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中老年人要警惕的冠狀動脈疾病(冠心病)

導語:動脈壁中的斑塊(通常是粥樣硬化), 會引發冠狀動脈疾病。 “問上醫”用美國家庭醫生的智庫告訴您關於冠狀動脈疾病的健康知識。

一、冠狀動脈疾病是什麼?

冠狀動脈疾病是一種漸進性疾病, 可能會患了多年但是沒顯現出任何症狀。 膽固醇、鈣以及血液中的其他物質, 在動脈壁中形成斑塊(通常是粥樣硬化), 會引發冠狀動脈疾病。 這些斑塊會導致動脈硬化、變窄, 從而使得血液流通困難, 也會使心臟獲得所需的血液和氧氣變得困難。 還可能會引發胸痛、氣短、疲勞。

斑塊有時會破裂, 當這種情況發生時, 斑塊破裂周圍會形成血液凝塊來修復動脈, 這會進一步阻斷血液流動。 其他因素(如炎症)會導致血管收縮, 進一步減少血流量。 最終, 動脈會被阻塞, 心臟得不到足夠的氧氣。

通常(但不總是)動脈阻塞會導致胸痛, 稱為心絞痛。 心絞痛是心臟肌受損的跡象。

心肌受損最終會導致心臟病發作或中風。 大多數冠狀動脈疾病患者直到動脈堵塞明顯引起症狀時, 才會意識到。

因此, 適當的治療和改變生活方式, 可以有效緩解冠狀動脈疾病, 並能預防未來可能發生的問題。

二、冠狀動脈疾病的症狀有哪些?

最常見的症狀是心絞痛或胸部疼痛。

心絞痛是胸部不適、沉重、壓力、疼痛、燒灼、飽漲、擠壓或痛苦的感覺。 心絞痛容易被誤診為消化不良或胃灼熱。 這種絞痛可能還會出現在肩膀、手臂、頸部、咽喉、頜部或背部。

當壓力或炎症導致主動脈阻塞, 大大減少血流量時, 冠狀動脈疾病會突然惡化, 還會出現突然疼痛和其他症狀。

冠心病的其他症狀包括:

• 呼吸短促(氣短);

• 心悸(心律不齊);

• 心跳加快;

• 無力或眩暈;

• 噁心;

• 出汗;

• 頭暈;

• 虛弱、乏力;

• 有時首發症狀會出現突發性心臟驟停。

女性很少會有胸痛的症狀, 但是會有很多其他心臟病的症狀。

三、冠狀動脈疾病的病因有哪些?

人年輕的時候, 膽固醇斑塊可能會開始在血管壁上沉積。 隨著年齡的增長, 斑塊會慢慢積聚刺激血管壁, 這會增加血栓和心臟病發作的風險。 斑塊釋放的化學物質會促進癒合過程, 但是也會使血管壁發黏。 然後, 血液中的其它物質會慢慢在血管壁上粘連, 比如炎症細胞、脂蛋白和鈣質。

最終, 狹窄的冠狀動脈可能會產生新的血管。

這些血管可以繞開堵塞的地方為心臟供血。 但是, 疲勞或緊張的時候, 新血管可能不能為心肌提供足夠的富氧血液。

在某些情況下, 血栓可能會完全堵塞心肌供血, 造成心臟病發作。 如果大腦血管因為血栓堵塞, 會引發缺血性中風。 如果大腦血管因為未控制的高血壓破裂, 會引發出血性中風。

其中, 心肌缺血是指斑塊和脂肪在動脈沉積導致動脈無法將充足的富氧血液輸送到心臟。 不管有沒有胸部疼痛等症狀, 都有可能出現心臟病發作。

缺血常見於以下情況:

• 鍛煉或用力;

• 吃飯時;

• 激動或壓力;

• 受寒。

當冠心病發展到某一階段時, 即使處於休息狀態也會出現缺血。 心臟病患者的缺血可能毫無徵兆。 缺血在糖尿病人中可能更常見。

四、醫生如何診斷?

1)醫生會通過以下檢查診斷冠心病

• 詢問你的症狀、病史、風險因素;

• 檢查身體;

• 進行診斷性測試,包括:

-化驗血液

-心電圖(ECG)

-超聲心動圖

-運動負荷測試

-核磁共振掃描(MRI)

-心臟CT掃描

-心臟監測

-心導管插入術等等。

這些檢查可以幫助醫生預估患者冠心病的嚴重程度,心臟機能受的影響以及最佳治療方法。

2)何時就診?

如果您有冠狀動脈疾病的任何症狀,或者有任何增加患冠狀動脈風險的疾病(如糖尿病、免疫性疾病、肥胖、高血壓或高膽固醇),都應該及時就醫。

如果您有胸痛、氣短、噁心、出汗、後背和下巴疼痛、或有心臟病發作的跡象,要立即到急診就醫。

如果叫不到救護車,讓人帶你到最近的醫院急診室就醫。萬不得已時,再自己開車去醫院。

3)就診時要問醫生的問題

• 我的心臟疾病發展到哪一階段了?

• 我應該服藥來控制血壓和膽固醇嗎?

• 我的症狀應該注意什麼?

• 什麼時候症狀會好轉?

• 是否需要診斷性檢查?

• 我應該停止使用避孕藥或激素替代治療嗎?(女性)

五、如何治療?

1)藥物治療

藥物可以幫助心臟高效工作同時獲得更多的富氧血液。患者需要根據自己的心臟問題選擇具體的藥物。

• 服用降壓藥。

• 服用降膽固醇藥物。

• 阿司匹林或血液稀釋劑,有助於防止血液凝塊。

• 硝酸甘油,以幫助緩解胸痛。

• 鈣通道阻滯劑,放鬆動脈肌肉。

2)手術治療

一些冠狀動脈疾病患者可以通過藥物、飲食、運動以及減少壓力,來控制症狀。生活方式有了良好的改變,有可能緩解損傷,甚至從這種常見的慢性疾病中恢復。但是,最終通常都需要做心臟手術或放置支架來改善症狀。

常見的冠心病手術包括:

• 血管成形術(PTCA);

• 支架置入術;

• 冠狀動脈搭橋手術。

這些手術都可以打開動脈,疏通阻塞血管,改善心臟供血,但是它們無法治癒冠心病。患者還需要減少風險因素預防疾病。

3)醫生還在研究許多新的心臟病治療方法,前景較好的治療方法包括:

• 血管再生術

這種手術會通過靜脈或直接通過受損的心臟組織輸入幹細胞等物質。這可以誘使心臟長出新的血管使血液繞過堵塞的血管。

• 體外反搏(EECP)

如果硝酸鹽藥物無法治療慢性心絞痛或是身體狀況無法接受手術治療,患者可以選擇體外反搏。體外反搏是一種門診治療,醫生會將治療帶放到患者的腿部然後不斷充氣和放氣,這可以增加冠狀動脈供血。

六、如何急救?

學會識別心臟病症狀以及引發症狀的狀況。如果出現新的症狀或是症狀頻發或加劇時,請立即聯繫醫生。如果自己或身邊有人胸部不適,尤其是還伴有呼吸短促、心悸、眩暈、心律加快、噁心或出汗等症狀時,請立即撥打120。

患有心絞痛並且正在服用處方硝酸甘油的人需要注意,如果服用2劑或服藥15分鐘後疼痛持續,請去就近的急診室就診。

如果身體允許,急救人員可能會讓你口嚼阿司匹林幫助溶解可能的血栓。

七、哪些因素會加重病情?

可能導致冠狀動脈疾病的症狀惡化的因素:

• 體力消耗大;

• 疲勞;

• 情緒化;

• 有壓力或精神緊張;

• 吸煙;

• 不良的飲食習慣;

• 缺乏鍛煉;

• 高血壓;

• 高血糖或膽固醇;

• 空氣污染;

• 寒冷。

八、易發人群有哪些?

易患冠狀動脈疾病的人群可能包括:

• 老年人;

• 男性;

• 有心臟疾病家族史;

• 壓力大;

• 過度飲酒;

• 吸煙(或二手煙);

• 糖尿病未得到控制;

• 高血壓;

• 高血脂;

• 高膽固醇;

• (女性)使用避孕藥、妊娠相關的問題、激素替代療法、絕經;

• 免疫系統疾病;

• 肥胖;

• 缺乏運動;

• 種族(非洲裔美國人比白人的風險更大)。

九、康復與自我護理

在通過手術和藥物修復或緩解已經造成的損傷之後,還需要通過改變生活方式,減少進一步受損傷的風險因素。這些措施包括:

• 戒煙;

• 避免二手煙;

• 健康飲食;

• 經常運動,每天30分鐘(運動前諮詢醫生);

• 避免加工食品,養成低反式脂肪、少鹽少糖的飲食習慣;

• 糖尿病人應該控制血糖;

• 保持健康的體重,或減肥(詢問醫生是否需要);

• 限制飲酒,每天喝2杯(女性喝1杯,約200ml);

• 控制膽固醇和血壓;

• 管理壓力。

來源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Risk Factors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olumbia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Surgery: "

Cardiac Diseases: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leveland Clinic: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 Overview."

心臟病專題,點擊這裡:

四、醫生如何診斷?

1)醫生會通過以下檢查診斷冠心病

• 詢問你的症狀、病史、風險因素;

• 檢查身體;

• 進行診斷性測試,包括:

-化驗血液

-心電圖(ECG)

-超聲心動圖

-運動負荷測試

-核磁共振掃描(MRI)

-心臟CT掃描

-心臟監測

-心導管插入術等等。

這些檢查可以幫助醫生預估患者冠心病的嚴重程度,心臟機能受的影響以及最佳治療方法。

2)何時就診?

如果您有冠狀動脈疾病的任何症狀,或者有任何增加患冠狀動脈風險的疾病(如糖尿病、免疫性疾病、肥胖、高血壓或高膽固醇),都應該及時就醫。

如果您有胸痛、氣短、噁心、出汗、後背和下巴疼痛、或有心臟病發作的跡象,要立即到急診就醫。

如果叫不到救護車,讓人帶你到最近的醫院急診室就醫。萬不得已時,再自己開車去醫院。

3)就診時要問醫生的問題

• 我的心臟疾病發展到哪一階段了?

• 我應該服藥來控制血壓和膽固醇嗎?

• 我的症狀應該注意什麼?

• 什麼時候症狀會好轉?

• 是否需要診斷性檢查?

• 我應該停止使用避孕藥或激素替代治療嗎?(女性)

五、如何治療?

1)藥物治療

藥物可以幫助心臟高效工作同時獲得更多的富氧血液。患者需要根據自己的心臟問題選擇具體的藥物。

• 服用降壓藥。

• 服用降膽固醇藥物。

• 阿司匹林或血液稀釋劑,有助於防止血液凝塊。

• 硝酸甘油,以幫助緩解胸痛。

• 鈣通道阻滯劑,放鬆動脈肌肉。

2)手術治療

一些冠狀動脈疾病患者可以通過藥物、飲食、運動以及減少壓力,來控制症狀。生活方式有了良好的改變,有可能緩解損傷,甚至從這種常見的慢性疾病中恢復。但是,最終通常都需要做心臟手術或放置支架來改善症狀。

常見的冠心病手術包括:

• 血管成形術(PTCA);

• 支架置入術;

• 冠狀動脈搭橋手術。

這些手術都可以打開動脈,疏通阻塞血管,改善心臟供血,但是它們無法治癒冠心病。患者還需要減少風險因素預防疾病。

3)醫生還在研究許多新的心臟病治療方法,前景較好的治療方法包括:

• 血管再生術

這種手術會通過靜脈或直接通過受損的心臟組織輸入幹細胞等物質。這可以誘使心臟長出新的血管使血液繞過堵塞的血管。

• 體外反搏(EECP)

如果硝酸鹽藥物無法治療慢性心絞痛或是身體狀況無法接受手術治療,患者可以選擇體外反搏。體外反搏是一種門診治療,醫生會將治療帶放到患者的腿部然後不斷充氣和放氣,這可以增加冠狀動脈供血。

六、如何急救?

學會識別心臟病症狀以及引發症狀的狀況。如果出現新的症狀或是症狀頻發或加劇時,請立即聯繫醫生。如果自己或身邊有人胸部不適,尤其是還伴有呼吸短促、心悸、眩暈、心律加快、噁心或出汗等症狀時,請立即撥打120。

患有心絞痛並且正在服用處方硝酸甘油的人需要注意,如果服用2劑或服藥15分鐘後疼痛持續,請去就近的急診室就診。

如果身體允許,急救人員可能會讓你口嚼阿司匹林幫助溶解可能的血栓。

七、哪些因素會加重病情?

可能導致冠狀動脈疾病的症狀惡化的因素:

• 體力消耗大;

• 疲勞;

• 情緒化;

• 有壓力或精神緊張;

• 吸煙;

• 不良的飲食習慣;

• 缺乏鍛煉;

• 高血壓;

• 高血糖或膽固醇;

• 空氣污染;

• 寒冷。

八、易發人群有哪些?

易患冠狀動脈疾病的人群可能包括:

• 老年人;

• 男性;

• 有心臟疾病家族史;

• 壓力大;

• 過度飲酒;

• 吸煙(或二手煙);

• 糖尿病未得到控制;

• 高血壓;

• 高血脂;

• 高膽固醇;

• (女性)使用避孕藥、妊娠相關的問題、激素替代療法、絕經;

• 免疫系統疾病;

• 肥胖;

• 缺乏運動;

• 種族(非洲裔美國人比白人的風險更大)。

九、康復與自我護理

在通過手術和藥物修復或緩解已經造成的損傷之後,還需要通過改變生活方式,減少進一步受損傷的風險因素。這些措施包括:

• 戒煙;

• 避免二手煙;

• 健康飲食;

• 經常運動,每天30分鐘(運動前諮詢醫生);

• 避免加工食品,養成低反式脂肪、少鹽少糖的飲食習慣;

• 糖尿病人應該控制血糖;

• 保持健康的體重,或減肥(詢問醫生是否需要);

• 限制飲酒,每天喝2杯(女性喝1杯,約200ml);

• 控制膽固醇和血壓;

• 管理壓力。

來源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Risk Factors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olumbia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Surgery: "

Cardiac Diseases: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leveland Clinic: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 Overview."

心臟病專題,點擊這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