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廣州活動|腦洞鄰里設計,走進“最靠近的陌生人”!

廣州活動

下面是AssBook的好朋友

拾房子發起的一項設計活動

如果你本週六有空

可以加入到他們中來

當我們做“不老心房”的時候

就已經決定做一件很少人做過的事情:

讓老人價值成為一種社會應用的形式

重返社會, 被每一個人看到

88歲的陸姨是我們接觸的第一位老人, 她是一個獨居的老婆婆, 因為記憶力的逐漸衰退, 家裡存在著不少安全隱患。 社工輝哥說, 陸姨有次在家裡煲老火湯忘記了關火便出街, 回來後已經燒黑鍋了!

隨著為她進行居家能力安全的改善, 我們也漸漸走進了這個老頑童的生活。

隔壁鄰居是一對夫妻, 工作的原因會經常三班倒, 晚上很早就要睡覺了。 舊樓的隔音效果差, 夜晚陸姨在家看電視時, 會將家裡所有門關上, 貼耳在家門聽聽聲響有沒有影響鄰居。

兩家人房門挨得比較近, 陸姨家裡有小電器、燈壞了的時候, 鄰居男主人都會幫她修理。 在陸姨家改造的這段時間, 兩夫妻會經常過來打聽改造的情況, 還幫忙清理樓道口落下的沙石。

陸姨說, 在自己身體還好的時候, 會很主動地幫忙清洗公共的樓道, 而每天下午, 都會在樓下單車棚與附近街坊嘮嗑一兩個小時。

在這座舊樓裡, 因為人與人相互在空間裡的來往, 少了一絲關門閉戶的隔閡, 看到更多的是充滿人情味、相互照應的鄰里關係。

鄰里是我們最靠近的陌生人, 突破了家的四堵牆, 在半公共空間與物品的使用裡感受關係間的微妙變化。

所以, 我們有個有趣的想法!

想做一場關於如何讓“老人品德變成一種室內設計”的工作坊!

我們想邀請室內設計師、建築師, 以及所有從事視覺設計、空間設計等相關領域的朋友一起參與, 用3個小時, 共同談論出一種視覺化、可操作的“鄰里設計”模式, 並將這種模式形成展覽,

讓更多的人從中理解鄰里關係。

“最靠近的陌生人”

不老大匯堂——鄰里設計

參與人數

20人

參與者範圍

從事、就讀室內設計/建築/

視覺設計/空間設計等領域的夥伴

地點

一起開工二樓

座標

廣州市荔灣區中山七路68號

時間

3.18(週六)

14:00 - 17:00

報名方式

戳文末“閱讀原文”獲取報名連結

關於鄰里,我們還想說

↓↓↓

在去年8月的同理心工作坊中,香港本土的資深人文學者Pak曾帶著我們突破家的四堵牆,去觀察社區裡空間與人關係的方方面面。

聰慧的居民將一些植物、自行車、或三兩雜物放在門前半米的地方,這一些空間就成了半公共地帶,放幾張小板凳或撐起晾衣架,這裡就成為鄰里聊天八卦地!

樓道稍窄,對門之間距離比較近的好比一條“小溪”,鄰里之間發生什麼事情,幾乎睜眼就看見,如果是在舊街區,單口封閉式格局能讓巷與巷之間能夠看到盡頭,久而久之便能知曉整個社區的身邊事。

如果你對鄰里設計感興趣,

快來參與我們這次的不老大匯堂吧!

關於

“不老心房”

不老心房是拾房子的系列專案,它針對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關於老人居家能力改善部分,透過產品設計軟裝改造的手法改善老人記憶力和其他能力衰退帶來的居家不變問題;另一方面是老人自身的價值挖掘,希望透過和青年創意思維的結合,把老人價值通過創新方式重返社會舞臺,並用影像把這個過程記錄下來。

關於鄰里,我們還想說

↓↓↓

在去年8月的同理心工作坊中,香港本土的資深人文學者Pak曾帶著我們突破家的四堵牆,去觀察社區裡空間與人關係的方方面面。

聰慧的居民將一些植物、自行車、或三兩雜物放在門前半米的地方,這一些空間就成了半公共地帶,放幾張小板凳或撐起晾衣架,這裡就成為鄰里聊天八卦地!

樓道稍窄,對門之間距離比較近的好比一條“小溪”,鄰里之間發生什麼事情,幾乎睜眼就看見,如果是在舊街區,單口封閉式格局能讓巷與巷之間能夠看到盡頭,久而久之便能知曉整個社區的身邊事。

如果你對鄰里設計感興趣,

快來參與我們這次的不老大匯堂吧!

關於

“不老心房”

不老心房是拾房子的系列專案,它針對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關於老人居家能力改善部分,透過產品設計軟裝改造的手法改善老人記憶力和其他能力衰退帶來的居家不變問題;另一方面是老人自身的價值挖掘,希望透過和青年創意思維的結合,把老人價值通過創新方式重返社會舞臺,並用影像把這個過程記錄下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