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環境治理為廣州發展凝聚強大合力

環境衛生問題, 一直以來困擾著不少城市, 尤其是大中型城市。 伴隨著公眾對生活環境要求的日益提升, 另一方面, 是參差不齊的衛生素養, 為了給市民提供一個“乾淨、整潔、平安、有序”的城市生活環境, 廣州市把“管到每處管到家”作為城市環境管理的根本方法, 以鐵腕力度打響了一場城市環境保衛攻堅戰。

近年來, 廣州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 把“乾淨、整潔、平安、有序”城市環境評價作為評價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的重要標準, 不忽略、不放過、不輕視每一個死角, 做到每一個角落都有人盯、有關管、管得好,

讓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即全面又深入、既順利又有質效地推進。

廣州市在大力實施創新創造的同時, 把城市環境管理作為一項重要工作, 有效避免了“只顧發展、不顧環境”的空白。 發展是為了讓群眾過上更好的生活, 以人民為中心, 才是發展的唯一導向。 如果在發展前進的道路上, 眼睛只有“先前看”, 而沒“向下看”“向後看”, 那麼發展就可能成為一種具有破壞力的發展。 廣州市的努力, 卻讓我們看到了一派真正體現以人民群眾為中心的發展景象, 堅決對髒亂差的城市環境說“NO”, 這不僅掃除了發展的後顧之憂, 同時, 更能凝聚起老百姓支持發展、推動發展、擁護發展的群眾力量。

自2014年, 廣州市出臺乾淨整潔平安有序的理念以來,

這場以“人民的名義”向髒亂差發起的“總攻”就沒有停息過。 面對口香糖這個地面的“陳年舊膠”, 廣州市千方百計想辦法清理。 從2014年最初的, 採取小斧頭擊打敲碎口香糖跡, 到後面2017年, 採用最新的蒸汽虹吸式清洗機, 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 整治的品質也提高了不少。 在與髒亂差環境之間博弈的背後, 是廣州市堅決整治髒亂差環境的信心和決心, 是一種始終把提高市民生活品質作為責任擔當的具體行動。 曾經一度因為環境差飽受詬病的石井馬崗村、三元里村等城中村, 在經過廣州市一番不遺餘力地整治後, 大街小巷整體面貌煥然一新。

鐵腕治理總少不了一些新招、奇招。 近年來, 一些具有時代性、創新性、創造性特點的治理機制和手段被廣州運用到實戰中。

比如說運用“互聯網+”的模式, 讓環境治理步入“互聯網時代”, 只要掃一掃“二維碼”, 每個人都能成為文明城市的監督員。 出動無人機探測和人造衛星圖掃斑, 與地面相呼應, 實現全方位、立體式監控。 2016年下半年, 廣州市啟動針對泥頭車不規範運營的“百日行動”, 引入IC卡平臺管理, 實現了對泥頭車從始至終的全過程監控。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把環境治理放在第一位, 不僅有利於推動實現真改革、真發展, 而且還能為發展贏得更多民心。 給老百姓一個乾淨、整潔、平安、有序的生活環境, 就是給發展凝聚強大合力。 (金羊網文/李丁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