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論乒乓球的算計,無出劉國梁、老瓦、馬琳三人之右者!

上一回說了劉國梁的“硬”技術, 這次來說說軟的。 幫助劉國梁取勝的第二大法寶, 我覺得也是最根本的, 是他對球的精確悟性,
簡稱“球性”。

球性這玩意兒怎麼說呢?說不清。

有些人打球就喜歡實力, 相持, 狀態好了誰也打不透, 誰也拉不過:這說的是孔令輝、王勵勤、王皓等。

而又有另一些人, 打球的時候喜歡耍聰明, 這個發球完了應該怎樣搶攻, 這個相持後應該怎樣變線, 對這個人應該怎麼打, 對那個人又應該怎麼打:這說的是瓦爾德內爾、劉國梁、馬琳等。

還有些人打球就憑特長和狀態, 狀態好了感覺什麼球都有, 而那些特長技術又被發揮的淋漓盡致:這說的是蓋亭、塞弗、羅斯科夫, 以及我更想特別點名表揚和批評格林卡同志, 儘管他現在還沒有出場機會。

儘管類型完全不同, 但我們必須承認, 上面這些運動員都是很牛的天才, 天才中的天才。 然而大家很少把第一類和第三類運動員說是“球性好”,

只有第二類“算計型”的運動員才被經常這麼評價。

論算計, 天下乒壇, 無出瓦爾德內爾、劉國梁、馬琳三人之右者。

劉國梁就是這樣一個人, 打球絕不死磕, 總是提前預判對手, 然後像一台流水線機器一樣完成著各種擊球戰術,

第一步, 然後後面第二步、第三步。 一般而言, 三步走後面的就不大需要算計了, 因為此時對方已經死了, 或者已經在放高球被動防守之類的了。

劉國梁打的就是這種球。

他的球速並不是最快, 但他的出手總是最快的, 想得比別人快, 程式化比別人快。 所以跟他打球誰都覺得自己慢了半拍。

這就是劉國梁, 名副其實的智多星名將。

然而, 劉國梁卻又是最怕變化的。 是的, 變化最多的人最怕的就是變得不夠快。 縱觀瓦、劉、馬三人的那些失敗比賽, 歸根結底都是輸在了一個問題上:對方沒有上自己的套。

是的, 如果對方根本不在自己套路上時, 三人就悲劇了;不但悲劇, 還是相當難看的悲劇。

比如老瓦早年打塞弗就很悲劇:這個穿超人內褲的傢伙(大家可以隨時看塞弗比賽中的褲子, 絕對勁爆)怎麼打球的?尼瑪我發球一出臺你就沖, 尼瑪退台了還反抽, 尼瑪機會球都不是拉而是直接打, 尼……所以我們看早年老瓦跟塞弗的比賽, 塞弗成了真的凹凸曼, 而老瓦則乖乖地當了一把小怪獸。

劉國梁也是, 你看他輸的幾場球:

對孔令輝, shit, 完全不吃我發球, 我怎麼動對方一清二楚(兩人從小打到大);

44屆團體輸希拉:這哥們究竟是來打乒乓球的還是雜耍的;單打輸卡拉卡塞維奇, ****, 這傢伙什麼球都能反手拉了;

2000年敗老瓦:老瓦神奇地什麼球都能贏, 自己什麼球都能丟。

馬琳基本上也是這樣, 明明場面占優的輸很多, 反而咬的球贏了不少;如果波爾吳尚垠等不上他的套, 完了, 怎麼打怎麼沒戲, 這些後面我們再一個個仔細分析。

下一節即將要講述的, 是一個和劉國梁有關的話題。 但是這個話題, 卻遠遠超出了劉國梁本身。

是什麼?大家猜一猜~我們下一節再見分曉!

原標題:《乒壇二十四年(109):劉國梁的“軟”實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