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元璟資本合夥人陳洪亮:共用充電寶的門檻在哪裡?

這個模式既不是offline to online, 也不是online to offline。

文| 秦予

令人眼花繚亂的共用單車之戰還未見分曉, 資本的風口又吹向了共用充電寶, 而且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根據野草新消費的不完全統計, 在最近20多天裡就有數十家創業公司宣佈獲得融資, 投資方包括騰訊、IDG、金沙江、元璟、鼎暉、王剛等20餘家資本機構和天使投資人, 總融資金額超過3億元, 其中小電、Anker街電、來電科技分別獲得億元級融資, 有投資人甚至感慨:“融資比共用單車還快了10倍。 ”

(製錶:野草新消費)

共用充電寶為何如此受青睞?除了共用經濟的噱頭, 投資人所看重的“剛需、高頻、大市場”, 似乎都在共用充電寶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滿足, 而且回本週期較短、容易形成正現金流的買賣, 怎麼說都是門好生意。 目前, 行業內已形成兩種主流業態:一是以小電為代表的桌面式充電寶, 二是以街電、來電為代表的機櫃式充電寶,

這兩種業態的模式、投資邏輯、想像空間存在一定差異。

具體來說, 桌面派充電寶不能帶走, 使用場景(如餐廳、咖啡館等)較為固定, 無須押金, 鋪設成本較低(100元左右/1台), 可供展現的廣告數量也相對更多, 更容易切入餐飲市場;而機櫃派充電寶則更接近“共用經濟”——可以帶走、異地歸還, 而且技術壁壘、大型場景壁壘都比桌面派要高些, 大屏對於廣告投放似乎有更多可能性, 不過鋪設成本相對提高了不少, 而“異地歸還”這一點正需要鋪設密度足夠高來保證消費者的便利性。

共用充電寶雖然備受資本的青睞, 但外界的質疑聲此起彼伏, 比如, 無線充電技術極有可能完全推翻充電寶的存在(據悉, iphone8已確定將支持無線充電), 此外,

共用充電寶直接連接手機, 其中的使用安全、資訊安全也存在較多隱患。 更有質疑者稱, 共用充電寶根本就是一個偽需求, 是亢奮的資本在饑不擇食之下進行的另一場泡沫遊戲。

那麼, 共用充電寶究竟是不是偽命題?共用充電寶的投資人怎麼看待這些質疑?【投資人看新消】第三期, 野草新消費採訪了元璟資本合夥人陳洪亮(注:元璟資本和騰訊是小電科技pre-A輪的領投方, 以期更深入地理解共用充電寶背後的投資邏輯。

元璟資本合夥人陳洪亮

以下野草新消費對陳洪亮的採訪節選:

野草新消費:為什麼會選擇投資“小電科技”?共用充電寶業務吸引元璟資本的地方在哪裡?

陳洪亮:一方面, 中國的移動互聯網發展至今, 流量紅利已經接近天花板, 線上流量越來越昂貴, 再造互聯網超級APP成本和難度越來越大。 與此同時, 巨大的線下流量一直處於相對分散且未被運營的狀態, 這裡面蘊含著很多機會。

目前移動支付基礎設施的普及, 加上共用理念廣泛使用者的基礎, 移動設備充電更有機會成為全方位的大眾需求。

在這些基礎上, 像小電這樣高密度的覆蓋、便利的支付、低廉的收費以及碎片化的使用方式, 可以更好滿足使用者需要。

野草新消費:在你看來, 這門生意在未來會有多大的想像力?其內在的真實價值是什麼?

陳洪亮:線下流量價值重估的機會正在被發掘, 類似于智慧設備充電等剛性需求也在喚起新的線下場景。 以小電為代表的智慧充電寶具有使用需求明確、教育成本低、使用者目的性強、服務鏈條短等特性, 能夠持續而精准的吸引更多線下流量, 通過線下流量形成高頻交易入口, 支撐未來的想像空間。

這個機會不是單純地從線上到線下, 或者從線下到線上, 而是基於剛需、高頻的工具類服務, 形成一個大體量高粘性的服務和交易平臺。遵循這一邏輯,可以看到,此前的共用單車已經成為線下價值崛起的代表,而在此之後,小電共用充電寶也會成為線下商業價值重估的標杆。

野草新消費:有人認為,共用充電寶會和共用單車一樣面臨太多競爭對手入局的競爭,你怎麼看?

陳洪亮:充電租賃這件事情本質上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門檻那麼低,誰都可以進。包括在產品技術上都會有一定的門檻,怎麼去佈置,怎麼去高效設置流程,同時在整個後臺大資料上也會有一定門檻。如果這時候有很多公司都願意進入,那就更要比拼運營和產品技術上的競爭力。

小電團隊相對來說會更加多元化一些,創始人本身是淘點點出來的,那麼在地推、商家運營上就有很豐富的經驗,團隊裡還有來自淘寶的資料、技術方面專家,搭建這樣的產品對小電團隊來講,本身就有一定領先優勢,同時團隊還引入了充電技術專家,相對來講團隊也比較完整。

野草新消費:分享經濟的創業像陷入了一種怪圈:看准一種沒有技術門檻、有現成的商業模式的單品硬體,迅速鋪開,再借助資本擴大規模。你如何看待?

陳洪亮:並不是說看准一種沒有技術門檻,有現成商業模式的單品硬體就可以擴大規模。首先得要看准,不是任何一個現成商業模式的單品硬體都能夠迅速鋪開,所以看准首先是看准剛需,第二商業閉環裡原來由於線上線下脫節,導致沒有辦法完整的給使用者提供一種服務。

今天單車也好,充電也好,產生這種需求的場景是線上下,但是要這種需求的方案解決需要線上線下結合,尤其在移動支付方面,今天移動支付的普及使得這方面更容易能夠運轉起來。但那並不是說任何一個單品硬體都能夠迅速鋪開,我們也看到很多產品,比如mini KTV沒有騎行和充電那麼高的剛需。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鋪開的到底是什麼?原來是一個商品,商品多以產品為主,生產出來用來銷售,但今天更多是以服務為主,服務是靠運營的,這是從產品到服務的過渡。以前產品跟消費者更多存在的是售賣關係,而現在得服務更多是一種便利關係,我認為從產品走到服務,原來看似已經滿足了,但今天會有機會磨合的更好,產品本身變成一種售賣。產品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還是使用者去完成,那服務其實把產品加上消費過程一起推送到用戶面前。

野草新消費:你怎麼看待共用充電寶盈利模式的發展前景?

陳洪亮:所謂的痛點切口,本身就應該盡可能小,你不要想去解決一個很大的痛點。因為很大的痛點在今天都太不適合創業公司去解決。痛點本身切口小,說明用戶對解決問題的需求本身比較迫切,問題的預期比較明確,這是創業公司有機會切進去的地方。至於盈利模式,充電本身相對來講成本會更低,在保證一定頻次的使用度之後,本身就是一種盈利模式。

以往的一些產品模式是通過線下獲取場景,找到一個問題,然後盡可能把線下流量導到線上,最後沉澱線上上,那麼線上就可能成為平臺,然後借助線上平臺,積累流量去獲利。今天我們看到的線上線下,並不是這樣的過程,線上不是終點,線下也不是終點,而是說線上和線下都是解決整個環節中的一步,通過解決問題來完成一個閉環。我們這個模式既不是offline to online,也不是online to offline,不是在做一個流量生意,其實是在通過服務解決一個問題。

歡迎關注新消費第一媒體:野草新消費(ID:yecaoxxf)

充電寶 共用 消費

形成一個大體量高粘性的服務和交易平臺。遵循這一邏輯,可以看到,此前的共用單車已經成為線下價值崛起的代表,而在此之後,小電共用充電寶也會成為線下商業價值重估的標杆。

野草新消費:有人認為,共用充電寶會和共用單車一樣面臨太多競爭對手入局的競爭,你怎麼看?

陳洪亮:充電租賃這件事情本質上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門檻那麼低,誰都可以進。包括在產品技術上都會有一定的門檻,怎麼去佈置,怎麼去高效設置流程,同時在整個後臺大資料上也會有一定門檻。如果這時候有很多公司都願意進入,那就更要比拼運營和產品技術上的競爭力。

小電團隊相對來說會更加多元化一些,創始人本身是淘點點出來的,那麼在地推、商家運營上就有很豐富的經驗,團隊裡還有來自淘寶的資料、技術方面專家,搭建這樣的產品對小電團隊來講,本身就有一定領先優勢,同時團隊還引入了充電技術專家,相對來講團隊也比較完整。

野草新消費:分享經濟的創業像陷入了一種怪圈:看准一種沒有技術門檻、有現成的商業模式的單品硬體,迅速鋪開,再借助資本擴大規模。你如何看待?

陳洪亮:並不是說看准一種沒有技術門檻,有現成商業模式的單品硬體就可以擴大規模。首先得要看准,不是任何一個現成商業模式的單品硬體都能夠迅速鋪開,所以看准首先是看准剛需,第二商業閉環裡原來由於線上線下脫節,導致沒有辦法完整的給使用者提供一種服務。

今天單車也好,充電也好,產生這種需求的場景是線上下,但是要這種需求的方案解決需要線上線下結合,尤其在移動支付方面,今天移動支付的普及使得這方面更容易能夠運轉起來。但那並不是說任何一個單品硬體都能夠迅速鋪開,我們也看到很多產品,比如mini KTV沒有騎行和充電那麼高的剛需。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鋪開的到底是什麼?原來是一個商品,商品多以產品為主,生產出來用來銷售,但今天更多是以服務為主,服務是靠運營的,這是從產品到服務的過渡。以前產品跟消費者更多存在的是售賣關係,而現在得服務更多是一種便利關係,我認為從產品走到服務,原來看似已經滿足了,但今天會有機會磨合的更好,產品本身變成一種售賣。產品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還是使用者去完成,那服務其實把產品加上消費過程一起推送到用戶面前。

野草新消費:你怎麼看待共用充電寶盈利模式的發展前景?

陳洪亮:所謂的痛點切口,本身就應該盡可能小,你不要想去解決一個很大的痛點。因為很大的痛點在今天都太不適合創業公司去解決。痛點本身切口小,說明用戶對解決問題的需求本身比較迫切,問題的預期比較明確,這是創業公司有機會切進去的地方。至於盈利模式,充電本身相對來講成本會更低,在保證一定頻次的使用度之後,本身就是一種盈利模式。

以往的一些產品模式是通過線下獲取場景,找到一個問題,然後盡可能把線下流量導到線上,最後沉澱線上上,那麼線上就可能成為平臺,然後借助線上平臺,積累流量去獲利。今天我們看到的線上線下,並不是這樣的過程,線上不是終點,線下也不是終點,而是說線上和線下都是解決整個環節中的一步,通過解決問題來完成一個閉環。我們這個模式既不是offline to online,也不是online to offline,不是在做一個流量生意,其實是在通過服務解決一個問題。

歡迎關注新消費第一媒體:野草新消費(ID:yecaoxxf)

充電寶 共用 消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