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垃圾箱才是城市最閃亮的名片!

有人說:“想知道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 不要看其有多少高樓大廈, 要到大廈的背後去看一看, 要到這個城市的垃圾箱去看一看。 ”

垃圾箱也能夠成為城市最閃亮的名片;垃圾箱文化也可以讓一個國家的人民感受到重視和歸屬;垃圾箱也能讓人民生活的更有尊嚴和幸福感。

丹麥

這樣一款歪著脖子的垃圾箱, 在丹麥隨處可見, 你猜的到這樣設計是要幹嘛嗎?

丹麥騎自行車的人太多, 這樣是為了方便騎車的人可以順利的扔垃圾, 防止隨手亂丟。

除了歪脖子, 在丹麥的哥本哈根, 你還會看到這些矮矮的垃圾箱。

很多北歐國家都實行垃圾分類, 為了更有效的達到目標, 飲品在購買時事先收費, 只要飲完後將飲料瓶送到回收機或者退還給賣家,

就可以取回押金。 丹麥的首都哥本哈根也不例外。

但即便如此, 依然有很多人犯懶, 直接把飲料扔到垃圾箱裡。 據估計每年有價值1億多丹麥克朗的飲料瓶會被遺棄。

而這些飲料瓶成了拾荒者賴以生存的收入來源, 經常會看到流浪漢或者拾荒者, 伸手進去垃圾箱裡翻找這些瓶子。

然而, 很多流浪者的個子都矮小, 有的還有殘疾, 身體上的缺陷令他們在垃圾箱裡翻這些瓶子十分的困難。 後來, 市政府給出了解決辦法——生產一批矮垃圾箱, 讓拾荒者翻找垃圾變得容易。

不僅如此, 哥本哈根的街頭還安裝了一款新的垃圾箱, 在原先普通的垃圾箱旁邊加了個廢舊瓶子圈。

新的垃圾箱不會太高, 而且還經過特別設計, 讓拾荒者方便翻找, 從此不用再卷起衣袖伸手到骯髒的垃圾箱裡。 這樣, 就照顧到了他們的尊嚴。

後來, 這個垃圾箱又有了一個升級版:

不要小看這個小細節的改動, 這不僅讓哥本哈根回收瓶的數量大大增加, 更讓所有最底層的流浪者也感受到了尊嚴。

哥本哈根曾被聯合國人居署選為最適合居住的城市;在國際雜誌《單片眼鏡》的評選中, 同樣因高生活品質被譽為全球最宜居的城市。

而這所謂的最宜居,不僅僅只是福利高,或者單純的給民眾派錢,而是讓一些自願自食其力的人得到應有的尊嚴,真正關心和體諒到每一個公民。

瑞典

瑞典在培養國民垃圾分類意識上足足花了一代人的時間。

如今,每個瑞典人都在實現著他們的環保夢想,即通過大規模的回收創造一個高效有益的自然體系,一個人人都回收的社會。

政府對國民垃圾分類意識的培養從兒童時期就開始了,他們先是把這個概念引入學校,教育孩子們如何進行垃圾分類,再由孩子們回家後告訴大人。

瑞典的垃圾處理系統也十分發達,瑞典人每家都有很多獨立的垃圾箱,用於存放不同種類的垃圾。生活垃圾由環衛部門定期來處理,而每家清理出的花園垃圾,則要自己裝好送到回收站。公共場所的垃圾箱都會分門別類,讓你按類別丟垃圾。

此外,瑞典人對這些垃圾進行如此細緻的分類之前還要進行清洗,因為有奶漬的牛奶盒不能回收,帶有標籤的金屬罐也不能回收。在他們看來,這樣做是有益於環境保護的。

瑞典的小孩都喜歡當垃圾小義工,他們把撿到的飲料瓶、易開罐拿到超市換取零用硬幣,或者直接購買心儀的小物品,在這種開心快樂的體驗中,潛移默化的加深了環保意識。

在瑞典,還有個著名的押金回收制度。

你會看到有些人專門拾撿飲料瓶,然後在超市兌換零錢;你還會看到逛超市的人們會習慣性地帶著空飲料瓶和易開罐,因為這些包裝物退還時可以返還押金,甚至是和飲料價格相應數額的代金券,拿著代金券,你就可以到超市里購物去了。

瑞典人幽默地說,這是另一種形式的以物易物。

阿根廷

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賽勒斯有種垃圾箱,只有一個很小的垃圾收納口露出地面,卻有一個容量約3立方米的大肚子藏身地下。不僅不怕風吹雨打,防止蚊蠅滋生,更可以避免臭氣外露。

近幾年,布宜諾賽勒斯已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城市之一,加上商業活動頻繁,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生活垃圾。而城市垃圾箱普遍設計較小,經常出現滿溢現象,附近一片狼藉,引來蒼蠅飛舞、臭味難聞,極大地影響了城市的形象,對居民的生活和衛生健康也是潛在的威脅。

為此,政府經過數月策劃,新型垃圾箱誕生了,它綜合考慮了安全性和實用性。由於垃圾箱地下部分比較深,為防止孩子或寵物不慎爬進去,垃圾箱內部還設置了一層安全隔板,當民眾倒垃圾時,垃圾會先下落到內部的隔板中。一旦垃圾箱裝滿了,它的蓋子就不能再打開,自然不會出現垃圾滿溢在街道的現象。

每天晚上6點,居民將垃圾扔進地下垃圾箱內。到了晚上8點,特製的垃圾車會用車上的液壓起重設備,把垃圾箱從地下提起,將垃圾倒入車內運走,保證垃圾全程不見光,極大地改善了市容環境和居民生活品質。

美國

紐約的太陽能垃圾箱帶有晶片,還配有一個回收再利用箱,上面印著金屬、玻璃、塑膠,提醒大家按類別扔垃圾。

因為內置的垃圾絞碎和壓實工具,這種垃圾箱是普通垃圾箱的五倍容量,避免了垃圾滿溢的現象,而箱體又是密閉的,需要專門工具才能打開,因此不會有瓜皮、剩飯等被傾灑出來。

垃圾箱內置的晶片可以隨時監測垃圾箱的狀況,比如太滿或者味太重,就會發送即時資訊,垃圾車和清潔車可以根據這些回饋部署收集路線,這些功能都是太陽能供應。

這種垃圾箱還擁有Wi-Fi功能,你可以在附近聯網辦公,而且垃圾桶還能收集相關交通資訊並且展示公共服務的通知,方便來往的市民瞭解。

英國

為解決倫敦日益加劇的廢報紙回收問題,有種新發明的垃圾箱出現了。這款名為Techno Pods新式多媒體創意垃圾箱,也叫報紙回收站。

這種新式垃圾箱內置壓縮機可以利用太陽能對垃圾進行壓縮,在負重達到一定程度時,感測器自動開啟設備壓縮垃圾,當垃圾桶容量滿時,會自動發出E-mail通知清潔工清理垃圾箱。

而且,垃圾箱兩側有LED螢幕,能夠不斷滾動播報當日新聞事件、天氣情況、地鐵資訊等。這種設計完全顛覆了以往垃圾箱在人們腦海中的印像,使垃圾箱成為城市中人們瞭解訊息不可缺少的傳媒載體。

法國

法國巴黎郊區的Romainville環保垃圾箱,具有自動地下抽吸系統,可以自主的處理垃圾,市民投在筒裡的垃圾會自動被吸入地下管道,並進入最後的終端。

為了城市衛生和安全,這裡的垃圾箱充滿了智慧和人性化。自從恐怖活動頻發,巴黎人把金屬質地的垃圾桶換成了強度很高的透明塑膠垃圾袋,是否有可疑爆炸物一目了然。

不僅巴黎,在法國其他城市裡早已實行了垃圾分類,每天傾倒什麼垃圾也有相應的規定,民眾意識也較強。

法國人非常節儉,迴圈利用的觀念牢記在心。在丟棄舊傢俱、舊服裝之前往往要通知好朋友來家裡挑選一遍,留下能用的,把剩下的再當垃圾丟棄。有人打趣說,差不多每個法國人家裡都有可能擺放著好朋友不要的舊花瓶或者用過的半新臺布。

其實,在中國的一些城市,也開始慢慢重視垃圾箱的作用。

比如四川遂寧的可卸式智慧垃圾箱,當垃圾體積達到80%時,箱體的感應系統會給環衛工人發短信,告知垃圾箱的準確地點等資訊,做到即時清運。

還有上海的多功能智慧垃圾箱,可以除臭、殺菌、檢測、防火防爆,目前已經準備在成都等地陸續推廣使用。

垃圾箱,不僅是一個國家、一座城市的良心,還可以反映社會風貌和生活態度。垃圾箱雖小,卻飽含深刻的大學問:幸福尊嚴的活著,無論哪一處微小的細節,都應以人為本。

而這所謂的最宜居,不僅僅只是福利高,或者單純的給民眾派錢,而是讓一些自願自食其力的人得到應有的尊嚴,真正關心和體諒到每一個公民。

瑞典

瑞典在培養國民垃圾分類意識上足足花了一代人的時間。

如今,每個瑞典人都在實現著他們的環保夢想,即通過大規模的回收創造一個高效有益的自然體系,一個人人都回收的社會。

政府對國民垃圾分類意識的培養從兒童時期就開始了,他們先是把這個概念引入學校,教育孩子們如何進行垃圾分類,再由孩子們回家後告訴大人。

瑞典的垃圾處理系統也十分發達,瑞典人每家都有很多獨立的垃圾箱,用於存放不同種類的垃圾。生活垃圾由環衛部門定期來處理,而每家清理出的花園垃圾,則要自己裝好送到回收站。公共場所的垃圾箱都會分門別類,讓你按類別丟垃圾。

此外,瑞典人對這些垃圾進行如此細緻的分類之前還要進行清洗,因為有奶漬的牛奶盒不能回收,帶有標籤的金屬罐也不能回收。在他們看來,這樣做是有益於環境保護的。

瑞典的小孩都喜歡當垃圾小義工,他們把撿到的飲料瓶、易開罐拿到超市換取零用硬幣,或者直接購買心儀的小物品,在這種開心快樂的體驗中,潛移默化的加深了環保意識。

在瑞典,還有個著名的押金回收制度。

你會看到有些人專門拾撿飲料瓶,然後在超市兌換零錢;你還會看到逛超市的人們會習慣性地帶著空飲料瓶和易開罐,因為這些包裝物退還時可以返還押金,甚至是和飲料價格相應數額的代金券,拿著代金券,你就可以到超市里購物去了。

瑞典人幽默地說,這是另一種形式的以物易物。

阿根廷

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賽勒斯有種垃圾箱,只有一個很小的垃圾收納口露出地面,卻有一個容量約3立方米的大肚子藏身地下。不僅不怕風吹雨打,防止蚊蠅滋生,更可以避免臭氣外露。

近幾年,布宜諾賽勒斯已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城市之一,加上商業活動頻繁,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生活垃圾。而城市垃圾箱普遍設計較小,經常出現滿溢現象,附近一片狼藉,引來蒼蠅飛舞、臭味難聞,極大地影響了城市的形象,對居民的生活和衛生健康也是潛在的威脅。

為此,政府經過數月策劃,新型垃圾箱誕生了,它綜合考慮了安全性和實用性。由於垃圾箱地下部分比較深,為防止孩子或寵物不慎爬進去,垃圾箱內部還設置了一層安全隔板,當民眾倒垃圾時,垃圾會先下落到內部的隔板中。一旦垃圾箱裝滿了,它的蓋子就不能再打開,自然不會出現垃圾滿溢在街道的現象。

每天晚上6點,居民將垃圾扔進地下垃圾箱內。到了晚上8點,特製的垃圾車會用車上的液壓起重設備,把垃圾箱從地下提起,將垃圾倒入車內運走,保證垃圾全程不見光,極大地改善了市容環境和居民生活品質。

美國

紐約的太陽能垃圾箱帶有晶片,還配有一個回收再利用箱,上面印著金屬、玻璃、塑膠,提醒大家按類別扔垃圾。

因為內置的垃圾絞碎和壓實工具,這種垃圾箱是普通垃圾箱的五倍容量,避免了垃圾滿溢的現象,而箱體又是密閉的,需要專門工具才能打開,因此不會有瓜皮、剩飯等被傾灑出來。

垃圾箱內置的晶片可以隨時監測垃圾箱的狀況,比如太滿或者味太重,就會發送即時資訊,垃圾車和清潔車可以根據這些回饋部署收集路線,這些功能都是太陽能供應。

這種垃圾箱還擁有Wi-Fi功能,你可以在附近聯網辦公,而且垃圾桶還能收集相關交通資訊並且展示公共服務的通知,方便來往的市民瞭解。

英國

為解決倫敦日益加劇的廢報紙回收問題,有種新發明的垃圾箱出現了。這款名為Techno Pods新式多媒體創意垃圾箱,也叫報紙回收站。

這種新式垃圾箱內置壓縮機可以利用太陽能對垃圾進行壓縮,在負重達到一定程度時,感測器自動開啟設備壓縮垃圾,當垃圾桶容量滿時,會自動發出E-mail通知清潔工清理垃圾箱。

而且,垃圾箱兩側有LED螢幕,能夠不斷滾動播報當日新聞事件、天氣情況、地鐵資訊等。這種設計完全顛覆了以往垃圾箱在人們腦海中的印像,使垃圾箱成為城市中人們瞭解訊息不可缺少的傳媒載體。

法國

法國巴黎郊區的Romainville環保垃圾箱,具有自動地下抽吸系統,可以自主的處理垃圾,市民投在筒裡的垃圾會自動被吸入地下管道,並進入最後的終端。

為了城市衛生和安全,這裡的垃圾箱充滿了智慧和人性化。自從恐怖活動頻發,巴黎人把金屬質地的垃圾桶換成了強度很高的透明塑膠垃圾袋,是否有可疑爆炸物一目了然。

不僅巴黎,在法國其他城市裡早已實行了垃圾分類,每天傾倒什麼垃圾也有相應的規定,民眾意識也較強。

法國人非常節儉,迴圈利用的觀念牢記在心。在丟棄舊傢俱、舊服裝之前往往要通知好朋友來家裡挑選一遍,留下能用的,把剩下的再當垃圾丟棄。有人打趣說,差不多每個法國人家裡都有可能擺放著好朋友不要的舊花瓶或者用過的半新臺布。

其實,在中國的一些城市,也開始慢慢重視垃圾箱的作用。

比如四川遂寧的可卸式智慧垃圾箱,當垃圾體積達到80%時,箱體的感應系統會給環衛工人發短信,告知垃圾箱的準確地點等資訊,做到即時清運。

還有上海的多功能智慧垃圾箱,可以除臭、殺菌、檢測、防火防爆,目前已經準備在成都等地陸續推廣使用。

垃圾箱,不僅是一個國家、一座城市的良心,還可以反映社會風貌和生活態度。垃圾箱雖小,卻飽含深刻的大學問:幸福尊嚴的活著,無論哪一處微小的細節,都應以人為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