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5G試驗最新進展公佈,運營商已開始“未雨綢繆”

在未來移動通信論壇主辦的第二屆“5G和未來網路戰略研討會”上, 中國信通院通信標準所所長、IMT2020推進組副組長王志勤介紹了國內5G試驗的最新進展。

截至目前, IMT2020推進組已有56個成員, 涵蓋國內外移動通信產學研用單位。

通信世界全媒體記者在研討會現場瞭解到, 經過了此前第一階段5G關鍵技術的驗證測試, 現在國內5G技術試驗正處於技術方案驗證的第二階段, 而下一步完成“系統驗證”將於2019年進入到以5G產品研發試驗為內容的階段測試。

據王志勤介紹, 目前位於北京懷柔的5G外場試驗環境已完成30多個站址規劃, 滿足了華為、愛立信、中興、大唐、諾基亞和上海貝爾、三星這6個廠家的外場組網性能測試需求, 部分進展快的企業已開始與儀錶產業鏈對接, 推動5G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成熟。

據悉今年6月IMT2020推進組將發佈5G下一階段測試的技術規範。

同時, 對於目前國際上5G標準進展王志勤也做了詳細解讀:

2018年6月份3GPP將完成5G第一階段標準, 包括增強移動寬頻和低時延高可靠內容(但沒有包括大連接);

2017年底將首先完成非獨立組網的5G規範, 滿足美日韓積極運營商的需求;2018年的第一版本則滿足大部分運營商初期商用的需求;

2019年9月將滿足ITU全部技術要求。

在產業鏈積極推進5G技術成熟之際, 5G空口標準的創新成為焦點。 據王志勤介紹, 目前5G空口技術有三大創新方向, 分別是靈活的系統設計、新空口技術、大規模天線。 “目前產業鏈對新空口技術的推進都很積極, 都在加快新型多址和先進編碼技術的成熟”。

中國移動:未雨綢繆“5G運營”

通信世界全媒體記者注意到, 研討會上三家運營商在演講中不約而同都提到了各自的5G開放實驗室進展。

中國移動研究院副院長黃宇紅介紹, 在MWC2017年期間中移動發佈了5G系統樣機及測試指導建議書, 包括無線網路、傳送網、終端、核心網等。 目前3.5GHz是中國移動5G測試的重點頻段, 同時在傳送網、核心網、5G終端方面中國移動也提出了指導建議。 “全新設計的核心網”是中國移動對產業鏈提出的5G網路方案建議。

中國移動目前作為5G試驗第二階段的“主力軍”角色, 除了在北京懷柔與6家廠商進行外場組網性能測試,也在上海和廣州搭建了5G外場試驗環境。其中,在上海的5G外場已實現5G C-Band 5站密集城區連續組網,C-Band峰值速率可達4Gbit/s,拉遠覆蓋可達1.5km,平均輸送量達到1.7Gbit/s。

同時在四川等多地,中國移動此前成立的5G聯合實驗室已經落地應用。黃宇紅表示,中國移動正在構建5G開放實驗室,建成室內+外場試驗環境,甚至包括面向使用者的分析研究內容。

在技術驗證的同時,中國移動已開始著手進行5G運營準備,黃宇紅介紹,中移動正在多場景、多網路、多頻段組網方案上投入前期準備,同時因5G網路高度靈活對運營能力要求更高,所以需要運營商準確制定網路切片和參數設置,確保切片技術的可用性。

中國電信2019年建成5G預商用網

中國電信技術創新中心副主任楊峰義在研討會上表示,中國電信也在參與IMT2020推進組主導的5G試驗,在5G部署規劃上,將先完成網路和關鍵技術的驗證,提出5G演進方案,開展關鍵技術的室內、外場試驗;並將於2019年建成若干規模預商用網,2020年實現5G商用目標。

中國電信的5G開放實驗室近期圍繞5G研發重點統一構建測試驗證環境,已搭建5G關鍵技術實驗室驗證平臺和原型系統外場,並與垂直行業的企業建立了深度合作,搭建了開發環境。同時,還將參加工信部5G產品與組網測試。

據楊峰義介紹,中國電信已在上海、北京、廣州分別設立了5G實驗室分部,分別側重於5G業務、網路技術和融合組網與運營的試驗。

中國聯通在6個城市開展技術試驗

研討會上,中國聯通網路技術研究院首席專家唐雄燕介紹了“中國聯通5G試驗規劃和業務實驗室建設”情況,他表示,中國聯通正在建設的5G開放實驗室將重點圍繞基礎網路技術和網路能力開放兩方面,分別設置物聯網實驗室、車聯網實驗室和工業互聯網實驗室。從2017到2018年,將重點進行5G系統樣機驗證,在國內6個城市開展技術試驗,驗證5G預商用機整體系統能力。

2018年到2019年,中國聯通將開展5G規模外場驗證,計畫在4-6個城市開展規模試驗,驗證5G商用能力及組網方案。

2019到2020年是中國聯通計畫的5G試商用時間,將在全國重點城市完成1000站以上的5G規模部署。

5G終端與人工智慧融合成趨勢

包括中國移動在內,運營商已對5G終端提出了具體需求,vivo作為唯一受邀的智慧手機廠商代表參加了本次研討會。在會議現場,vivo 5G研發中心總監秦飛介紹的未來5G智慧手機的發展方向受到關注。

秦飛提出設想,在未來,5G將與人工智慧技術深度融合,而手機將演變為更加智慧化人性化的終端。作為獲取資訊並提供服務的工具,智慧手機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隨著計算能力的提升,智慧手機將具備深度學習的能力,通過高性能低成本的5G網路,智慧手機將與網路中的各級智慧運算中心進一步的溝通交流,互相協作,為消費者提供更加智慧化的服務。“5G智慧手機將成為最懂我們的朋友,像一個高智商的助理跟隨我們提供貼心服務“ 秦飛言道。

關注通信世界請長按

CWW-weixin

最新丨行業丨資訊

關於通信世界

一個全媒體綜合服務平臺

由工業和資訊化部主管,人民郵電出版社主辦,

是中國通信產業的前瞻媒體

除了在北京懷柔與6家廠商進行外場組網性能測試,也在上海和廣州搭建了5G外場試驗環境。其中,在上海的5G外場已實現5G C-Band 5站密集城區連續組網,C-Band峰值速率可達4Gbit/s,拉遠覆蓋可達1.5km,平均輸送量達到1.7Gbit/s。

同時在四川等多地,中國移動此前成立的5G聯合實驗室已經落地應用。黃宇紅表示,中國移動正在構建5G開放實驗室,建成室內+外場試驗環境,甚至包括面向使用者的分析研究內容。

在技術驗證的同時,中國移動已開始著手進行5G運營準備,黃宇紅介紹,中移動正在多場景、多網路、多頻段組網方案上投入前期準備,同時因5G網路高度靈活對運營能力要求更高,所以需要運營商準確制定網路切片和參數設置,確保切片技術的可用性。

中國電信2019年建成5G預商用網

中國電信技術創新中心副主任楊峰義在研討會上表示,中國電信也在參與IMT2020推進組主導的5G試驗,在5G部署規劃上,將先完成網路和關鍵技術的驗證,提出5G演進方案,開展關鍵技術的室內、外場試驗;並將於2019年建成若干規模預商用網,2020年實現5G商用目標。

中國電信的5G開放實驗室近期圍繞5G研發重點統一構建測試驗證環境,已搭建5G關鍵技術實驗室驗證平臺和原型系統外場,並與垂直行業的企業建立了深度合作,搭建了開發環境。同時,還將參加工信部5G產品與組網測試。

據楊峰義介紹,中國電信已在上海、北京、廣州分別設立了5G實驗室分部,分別側重於5G業務、網路技術和融合組網與運營的試驗。

中國聯通在6個城市開展技術試驗

研討會上,中國聯通網路技術研究院首席專家唐雄燕介紹了“中國聯通5G試驗規劃和業務實驗室建設”情況,他表示,中國聯通正在建設的5G開放實驗室將重點圍繞基礎網路技術和網路能力開放兩方面,分別設置物聯網實驗室、車聯網實驗室和工業互聯網實驗室。從2017到2018年,將重點進行5G系統樣機驗證,在國內6個城市開展技術試驗,驗證5G預商用機整體系統能力。

2018年到2019年,中國聯通將開展5G規模外場驗證,計畫在4-6個城市開展規模試驗,驗證5G商用能力及組網方案。

2019到2020年是中國聯通計畫的5G試商用時間,將在全國重點城市完成1000站以上的5G規模部署。

5G終端與人工智慧融合成趨勢

包括中國移動在內,運營商已對5G終端提出了具體需求,vivo作為唯一受邀的智慧手機廠商代表參加了本次研討會。在會議現場,vivo 5G研發中心總監秦飛介紹的未來5G智慧手機的發展方向受到關注。

秦飛提出設想,在未來,5G將與人工智慧技術深度融合,而手機將演變為更加智慧化人性化的終端。作為獲取資訊並提供服務的工具,智慧手機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隨著計算能力的提升,智慧手機將具備深度學習的能力,通過高性能低成本的5G網路,智慧手機將與網路中的各級智慧運算中心進一步的溝通交流,互相協作,為消費者提供更加智慧化的服務。“5G智慧手機將成為最懂我們的朋友,像一個高智商的助理跟隨我們提供貼心服務“ 秦飛言道。

關注通信世界請長按

CWW-weixin

最新丨行業丨資訊

關於通信世界

一個全媒體綜合服務平臺

由工業和資訊化部主管,人民郵電出版社主辦,

是中國通信產業的前瞻媒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