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中國官方證實運-20正大批量建造:令俄羅斯唏噓追不上中國腳步

有消息報導稱中國某航空廠總裝脈動生產線日前實現首架機交付, 這標誌著生產線試運行全線打通。 據悉, 波音787的總裝脈動生產線,

開工率不足情況下仍能月產14架。 隨著飛機總裝脈動生產線的普及, 中國運20生產或也將下餃子。

同時近日官方發佈了一批西安飛機公司飛機生產車間的照片, 照片透露出西飛目前軍用機生產的一些情況。 圖中我們可以看到, 運20戰略運輸機、轟-6K戰略轟炸機、殲轟7A殲轟機等機型正在生產。

上述新聞說明了中國運-20戰略運輸機正在逐步的提高自的產量。 運-20戰略運輸機其重達40噸, 中國空軍暫時不需要像美國空軍那樣對全球展開作戰任務, 但是需要在領土寬廣的本國實施戰略機動。 而以大型運輸機為基礎, 還可以研發出其他類別的運輸機平臺。

中國第一種自製運輸機是單發發動機螺旋槳雙翼佈局的運-5(仿製俄羅斯安-2)輕型運輸機, 其製造單位為南昌洪都。 中國從1.5噸為起點, 直到1990年代晚期, 解放軍裝備最大運輸機仍然是中型運-8(其仿製于俄羅斯安-12B)。 此時, 中國方面已經認識到空中預警機是戰力倍增器的最大價值。

而且一直與以色列合作研製預警機。 後來因為美國不允許出售費爾康預警機, 以色列在2000年停止了合作。 中國決定靠自己的力量研製預警機。 但是這樣必須解決大型預警機平臺的問題, 俄羅斯儘管同意對中國出售少量的伊留申設計局的伊爾-76運輸機, 但是不願意看到中國空軍在戰略空運和大型預警機等方面的實力大幅度提升,

所以在出售數量和是否交付伊爾-76運輸機改進型等問題上長期糾纏, 甚至中國在已經付款購買38架伊爾-76運輸機、伊爾78加油機情況下, 俄羅斯遲遲不開工建造。

自此中國決定靠自己的力量建造大型運輸機!當時中國已經設計出了很多大型客機,

包括100人座以上的科技。 直到2013年1月26日首飛成功的運-20戰略運輸機“鯤鵬”。 目前據一些資料估算運20全長為47米, 翼展45米, 全高15米, 最大起飛重量達到了220噸, 最大載重為66噸。 估計貨艙長度為20米、地板寬度為4米、高度為4.15米。

運-20戰略運輸機的基本思路是使用已經成熟的先進技術, 在最小的風險下,儘快研製出滿足需求的運輸機。目前運-20戰略運輸機比俄羅斯不願意出售的伊爾-76MD更為先進。其主翼通常是全飛行升力的主要來源,也是轉彎側向力的來源。運-20戰略運輸機機翼採用的是大型客機的開縫式。這種機翼設計能夠提升升力數達到原來的2倍以上,但是發生作用時必須向後退而且向下偏轉,所以結構比較複雜。

在最小的風險下,儘快研製出滿足需求的運輸機。目前運-20戰略運輸機比俄羅斯不願意出售的伊爾-76MD更為先進。其主翼通常是全飛行升力的主要來源,也是轉彎側向力的來源。運-20戰略運輸機機翼採用的是大型客機的開縫式。這種機翼設計能夠提升升力數達到原來的2倍以上,但是發生作用時必須向後退而且向下偏轉,所以結構比較複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