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築爐社區的“大忙人”李廣琴

□本報記者 吳曉龍

兩年前, 東區冶金街社區築爐社區還是一個環境較差的老舊社區。 經過兩年多的治理和改造, 如今, 居民樓下有了花台、綠地, 空地上還安裝了健身器材, 社區環境已經大變樣。

築爐社區是我市的老舊社區之一, 社區有12棟居民樓、622戶居民、1800余人。 由於社區緊挨廠區和公路, 周邊企業多、灰塵大, 2013年, 十九冶機關搬遷後, 物業公司也退出社區, 導致社區垃圾遍地, 臭氣熏天, 居民意見很大。

為此, 2015年11月, 東區政府投入數百萬元資金對社區進行改造。 為配合改造, 築爐社區成立業主委員會, 李廣琴被推選為業主委員會主任。

雖然已經60多歲, 但為了讓家園變得更美, 李廣琴心甘情願地為居民跑腿、服務。

在社區改造初期, 李廣琴帶領業主委員會成員多次深入居民家中, 與300多位居民溝通交流, 逐戶徵求改造意見, 並一一記下大家的需求和建議, 及時向街道、社區回饋, 為改造工程順利進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社區改造開始後, 李廣琴和施工人員同時上下班, 一邊查找問題, 一邊解決問題。 兩個月下來, 李廣琴消瘦了許多。 家人心疼地勸她:“你累成這樣了, 休息幾天再去吧。 ”李廣琴卻說:“社區就是我們的家, 只要環境能改善, 再苦再累也無所謂。 ”

社區裡的階梯原來是煤渣磚建造的, 既超高又不符合標準, 居民反映強烈。 改造過程中,

李廣琴和業主委員會成員經過多方努力, 將原有的超高階梯改造成了標準梯步, 方便了居民們出行。 在施工量最大的路面硬化工程中, 為確保瀝青路面保質保量完成鋪設, 李廣琴和大夥不分白天黑夜堅守在現場, 輪流吃飯、輪流勸阻車輛不要開進施工現場, 對不理解或不配合的個別居民耐心地做工作, 保證了社區改造工程的順利完成。

而今, 改造後的築爐社區, 有了4條大梯道、3座長廊、2座美麗的小花園和1個小廣場。 看著美麗的家園, 李廣琴說:“小家也好, 大家也好, 都是我們共同的家。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