“乒乓球裁判對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工作,剛上手時比較陌生,所以我平時就會多注意那些裁判老師是怎麼做的,邊學邊總結經驗。我從副裁三分開始做起,一步一步做到了主裁判。畢竟也算體育專業出身,很多東西之間還是有相通性的,到後來也就慢慢順手了。”相對于大型比賽,孫輝曉覺得基層比賽出現的問題會更多:“基層比賽的球臺數量不一樣,抽籤、編排序號會造成很多麻煩事,裁判員在臨場的一些程式都得有條不紊,從上到下都要細緻入微。”

孫輝曉認為,裁判員除了要懂規則以外還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質,臨場不能緊張害怕,尤其裁判長一定要把握住原則,不能心太軟。“有些人的意見和原則有點違背規則,你心一軟同意了他,後面就會跟著來一大串問題,根本無法招架。所以說不能人家說什麼就是什麼。”孫輝曉總結道。在一次業餘比賽中,一位選手的膠皮被認定為違規長膠,該選手辯稱自己的膠皮經過了檢測,而且根據網上資料顯示這款膠皮是屬於正膠,符合要求。最終,孫輝曉還是堅持了原則,根據真實情況判定其違規。“現在的造假很有技術,它能保證每平方釐米的顆粒在10顆到30顆之間,但是如果你能找到原始膠皮進行對照的話,就能一眼看出有問題。現在對這種造假也沒有特別好的對應辦法,只能靠裁判進行辨別。”

對規則裡不太清晰的地方,孫輝曉也舉了個簡單的例子,比如夾在台前的部分到底屬於球臺還是球網。一方面,球臺是一個完整的面積,破壞了面積就不符合比賽球臺的標準;但另一方面,規則規定台前屬於球網裝飾的一部分,球落到台前再落到界外就應該是界外球,相當於攻網出界。“規則有漏洞,裁判員自己心裡要清楚,不能糊裡糊塗。”孫輝曉說。

因為淄博市近年很少承辦大型比賽,所以淄博乒乓球裁判的新生力量不太多,大多是退休的老裁判撐著。孫輝曉非常注重新人的培養:“山東省乒管中心從我們學校找了三個研究生,從形象到臨場包括編排都還不錯,他們現在都是一級裁判,我著重就在培養他們幾個。”相比於其他體育項目的裁判,孫輝曉覺得乒乓球裁判員的整體素質比較高,行事作風文雅。“我覺得乒乓球裁判還是很不錯的,比較有文化,而且腦子反應也夠快,這也是項目本身使然。”

孫輝曉現在是山東理工大學的副教授,負責學校體育公共課的乒乓球教學。在課上,除了技術動作外孫輝曉也會講一些乒乓球歷史或者原理之類的東西,比如球拍為什麼一定要一面黑一面紅、為什麼以前不允許跺腳等等。有時候孫輝曉也會結合其他學科知識進行講解,講到攻球為什麼會飄時,他會詳細地解釋到:“流速快的時候壓力小,流速慢的時候壓力大,旋轉以後流速快壓力小的球就會下壓。”學生們對這些能夠啟發思考和學習的內容都很感興趣。

孫輝曉常說自己性格原本很內向,但很幸運進入體育領域後接觸到了更多人,性格也有了很大改變,“能夠接觸到乒乓球這一領域,感覺真的很好。”

搞田徑出身的孫輝曉雖然沒有經過乒乓球專業訓練,但他從小就喜歡乒乓球,羡慕那些國球明星,所以能夠接觸到乒乓球領域是令他非常高興的一件事,此後,他慢慢走上了乒乓球的裁判生涯。剛開始做臨場裁判時,孫輝曉坦言有點不適應:“乒乓球裁判對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工作,剛上手時比較陌生,所以我平時就會多注意那些裁判老師是怎麼做的,邊學邊總結經驗。我從副裁三分開始做起,一步一步做到了主裁判。畢竟也算體育專業出身,很多東西之間還是有相通性的,到後來也就慢慢順手了。”相對于大型比賽,孫輝曉覺得基層比賽出現的問題會更多:“基層比賽的球臺數量不一樣,抽籤、編排序號會造成很多麻煩事,裁判員在臨場的一些程式都得有條不紊,從上到下都要細緻入微。”

孫輝曉認為,裁判員除了要懂規則以外還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質,臨場不能緊張害怕,尤其裁判長一定要把握住原則,不能心太軟。“有些人的意見和原則有點違背規則,你心一軟同意了他,後面就會跟著來一大串問題,根本無法招架。所以說不能人家說什麼就是什麼。”孫輝曉總結道。在一次業餘比賽中,一位選手的膠皮被認定為違規長膠,該選手辯稱自己的膠皮經過了檢測,而且根據網上資料顯示這款膠皮是屬於正膠,符合要求。最終,孫輝曉還是堅持了原則,根據真實情況判定其違規。“現在的造假很有技術,它能保證每平方釐米的顆粒在10顆到30顆之間,但是如果你能找到原始膠皮進行對照的話,就能一眼看出有問題。現在對這種造假也沒有特別好的對應辦法,只能靠裁判進行辨別。”

對規則裡不太清晰的地方,孫輝曉也舉了個簡單的例子,比如夾在台前的部分到底屬於球臺還是球網。一方面,球臺是一個完整的面積,破壞了面積就不符合比賽球臺的標準;但另一方面,規則規定台前屬於球網裝飾的一部分,球落到台前再落到界外就應該是界外球,相當於攻網出界。“規則有漏洞,裁判員自己心裡要清楚,不能糊裡糊塗。”孫輝曉說。

因為淄博市近年很少承辦大型比賽,所以淄博乒乓球裁判的新生力量不太多,大多是退休的老裁判撐著。孫輝曉非常注重新人的培養:“山東省乒管中心從我們學校找了三個研究生,從形象到臨場包括編排都還不錯,他們現在都是一級裁判,我著重就在培養他們幾個。”相比於其他體育項目的裁判,孫輝曉覺得乒乓球裁判員的整體素質比較高,行事作風文雅。“我覺得乒乓球裁判還是很不錯的,比較有文化,而且腦子反應也夠快,這也是項目本身使然。”

孫輝曉現在是山東理工大學的副教授,負責學校體育公共課的乒乓球教學。在課上,除了技術動作外孫輝曉也會講一些乒乓球歷史或者原理之類的東西,比如球拍為什麼一定要一面黑一面紅、為什麼以前不允許跺腳等等。有時候孫輝曉也會結合其他學科知識進行講解,講到攻球為什麼會飄時,他會詳細地解釋到:“流速快的時候壓力小,流速慢的時候壓力大,旋轉以後流速快壓力小的球就會下壓。”學生們對這些能夠啟發思考和學習的內容都很感興趣。

孫輝曉常說自己性格原本很內向,但很幸運進入體育領域後接觸到了更多人,性格也有了很大改變,“能夠接觸到乒乓球這一領域,感覺真的很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