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苧蘿山下,浣紗江畔,住著美女西施姑娘

中國古代有四大美女, 西施、昭君、貂蟬、玉環, 其中西施居首, 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 “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是對她們容貌的誇讚和詮釋。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是一個個精彩故事組成的歷史典故。

美女西施在中國可謂是家喻戶曉, 婦孺皆知。 但西施究竟長的有多美, 我們也只能想像了。 因此, 在西施故里的浙江省紹興市諸暨市城南苧蘿山下, 浣紗江畔, 當我見到了西施塑像及碑刻畫像之後, 並不認為這就是西施, 因為她一定更美。

據考證:西施生於2500年前的春秋時代, 當時諸暨乃越國都城(後遷會稽)。 西元494年吳越交戰, 越敗于吳, 越王勾踐被迫屈膝求和, 攜妻將臣入吳為質三年。 勾踐歸國後, 發誓洗刷這奇恥大辱, 於是採用文種提出的“美人記”。 幾經尋覓, 終於“得苧蘿山賣薪女西施”。 可見“美人計自古就做為一種計謀”了。

西施, 姓施, 名夷光。 “父鬻薪, 母浣紗”。 西施幼承浣紗之業, 故世稱“浣紗女”。

勾踐選到西施後, 獻于吳王, 吳王大悅:“越貢西施, 乃勾踐之盡忠于吳之證也。 ”從此沉湎於酒色不能自拔,

越國卻上下一心, 勵精圖治, 經過十年生聚, 十年教訓, 終於打敗了吳國。 後人為紀念這位忍辱負重, 以身許國的絕代佳人, 就在苧蘿下修建了西施殿。

話說, 女人是水, 既能載舟, 也能覆舟。 自古女人一直被權貴當做商品交易, 西施出嫁, 昭君出塞,

即使七仙女下凡了, 也被王母娘娘召回天宮了, 悲哀啊!

在西施殿前的水池裡, 塑有紅鯉魚躍而出, 猜想如若西施移步出殿, 紅鯉一定沉進池水中!

西施殿建成後, 見證了唐開成年間(西元836-840 年)著名詩人李商隱寫下“西子尋遺殿, 昭君覓故村”的詩句, 女詩人魚玄機又有《西施廟》詩。 明代,西子祠曾具相當規模。此後屢興屢廢。直到現在的西施殿於1986年奠基,1990年落成, 景區占地5000平方米,由門樓、西施殿、古越台、鄭旦亭、碑廊、紅粉池、沉魚池、先賢閣等景點構成。

西施殿景區在重修過程還從民間徵集了12000餘件從老式民居上拆下來的古建築構件, 其中包括梁、柱、門、窗、牛腿、擎枋、斗拱、雀替等等,這些木、石構件雕刻精美,工藝水準高超。經過設計者的精心搭配,合理利用,無疑大大增強了西施殿的歷史文化內涵和觀賞價值,使它更具有了濃厚的地方特色。

西施故里旅遊區是諸暨市唯一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之五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以西施文化為主題,充分展示古越文化和故里風情,已然成為一處自然風光優美、文化內涵豐富、遊覽設施健全、經濟效益良好、具有時代活力的風景遊覽勝地。

貼士

我採集了關於西施故里的旅遊靈感,這裡適合與所有人共同體驗。

全年來玩最佳。

樂途旅遊網與樂途靈感旅行家:森淼淼 發佈:2017.04.28

明代,西子祠曾具相當規模。此後屢興屢廢。直到現在的西施殿於1986年奠基,1990年落成, 景區占地5000平方米,由門樓、西施殿、古越台、鄭旦亭、碑廊、紅粉池、沉魚池、先賢閣等景點構成。

西施殿景區在重修過程還從民間徵集了12000餘件從老式民居上拆下來的古建築構件, 其中包括梁、柱、門、窗、牛腿、擎枋、斗拱、雀替等等,這些木、石構件雕刻精美,工藝水準高超。經過設計者的精心搭配,合理利用,無疑大大增強了西施殿的歷史文化內涵和觀賞價值,使它更具有了濃厚的地方特色。

西施故里旅遊區是諸暨市唯一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之五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以西施文化為主題,充分展示古越文化和故里風情,已然成為一處自然風光優美、文化內涵豐富、遊覽設施健全、經濟效益良好、具有時代活力的風景遊覽勝地。

貼士

我採集了關於西施故里的旅遊靈感,這裡適合與所有人共同體驗。

全年來玩最佳。

樂途旅遊網與樂途靈感旅行家:森淼淼 發佈:2017.04.28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