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瘀血纏身,怪病叢生 艾灸化瘀是天生

不要以為只有在跌打損傷後, 在皮膚上形成的青一塊腫一塊的才是瘀血。 很多時候, 瘀血總會悄悄地在你的身體裡, 經脈裡形成, 威脅著你的健康, 並產生你想都想不到的怪病來折磨你。

一、瘀血, 阻礙身體自愈力的主凶

身體有很強的自愈力, 一般情況下, 如果身體哪裡出現了問題, 身體就會調集自己的修復部隊, 修復自己的身體。

可是, 有時候, 我們的修復部隊卻無法到達指定的位置進行修復, 這就像救護車一樣, 一旦被堵在路上, 就無法及時工作。 到底是什麼阻礙了自愈力的運行呢?其中最重要的不外乎痰、濕和瘀血。

今天, 我們就談談瘀血。

二、瘀血纏身, 怪病叢生

血液不能正常流布, 卻病理性地停留在經脈之中, 影響新血的生成, 不能進行正常的新陳代謝, 就變成了瘀血。 它是疾病過程中形成的病理產物, 又是某些怪病的致病因素。

“瘀血”與“血瘀”的概念不同。

血瘀是指血液運行不暢的病理狀態。 而瘀血是能繼發新病變的病理產物。

瘀血能產生很多怪病。 瘀血日久不散, 會嚴重地影響氣血的運行, 臟腑失於濡養, 功能失常。

如瘀阻於心, 血行不暢則胸悶心痛;瘀阻於肺, 則可見胸痛、氣促、咯血;

瘀阻於肝可見脅痛、症積腫塊;瘀阻胞宮, 可見痛經、閉經、經色紫暗有塊;

瘀阻於腦, 可致突然昏倒, 或留有嚴重的後遺症。

很多孩子的疑難雜症, 其實就是因跌打損傷, 有瘀血導致的, 這個是很多醫生都忽視的問題, 熊孩子們整天跑著玩, 哪裡摔傷了父母不知道, 孩子們吃點好吃的了又會活蹦亂跳。

三、瘀血自檢方法

對著鏡子, 伸出舌頭, 看看舌頭上面有沒有瘀斑, 如果舌頭上有很多的紅點, 並且這些紅點發黑, 就說明身體有瘀, 但是症狀還是比較輕的。

如果舌質紫暗, 這意味著體內瘀血較嚴重, 然後再抬起舌頭, 如果舌下靜脈變粗, 或者舌下絡脈青紫, 都說明身體瘀血症狀需要及時調理了, 否則會有冠心病、心梗的可能。

大體上, 還會有這樣一些症狀——

疼痛:一般疼痛的地方固定不移, 拒按, 夜間疼痛加重。

腫塊:淤血會沉積在體內, 導致腫塊, 腫塊一般也固定不移。

出血:因為脈絡淤阻, 血液會離經妄行, 一般出血血色紫暗或有淤血塊。

體表症狀:口唇紫暗, 爪甲青紫, 舌質紫暗, 有淤斑淤點, 肌膚甲錯等。

四、瘀血是咋產生的

1、 外傷:比如流產、剖腹產。 本來生孩子就容易產生瘀血, 再加上這些手術, 女性更容易受傷。

2、受寒或受熱:血得熱則行, 得寒則凝。 食冷飲冰, 吹空調冷氣, 單衣薄褲都是病因。 不過熱邪損傷血脈, 則血脈無以壅遏營血, 血液失去運行之道而留止不行, 也會成為瘀血。

3、情緒不穩定: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若情志鬱結,氣機不暢,都會造成血液運行不暢。這是瘀血產生最常見的原因。

4、氣虛:氣為血之帥,氣血會導致運血無力,形成瘀血

五、艾灸辯證分型化瘀血

因為瘀血產生的主要原因是情緒不好、肝鬱氣滯引起的,用灸除肝鬱,有很明顯的效果。艾灸本身也能通過艾熱通經活血。另外人體上自帶幾個活血化瘀的穴位,就類似於當歸、益母草、田七。它們之間相互銜接,與內臟存在密切關係,反映全身的血管、神經功能。

活血化瘀艾灸要穴:三陰交、膈腧、血海、曲池、複溜穴。

曲池:

三陰交:

氣滯血瘀:疏肝解鬱活血化瘀加肝俞,期門,太沖

氣虛血瘀:加關元,氣海,中脘,膻中等

血寒血瘀:心俞、肝俞、脾俞、腎俞,關元,陰陵泉

血熱血瘀:太沖,中都,膈俞等穴位

艾灸這幾個穴位,利用艾灸的溫熱作用,可以促進周身血液迴圈,活血化瘀

因為外傷導致的淤血,每天直接熏灸患處30分鐘以上,不但可以消炎殺菌,還可以預防破傷風和破瘀消腫等(最好不要用冰敷傷處,以免留下後遺症。運動員用冰敷處理傷口後大都不容易恢復就是這個原因)

六、艾灸化瘀開始起作用的表現

1、 身體某些疼痛開始消失

這種疼痛有些人比較典型,就是晚上疼得明顯一些。在艾灸一段時間後,這種疼痛會逐漸消失,尤其是痛經是比較典型的。

2、身體變得溫暖。

在體內有瘀血的時候,因為氣血流通不暢,所以很多遠離心臟的位置,會感覺冰冷,這是氣血很難到達的緣故。而當瘀血逐漸化開,則會發現,自己開始感覺肢體溫暖了,手腳有了溫暖的感覺,不再冰涼,這是瘀血被化掉的緣故。也是艾溫熱的緣故。

七、這些方法也可輔助化瘀血

1、 中藥泡腳

選用中藥泡腳也是很好的方法。不過需適宜的中藥配方。 丹參、赤芍、澤蘭、王不留行、當歸、大黃、牛膝、川芎。這些中藥對活血化瘀效果性都很大。不過煲中藥來泡腳的話,而且是藥三分毒。

2、食療辦法

食療化瘀血健康且安全。活血化瘀的食物有很多,比如山楂、黑木耳、花生、紅心蘿蔔等,咱們能夠利用這些食物進行相應的食療,能夠煲粥、煲湯水等。

也會成為瘀血。

3、情緒不穩定: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若情志鬱結,氣機不暢,都會造成血液運行不暢。這是瘀血產生最常見的原因。

4、氣虛:氣為血之帥,氣血會導致運血無力,形成瘀血

五、艾灸辯證分型化瘀血

因為瘀血產生的主要原因是情緒不好、肝鬱氣滯引起的,用灸除肝鬱,有很明顯的效果。艾灸本身也能通過艾熱通經活血。另外人體上自帶幾個活血化瘀的穴位,就類似於當歸、益母草、田七。它們之間相互銜接,與內臟存在密切關係,反映全身的血管、神經功能。

活血化瘀艾灸要穴:三陰交、膈腧、血海、曲池、複溜穴。

曲池:

三陰交:

氣滯血瘀:疏肝解鬱活血化瘀加肝俞,期門,太沖

氣虛血瘀:加關元,氣海,中脘,膻中等

血寒血瘀:心俞、肝俞、脾俞、腎俞,關元,陰陵泉

血熱血瘀:太沖,中都,膈俞等穴位

艾灸這幾個穴位,利用艾灸的溫熱作用,可以促進周身血液迴圈,活血化瘀

因為外傷導致的淤血,每天直接熏灸患處30分鐘以上,不但可以消炎殺菌,還可以預防破傷風和破瘀消腫等(最好不要用冰敷傷處,以免留下後遺症。運動員用冰敷處理傷口後大都不容易恢復就是這個原因)

六、艾灸化瘀開始起作用的表現

1、 身體某些疼痛開始消失

這種疼痛有些人比較典型,就是晚上疼得明顯一些。在艾灸一段時間後,這種疼痛會逐漸消失,尤其是痛經是比較典型的。

2、身體變得溫暖。

在體內有瘀血的時候,因為氣血流通不暢,所以很多遠離心臟的位置,會感覺冰冷,這是氣血很難到達的緣故。而當瘀血逐漸化開,則會發現,自己開始感覺肢體溫暖了,手腳有了溫暖的感覺,不再冰涼,這是瘀血被化掉的緣故。也是艾溫熱的緣故。

七、這些方法也可輔助化瘀血

1、 中藥泡腳

選用中藥泡腳也是很好的方法。不過需適宜的中藥配方。 丹參、赤芍、澤蘭、王不留行、當歸、大黃、牛膝、川芎。這些中藥對活血化瘀效果性都很大。不過煲中藥來泡腳的話,而且是藥三分毒。

2、食療辦法

食療化瘀血健康且安全。活血化瘀的食物有很多,比如山楂、黑木耳、花生、紅心蘿蔔等,咱們能夠利用這些食物進行相應的食療,能夠煲粥、煲湯水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