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沙平風軟望不到,孤山久與船低昂

昔日, 友人網約春遊, 說去“江上蓬萊”——小孤山賞春, 欣然同意。 在我的記憶中, 和“小姑”碰面已有兩次, 一次乘車沿同馬大堤與其擦肩而過;一次單車去鄱陽湖, 在小孤山下渡江, 因遇大雨不能久留, 再次失去登臨小孤山的機會。 這座立于長江之中(汛期)的山峰, 身高莫過於78米, 腰圍最多也不足1千米, 山不大卻名聲不小。

陸地眺望的小孤山身姿 手機攝影/吳若峰

佇立在小孤山腰間的啟秀寺 手機攝影/吳若峰

自古至今素有“江上第一景”、“長江天柱”、“長江絕獨”、“海門第一關”、“江上蓬萊”等美譽。 千百年來, 小孤山以奇、險、獨、孤而著稱。 “東看太師椅、南望一支筆、西觀似懸鐘、北眺嘯天龍”這是古人為其形象的生動寫照, 流傳至今。 我們清晨驅車從省城出發, 一路南奔, 在中午時分到達小孤山下, 一頓江邊美食之後, 便開始於傳說故事中的“小姑娘娘”親密接觸。

啟秀寺洞窟山門 手機攝影/吳若峰

濱江高聳的大雄寶殿 手機攝影/吳若峰

從一個洞窟似的山門進入, 便可來到有著千年歷史的“啟秀寺”第一觀景平臺,

極目望去, 江邊一片黃綠相間的田野格外醒目, 已是桃花迎春雨的時節, 小姑娘娘也披上了她的春衫。 遊山的人並不多, 我們的小團隊給靜謐的古寺帶來了小小的躁動, 眼前見到的小孤山, 並非是孤立江中的擎天一柱, 除了和“彭郎”相對的一面還在江水中外, 其他都已與岸區聯成一體。

獨具徽派建築特色的佛教寺廟 手機攝影/吳若峰

面對江濱的觀景平臺 手機攝影/吳若峰

小孤山上的寺廟名為“啟秀寺”, 始建於唐朝, 北宋時期重建, 元朝曾有修繕, 清朝, 民國作過多次擴建和維修。 因寺中供奉的主神是“小姑聖母”, 民間稱之為“小姑廟”。據考證,這個“小姑”實為閩粵一帶供奉的“媽祖”。從山下看,寺廟如今已頗具規模,有趣的是它並非傳統上的佛教歇山式紅頂朱柱建築群,而是飛簷翹角、灰瓦白牆的徽派建築為外觀主體的寺廟。整個建築群自下而上,有一天門,彌陀閣,先月樓、半邊塔、界潮祠、梳妝亭多處。

長江從小孤山身邊流過。 手機攝影/吳若峰

遠眺長江,百舸爭流。 手機攝影/吳若峰

樓、台、亭、閣數十間,建築風格各異,寺依山峭,面臨大江,宇閣軒昂,極其壯觀。 從寺廟周圍山體的石階折折拐拐攀上即可登頂,山頂面積不大,卻有著梳妝亭、臥羊石、禦詩碑等古跡精華。山頭修竹茂密,樹木已露春芽,此時的小孤山更像村姑的美麗髮髻,正因如此,古人也有稱其為“髻山”的。

山頂臥羊石和禦詩碑 手機攝影/吳若峰

山腰古軍事瞭望台遺址 手機攝影/吳若峰

小孤山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歷來也是兵家必爭之地,至今山上還遺有軍事瞭望台遺址。文人墨客並不在意它有多麼重要的軍事價值,更為其秀色揮筆潑墨。那些美麗詩篇我並沒有讀過多少,但蘇東坡的“山蒼蒼,水茫茫,大姑小姑江中央……娥娥兩煙寰,曉鏡開新妝。舟中賈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算還有些記憶吧。有關小姑與彭郎淒婉的愛情傳說版本很多,我不想贅述,感興趣你就在螢幕上搖搖槳,擺擺渡吧。

俯瞰長江水,滔滔東流去 手機攝影/吳若峰

絕壁半山亭 手機攝影/吳若峰

此次登臨小孤山的時間並不長,因還需要趕路,便匆匆下山,車行途中,在手機上查閱小孤山相關連結,看到一首明代才子謝縉的詩句,茲錄於此,以表對“小姑”的喜愛:“半空岩石架高臺,過客登臨此處來。佩玉尚聞仙子去,乘鸞疑見女郎回。澄江秋水明妝鏡,絕頂雲鬢綰髻堆……”

無情江水斷兩情,小姑何日會彭郎? 手機攝影/吳若峰

冬寒隨流去 ,春風吹又綠。 手機攝影/吳若峰

今日踏青來,行色急匆匆;

他日如有緣,再來會“小姑”。

貼士

我採集了關於小孤山的旅遊靈感,這裡適合與所有人共同體驗。

4-11月來玩最佳。

除此之外,我還提到了...

推薦景點:

小孤山與江西彭澤大孤山景區相對峙,附近還有龍宮洞景區。

樂途旅遊網與樂途靈感旅行家:吳若峰 更新:2017.04.28

民間稱之為“小姑廟”。據考證,這個“小姑”實為閩粵一帶供奉的“媽祖”。從山下看,寺廟如今已頗具規模,有趣的是它並非傳統上的佛教歇山式紅頂朱柱建築群,而是飛簷翹角、灰瓦白牆的徽派建築為外觀主體的寺廟。整個建築群自下而上,有一天門,彌陀閣,先月樓、半邊塔、界潮祠、梳妝亭多處。

長江從小孤山身邊流過。 手機攝影/吳若峰

遠眺長江,百舸爭流。 手機攝影/吳若峰

樓、台、亭、閣數十間,建築風格各異,寺依山峭,面臨大江,宇閣軒昂,極其壯觀。 從寺廟周圍山體的石階折折拐拐攀上即可登頂,山頂面積不大,卻有著梳妝亭、臥羊石、禦詩碑等古跡精華。山頭修竹茂密,樹木已露春芽,此時的小孤山更像村姑的美麗髮髻,正因如此,古人也有稱其為“髻山”的。

山頂臥羊石和禦詩碑 手機攝影/吳若峰

山腰古軍事瞭望台遺址 手機攝影/吳若峰

小孤山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歷來也是兵家必爭之地,至今山上還遺有軍事瞭望台遺址。文人墨客並不在意它有多麼重要的軍事價值,更為其秀色揮筆潑墨。那些美麗詩篇我並沒有讀過多少,但蘇東坡的“山蒼蒼,水茫茫,大姑小姑江中央……娥娥兩煙寰,曉鏡開新妝。舟中賈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算還有些記憶吧。有關小姑與彭郎淒婉的愛情傳說版本很多,我不想贅述,感興趣你就在螢幕上搖搖槳,擺擺渡吧。

俯瞰長江水,滔滔東流去 手機攝影/吳若峰

絕壁半山亭 手機攝影/吳若峰

此次登臨小孤山的時間並不長,因還需要趕路,便匆匆下山,車行途中,在手機上查閱小孤山相關連結,看到一首明代才子謝縉的詩句,茲錄於此,以表對“小姑”的喜愛:“半空岩石架高臺,過客登臨此處來。佩玉尚聞仙子去,乘鸞疑見女郎回。澄江秋水明妝鏡,絕頂雲鬢綰髻堆……”

無情江水斷兩情,小姑何日會彭郎? 手機攝影/吳若峰

冬寒隨流去 ,春風吹又綠。 手機攝影/吳若峰

今日踏青來,行色急匆匆;

他日如有緣,再來會“小姑”。

貼士

我採集了關於小孤山的旅遊靈感,這裡適合與所有人共同體驗。

4-11月來玩最佳。

除此之外,我還提到了...

推薦景點:

小孤山與江西彭澤大孤山景區相對峙,附近還有龍宮洞景區。

樂途旅遊網與樂途靈感旅行家:吳若峰 更新:2017.04.28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