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區“重慶市第五屆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先進事蹟小記

在又一個“五一國際勞動節”即將到來之際, 我們不由得再次想起那句經典語錄:“勞動最光榮”。

勞動, 是最美麗的藝術;勞動者, 是最美麗的藝術創造者。 勞模, 是時代的領跑者。

勞模, 意味著“光”, 是一種能照亮黑夜, 溫暖人心的希望之光;勞模, 意味著“取向”, 那是一個時代的追尋腳步, 人生道德觀念的價值取向。

今年, 我區共有6人獲評“重慶市第五屆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 他們來自不同職業崗位, 或勤勞致富, 或潛心鑽研, 或艱苦創業, 或紮根基層, 但都以平凡的勞動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 用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愛崗敬業、爭創一流,

艱苦奮鬥、勇於創新, 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偉大勞模精神。

本報今日特推出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先進事蹟專版, 彰顯我區勞動者集體群像, 激勵更多勞動者發揚奉獻精神、工匠精神, 用勞動成就夢想、續寫榮光, 共同推進“三區一美”建設。

劉輔波:以樸實勞動帶動村民致富

健龍鎮白果村屬於丘陵山區, 山高田地多, 因為窮, “單身漢”是當地特色。

劉輔波以“單身漢”為商標品牌, 成立重慶市璧山區新星果蔬種植股份專業合作社, 探索“種養結合”的新模式, 他首先租了10畝地, 利用學習來的種植新技術開始種起紅薯來, 當年紅薯就獲大豐收, 10畝紅薯年產量達6萬斤, 而且用紅薯殘渣餵養生豬效果明顯。

當年劉輔波不管是紅薯還是生豬都賣了個好價錢, 年收入增加數十萬。 同時, 劉輔波還籌建了一條豆腐加工生產線, 每天銷售量近萬斤, 主要供應市區交易市場, 年利潤近50萬元, 帶動了15人就業, 人均年務工收入達4萬元。

嘗到甜頭的劉輔波, 不甘於自己一個人致富,

他要將自己的成果與鄉親們一起分享, 一起致富, 發展“種養結合”新模式。 於是他心中立志要帶領鄉親們發展“種養結合”致富的目標確定。

劉輔波結合學習成果和先前成功種植經驗, 決定帶領大家種植無公害紅薯。 在其成本價供應紅薯種子和示範效應的帶動下, 2012年就帶動當地群眾58戶, 成片種植紅薯500餘畝, 解決當地農民就業500余人, 創造利潤100多萬元。 嘗到甜頭的村民, 種植積極性更高。 於是他開始嘗試引進其他無公害農產品種植, 全面發展無公害種植業。 先後引進無公害花生、兒菜種植, 並獲得無公害蔬菜認證。

程 彬:以智慧勞動節約生產成本

在重慶瑞通實業有限公司生產中, 用於加工鋁件洗面、螺紋底孔的洗面刀、底孔刀屬於“主力軍”, 用途廣泛。 該公司在未重複利用廢舊刀具之前, 每月耗用洗面刀約1000片、底孔刀約300把。

看著一堆堆的刀片只能作為廢舊材料送進廢品站, 每片刀還賣不了1毛錢, 作為新品室主任的程彬很是心疼:一把新的洗面刀需要40—60元、底孔刀需要100—500元,

工廠每年購置刀具需花費約300萬元, 而刀片用的時間如此短, 太浪費了。

有沒有一種可以將這些刀片再利用起來的方法呢?

細心的程彬發現, 雖然這些刀片已經無法滿足精加工, 但刀口沒有完全磨損, 可以用於粗加工。 但難題又來了, 一個機器只有一片刀, 要滿足生產工藝, 就需要粗、細2次加工, 這樣反而降低了生產效率。

通過“埋”在車間不分日夜反復琢磨、反復實驗, 程彬終於成功在一台機器上加裝2片刀, 廢舊刀片先粗加工、新刀片再精加工。

這樣一來, 通過2次洗面的鋁件更光潔、更亮滑, 不但提升了產品品質, 還節約了刀具使用成本。 現在, 該廠每月耗用洗面刀僅約400片、底孔刀僅約80把。 僅2015年, 公司刀具消耗成本同比往年就節約100余萬元。

韓德文:以精細勞動打造園林美景

今年53歲的韓德文是園林專業畢業的,一直從事園林設計施工工作,1998年便到渝西園林公司工作至今。

經過多年的經驗積累,高中低喬灌草搭配、落葉與常葉搭配、溪流與駁岸石搭配、色彩與線條搭配等各種園林設計技巧,韓德文都能夠信手拈來,嫺熟運用。

韓德文認為,園林產品不僅要有實用價值,更要有藝術價值。

2011年,在建設重慶園博園時,開園前夕,巴渝園和薈萃園被外地園林公司撂了挑子。作為本地企業,為了重慶的榮譽,韓德文帶領工人們接下這10余萬平方米的園林建設工程項目,下定決心在不足半個月的時間內啃下這塊硬骨頭。

韓德文和工人們日夜趕工,提前完成了工程。但在此時,韓德文發現巴渝園湖邊有兩個碼頭,可由於山城的坡地,按照圖紙建造出來後,通往碼頭的道路與周圍景觀不太協調,在遊覽的過程中,還有一段路被坡體擋住了觀看碼頭的視線。

“園林就是要講究藝術,我既然發現了缺點,眼裡就容不得沙子。”韓德文向甲方報備園林建設情況,在自費人力、財力,還可能延誤工期的情況下,希望修改工程。

得到同意後,韓德文將10余米長的路面下降2至3米的坡度,周邊景觀也順著改變坡度、造型。 經過精心修改和加班趕工,打造出了“園中隱院,院融景園”的空間格局。山水契合的巴渝園,不但如期完成,還獲得了重慶市園林最高獎項“茶花杯”。

段含輝:以創新勞動攻克技術難題

時光飛逝,從2000年段含輝參加工作以來,已經17個年頭了。從一名懷揣著獻身國防事業夢想的大學畢業生,經過17年的洗禮成為了一名優秀的企業高級工程師、汽車變速器齒輪專家、技術領頭人。

2004年12月,段含輝積極參與公司改革改制,將齒輪車間與國營青山工業有限公司主輔分離。改制後新成立的重慶永達精密機械有限公司一窮二白,面對生存,路該怎麼走?

段含輝認為,唯有創新,才能引領發展。

2006年,該公司開發的新產品在路試時發生變速器異響問題,這種問題一直是國產變速器的一個頑症。為了儘快攻克這個技術難題,段含輝積極與青山公司技術品質部門溝通,分析變速器設計的幾何精度,最終查找出是由於設計誤差造成的變速器異響。在處理這件事故的這段時間裡,他忘我工作、夜以繼日,獲得大家高度好評。

2008年,該公司新開發的變聲器齒輪在路試過程中發生斷裂,這是一起變聲器的重大事故,公司一度處於停產狀態。段含輝帶領公司技術團隊從每一個技術環節入手對問題進行分析,逐一對問題進行排查,多少個日日夜夜,他和他的團隊戰鬥在問題現場,也不知道有多少次他們忘記了吃飯睡覺,最終他們找到了問題所在,並把問題鎖定在熱處理上,最終解決問題。

段含輝努力學習前沿技術,工作兢兢業業、辛勤耕耘,把鑽研複雜技術難題當作是對自己最大的挑戰。他還始終用自己的“堅韌不拔”精神感染身邊的每一位職工,帶領著他們一步一個腳印的向前邁進,公司技術團隊得以一步步發展壯大。

曹廷容:以執著勞動呵護兒童健康

提到曹廷容,在重慶璧山及周邊區縣,婦孺皆知、有口皆碑。她是群眾公認的好醫生,是孩子們親切稱呼的“曹媽媽”。從醫29年來,她將一腔熱血傾注于孩子的健康成長,贏得了同行、廣大群眾及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

一日淩晨2點多,區人民醫院“120”接來一個10 歲的小男孩,呼吸困難、存在生命危險。接到急救電話後,曹廷容馬上趕到病房,憑著多年經驗,她考慮患兒為突發氣胸,但原發病因不詳,又有嚴重肺纖維化病變,病情複雜。她通過與家屬詳細溝通,親自守在病床前進行相關救治。直到5點多,小男孩終於脫離生命危險,稍事休息後,她又投入新一天的臨床工作中。

一位名叫鄭香的住院患兒,因“肺炎、腹瀉、病毒性心肌炎”病情危重,剛搶救過來病情未穩定,家長就決定出院。看著奄奄一息3個月大的小生命,曹廷容瞭解到其家庭經濟十分困難,入院的300元住院費都是借的。她一邊挽留,一邊迅速組織愛心捐贈。在她的帶動下,短時間內就為患兒籌得治療費,使患兒得到了有效救治。

曹廷容竭盡全部心血傾注在兒童健康上,無怨無悔奉獻著。記不清多少次,只要科室收治危重患兒,哪怕是三更半夜,她總是隨叫隨到。由於一心撲在工作上,她總是很少有時間陪年邁的父母和家人。經常有人戲謔地問她“你是不是嫁給醫院了?”她總是淡淡一笑。她經常對科室團隊成員說:“我隨時隨地都是值班醫生”。

陳永明:以辛勤勞動回報莘莘學子

陳永明長期工作在教學一線,如癡如醉地愛他的事業,傾心愛護他的學生,把全部心血都抛灑在教書育人上,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他所帶班級在各方面的成績都極為突出,所任教學科高考成績始終名列全縣(區)第一。

在擔任璧山中學班主任工作期間,陳永明以火熱的激情感召學生,以真摯的愛心滋潤學生,深入細緻地做學生的思想工作,培養出各類優秀的人才。他激勵因家境貧寒而自卑的學生李勇頑強拼搏,最終以622分的高分獲得了1997年璧山的高考理科第一名,考進了國防科技大學。他督促曾一度厭學、蹺課、抽煙、上網的“問題學生”陳健轉入正軌,從上課眼睛都不想睜到最後高考時數學成績名列璧山第二,考入了西南政法大學。他關心學生如自己的孩子,通過愛心班會為困難同學捐款,對生病的學生及時送醫院救治……

陳永明情系璧山中學,他的好友、同學多次動員他去重慶主城條件優越、經濟收入豐厚的名校工作,他都沒有動搖,憑著對璧山教育事業的熱愛,毅然把根緊緊紮在璧山這片熟悉的土地上。參加工作以來,他沒有因私事請過假,就連老父親腦溢血變成植物人的1年多裡,他也是照常不誤地堅持上班。陳永明的敬業精神,以校為家的赤子之心,愛生如子的高尚品格,在廣大師生中有口皆碑。

韓德文:以精細勞動打造園林美景

今年53歲的韓德文是園林專業畢業的,一直從事園林設計施工工作,1998年便到渝西園林公司工作至今。

經過多年的經驗積累,高中低喬灌草搭配、落葉與常葉搭配、溪流與駁岸石搭配、色彩與線條搭配等各種園林設計技巧,韓德文都能夠信手拈來,嫺熟運用。

韓德文認為,園林產品不僅要有實用價值,更要有藝術價值。

2011年,在建設重慶園博園時,開園前夕,巴渝園和薈萃園被外地園林公司撂了挑子。作為本地企業,為了重慶的榮譽,韓德文帶領工人們接下這10余萬平方米的園林建設工程項目,下定決心在不足半個月的時間內啃下這塊硬骨頭。

韓德文和工人們日夜趕工,提前完成了工程。但在此時,韓德文發現巴渝園湖邊有兩個碼頭,可由於山城的坡地,按照圖紙建造出來後,通往碼頭的道路與周圍景觀不太協調,在遊覽的過程中,還有一段路被坡體擋住了觀看碼頭的視線。

“園林就是要講究藝術,我既然發現了缺點,眼裡就容不得沙子。”韓德文向甲方報備園林建設情況,在自費人力、財力,還可能延誤工期的情況下,希望修改工程。

得到同意後,韓德文將10余米長的路面下降2至3米的坡度,周邊景觀也順著改變坡度、造型。 經過精心修改和加班趕工,打造出了“園中隱院,院融景園”的空間格局。山水契合的巴渝園,不但如期完成,還獲得了重慶市園林最高獎項“茶花杯”。

段含輝:以創新勞動攻克技術難題

時光飛逝,從2000年段含輝參加工作以來,已經17個年頭了。從一名懷揣著獻身國防事業夢想的大學畢業生,經過17年的洗禮成為了一名優秀的企業高級工程師、汽車變速器齒輪專家、技術領頭人。

2004年12月,段含輝積極參與公司改革改制,將齒輪車間與國營青山工業有限公司主輔分離。改制後新成立的重慶永達精密機械有限公司一窮二白,面對生存,路該怎麼走?

段含輝認為,唯有創新,才能引領發展。

2006年,該公司開發的新產品在路試時發生變速器異響問題,這種問題一直是國產變速器的一個頑症。為了儘快攻克這個技術難題,段含輝積極與青山公司技術品質部門溝通,分析變速器設計的幾何精度,最終查找出是由於設計誤差造成的變速器異響。在處理這件事故的這段時間裡,他忘我工作、夜以繼日,獲得大家高度好評。

2008年,該公司新開發的變聲器齒輪在路試過程中發生斷裂,這是一起變聲器的重大事故,公司一度處於停產狀態。段含輝帶領公司技術團隊從每一個技術環節入手對問題進行分析,逐一對問題進行排查,多少個日日夜夜,他和他的團隊戰鬥在問題現場,也不知道有多少次他們忘記了吃飯睡覺,最終他們找到了問題所在,並把問題鎖定在熱處理上,最終解決問題。

段含輝努力學習前沿技術,工作兢兢業業、辛勤耕耘,把鑽研複雜技術難題當作是對自己最大的挑戰。他還始終用自己的“堅韌不拔”精神感染身邊的每一位職工,帶領著他們一步一個腳印的向前邁進,公司技術團隊得以一步步發展壯大。

曹廷容:以執著勞動呵護兒童健康

提到曹廷容,在重慶璧山及周邊區縣,婦孺皆知、有口皆碑。她是群眾公認的好醫生,是孩子們親切稱呼的“曹媽媽”。從醫29年來,她將一腔熱血傾注于孩子的健康成長,贏得了同行、廣大群眾及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

一日淩晨2點多,區人民醫院“120”接來一個10 歲的小男孩,呼吸困難、存在生命危險。接到急救電話後,曹廷容馬上趕到病房,憑著多年經驗,她考慮患兒為突發氣胸,但原發病因不詳,又有嚴重肺纖維化病變,病情複雜。她通過與家屬詳細溝通,親自守在病床前進行相關救治。直到5點多,小男孩終於脫離生命危險,稍事休息後,她又投入新一天的臨床工作中。

一位名叫鄭香的住院患兒,因“肺炎、腹瀉、病毒性心肌炎”病情危重,剛搶救過來病情未穩定,家長就決定出院。看著奄奄一息3個月大的小生命,曹廷容瞭解到其家庭經濟十分困難,入院的300元住院費都是借的。她一邊挽留,一邊迅速組織愛心捐贈。在她的帶動下,短時間內就為患兒籌得治療費,使患兒得到了有效救治。

曹廷容竭盡全部心血傾注在兒童健康上,無怨無悔奉獻著。記不清多少次,只要科室收治危重患兒,哪怕是三更半夜,她總是隨叫隨到。由於一心撲在工作上,她總是很少有時間陪年邁的父母和家人。經常有人戲謔地問她“你是不是嫁給醫院了?”她總是淡淡一笑。她經常對科室團隊成員說:“我隨時隨地都是值班醫生”。

陳永明:以辛勤勞動回報莘莘學子

陳永明長期工作在教學一線,如癡如醉地愛他的事業,傾心愛護他的學生,把全部心血都抛灑在教書育人上,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他所帶班級在各方面的成績都極為突出,所任教學科高考成績始終名列全縣(區)第一。

在擔任璧山中學班主任工作期間,陳永明以火熱的激情感召學生,以真摯的愛心滋潤學生,深入細緻地做學生的思想工作,培養出各類優秀的人才。他激勵因家境貧寒而自卑的學生李勇頑強拼搏,最終以622分的高分獲得了1997年璧山的高考理科第一名,考進了國防科技大學。他督促曾一度厭學、蹺課、抽煙、上網的“問題學生”陳健轉入正軌,從上課眼睛都不想睜到最後高考時數學成績名列璧山第二,考入了西南政法大學。他關心學生如自己的孩子,通過愛心班會為困難同學捐款,對生病的學生及時送醫院救治……

陳永明情系璧山中學,他的好友、同學多次動員他去重慶主城條件優越、經濟收入豐厚的名校工作,他都沒有動搖,憑著對璧山教育事業的熱愛,毅然把根緊緊紮在璧山這片熟悉的土地上。參加工作以來,他沒有因私事請過假,就連老父親腦溢血變成植物人的1年多裡,他也是照常不誤地堅持上班。陳永明的敬業精神,以校為家的赤子之心,愛生如子的高尚品格,在廣大師生中有口皆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