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中國三體護衛艦已發展成熟,正進軍國際市場

中國自從上世紀80年代起, 就將三體船等高性能船舶列為國家863計畫重大專項進行專門的研究和攻關, 並成立了多體船國家重點實驗室。 先後經歷從前期理論研究、到後來模型水池試驗等階段後, 我國對三體船的一些重大關鍵問題如阻力及船型優化技術、耐波性及運動控制技術、結構設計技術等重點探索, 特別是根據勞氏船級社的三體船規範等進行了三體船早期的概念性設計, 初步得到了船的佈局、尺寸及主、側船體的邊接方式等資料, 為下一步進行三體船的實際運用打下了基礎。

中國海軍首款實用化的三體船是917型救生船, 它是中國“多體船技術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協同研發的第一種三體船型高速救援船。 作為近海救援船, 917型三體救生船可充分發揮三體船速度快、穩性好、甲板面積大的特點。 該船列裝後作為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重要組成力量將擔負起近海海上搜救、快速救助遇險艦船和失事飛機落水人員等任務,

可與醫療救護艇、直升機等平臺積極配合, 構築起高效、快速、便捷的近海救助體系。

917型救生船的總體佈局比較接近“海神”號, 尖銳的船艏配有舷牆, 三個瘦長的船體共用一個主甲板及上層建造。 上層建築後部為動力艙, 採用成熟的柴油機動力驅動兩具噴水推進器, 最大航速約25節。 動力艙左右各載1艘新型救生小艇, 由單臂吊艇架釋放。 但與“海神”號不同的是, 917型船的側體佈置在了後部, 而不是像“海神”號那樣佈置在艇體中部。 917型長約60米, 寬約20米, 排水量約550噸。 寬敞的後甲板上設有可供直-9直升機起降作業的飛行甲板。 從目前公開的照片來看,

可以大致推算其後甲板尺寸為15米×20米左右, 這已經相當接近滿載排水量超過4000噸的054A護衛艦的飛行甲板了。

917型三體救生船由中船桂江造船廠建造, 共建成3艘:“北救143”船、“東救335”船、“南救511”船, 分別部署在北海艦隊、東海艦隊和南海艦隊的防險救生支隊。 中船桂江廠長期負責建造各類70米以下工作船和千噸以內的高速巡邏艦艇, 還曾建造過42米級側壁式氣墊運輸船南交86號和47米級鋁制穿浪雙體客船“海峽”號, 對於建造這類非常規構型的小型艦艇也算是駕輕就熟了。

2012年, 當建造中的917型三體救生船首船曝光時, 瞬間引爆網路, 國內軍迷紛紛猜測這會不會是國產版的“瀕海戰鬥艦”, 然而最終建成服役的時候, 其總體佈局和簡單的火力配置卻讓人大跌眼鏡。

空蕩的前甲板上只有泊系設備和捲揚機, 僅在艦橋前方的階梯平臺上配有一座H/PJ14型單管30毫米艦炮, 由艦橋上的光電火控系統負責觀瞄指揮。

三體救援船的成功嘗試不僅僅提供了可靠的近海搜救能力, 也給規劃中的新型護衛艦專案提供了實用經驗。

實際上, 此次展出的中國三體護衛艦其實並不是中國第一種三體船型設計的作戰艦艇。 早在本世紀初, 國內相關研究單位就曾以中國海軍下一代護衛艦為背景, 針對三體船在軍用作戰艦艇實際上運用進行了先期的研究。

可惜的是, 由某所提出的一型艦長超過140米, 寬度超過30米, 排水量達到4000噸, 可以執行反艦、反潛、防空作戰的多用途導彈護衛艦設計方案在中國海軍新一代主力護衛艦選型競標中落敗。 這主要是海軍考慮到國內此前從未建造過三體船, 直接建造這樣一型三體作戰艦艇存在較大的困難而做出的抉擇。 而在這次競標中成功的方案, 就是日後在中國海軍陣容中大放異彩的絕對主力——建造數量多達近30艘的054A型導彈護衛艦。

此後,這款三體護衛艦方案雖然偃旗息鼓近十年,但是國內對於三體船的探索始終沒有放緩腳步,包括建造前述的917型三體救生船,我們可以把她看作是中國海軍建造的先期試驗船對相關方案進行早期的驗證,以便為今後的作戰艦艇運用打下基礎。而沉澱幾年後,中國的三體護衛艦再次亮相阿布達比!

從目前公開的模型和展板資料來看,這已經不是一款概念設計,而是已經完成了完整的艦船設計,並提出了相關的核心資料。據展板資料顯示,該型艦全長142米,艦員數100人,排水量2450噸,比起中國海軍現役的主力護衛艦噸位略小。其最高航速可以達到30~35節,這一航速指標大大超過中國海軍現役的056和054A系列護衛艦。

在保證單船體長寬比較大的前提下,新型三體護衛艦的船體總寬度卻較大。32.6米的全寬遠超同級別護衛艦,這使得其擁有很寬大的雙機庫和停機坪,可以運用中型甚至13噸級的大型艦載直升機。目前中國海軍的主力驅護艦(052C/D型驅逐艦與054A型護衛艦)通常只能搭載一架俄制卡-28型中型反潛直升機或一架4噸級別的國產直-9系列反潛直升機。

除三體船優勢外,新型外貿型三體護衛艦的隱身性能也十分優異,其艦艏採用高速穿浪船型,幹舷有明顯折線一直延伸到艦體中部。艦體結構表面過渡連接處多採用鈍角或圓角設計,並將絕大部分的艦載設備都佈置在艦體內部。整個船體前部直到艦橋,除1門隱身艦炮和艦空導彈垂直發射系統外,沒有任何凸出結構,極其簡潔乾淨。

船體中部為內傾隱身船樓,船樓頂部是一個將大多數雷達、通信天線和感測器裝置集成在內綜合隱身桅杆。新型三體護衛艦的搜索雷達相較於054A型導彈護衛艦有了更多的改進,不再使用382型頻掃三座標雷達,出現了令人期待的“小盾”——新一代單面相控陣雷達,這也是新一代西方先進驅逐艦的標準配置。此外,該艦的船樓高度明顯比現役主流護衛艦低矮得多,這將顯著減小其前向雷達反射投影面積,對於縮減RCS信號極有好處。

武器裝備方面,該型三體護衛艦配備了一門H/PJ-26型單管76毫米隱身主炮,射程15.5千米。另外有2門H/PJ-12型7管30毫米近防炮,可以打出每分鐘4200發的彈幕。機庫上方還有2座726-4型多功能干擾裝置。值得一提的是,該型護衛艦還裝備有32單元的垂發裝置,在主桅前有2套AJK-16型防空導彈系統的照射雷達,這證明了該型艦裝備的垂發裝置即AJK-16型,將配備海紅旗-16中程防空導彈。

海紅旗-16中程防空導彈中國第三代中近程的防空導彈,裝備大中型驅護艦,用於中近程區域防空和自衛反導作戰,主要攔截反艦導彈和飛機類目標,具有良好的裝載適應能力,採用垂直熱發射技術,具備全方位快速攔截多目標能力。最大飛行速度為2.58馬赫,有效射程為1.5~-40千米,有效射高為10~25000米,這是中國第一次表明將出口該級別的艦載防空導彈。

上層建築中間凹處設計的是兩座四聯裝反艦導彈發射架,從其發射架外觀上來推斷,應是國產的“鷹擊”-83系列導彈。據最新資料介紹,“鷹擊-83”導彈的增程型射程已經超過了200千米。在反潛能力方面,該艦裝備了新型主/被動聲納系統,艦體兩側有三聯裝324毫米輕型魚雷發射管的蓋板。如前所述,該型護衛艦擁有雙機庫,可以搭載兩架中型反潛直升機,而直升機庫的數量和停機坪的大小將直接決定艦艇的反潛作戰能力。

動力系統方面,展會資料顯示,新三體護衛艦採用了“柴油機驅動艦艇推進系統”,這表明它可能採用了綜合電力推進系統(IPS)。目前國產電力推進系統已經用於海監船、半潛船等,這也是第一次在出口型艦艇上面採用,這是國產水面艦艇的又一個重大突破。從模型上可以清晰地看到,該艦採用了噴水推進系統而非一般的螺旋槳推進。事實上在之前的917型三體救生船上,噴水推進系統就已經得到了成功的運用。

噴水推進系統一個特點就是高速性能好,回轉半徑小,機動性能好,結構簡單、振動小,能有效減少噪音。將綜合電力推進系統和噴水推進系統相結合,能讓國產新一代高性能護衛艦具備較好的高速性能和機動性能。展會資料顯示新三體護衛艦的巡航速度為25節,而普通船型的驅護艦巡航速度大多在15~18節左右。最大航速的意義一般是艦船航速的暫態性,而這個巡航速度資料的意義在於持久性,意味著新三體護衛艦可以以高航速跑得更久更遠,多達數千海裡。

我國的新型三體護衛艦已經發展成熟,正在向國際市場推廣,已經引發海外用戶的濃厚興趣。

此後,這款三體護衛艦方案雖然偃旗息鼓近十年,但是國內對於三體船的探索始終沒有放緩腳步,包括建造前述的917型三體救生船,我們可以把她看作是中國海軍建造的先期試驗船對相關方案進行早期的驗證,以便為今後的作戰艦艇運用打下基礎。而沉澱幾年後,中國的三體護衛艦再次亮相阿布達比!

從目前公開的模型和展板資料來看,這已經不是一款概念設計,而是已經完成了完整的艦船設計,並提出了相關的核心資料。據展板資料顯示,該型艦全長142米,艦員數100人,排水量2450噸,比起中國海軍現役的主力護衛艦噸位略小。其最高航速可以達到30~35節,這一航速指標大大超過中國海軍現役的056和054A系列護衛艦。

在保證單船體長寬比較大的前提下,新型三體護衛艦的船體總寬度卻較大。32.6米的全寬遠超同級別護衛艦,這使得其擁有很寬大的雙機庫和停機坪,可以運用中型甚至13噸級的大型艦載直升機。目前中國海軍的主力驅護艦(052C/D型驅逐艦與054A型護衛艦)通常只能搭載一架俄制卡-28型中型反潛直升機或一架4噸級別的國產直-9系列反潛直升機。

除三體船優勢外,新型外貿型三體護衛艦的隱身性能也十分優異,其艦艏採用高速穿浪船型,幹舷有明顯折線一直延伸到艦體中部。艦體結構表面過渡連接處多採用鈍角或圓角設計,並將絕大部分的艦載設備都佈置在艦體內部。整個船體前部直到艦橋,除1門隱身艦炮和艦空導彈垂直發射系統外,沒有任何凸出結構,極其簡潔乾淨。

船體中部為內傾隱身船樓,船樓頂部是一個將大多數雷達、通信天線和感測器裝置集成在內綜合隱身桅杆。新型三體護衛艦的搜索雷達相較於054A型導彈護衛艦有了更多的改進,不再使用382型頻掃三座標雷達,出現了令人期待的“小盾”——新一代單面相控陣雷達,這也是新一代西方先進驅逐艦的標準配置。此外,該艦的船樓高度明顯比現役主流護衛艦低矮得多,這將顯著減小其前向雷達反射投影面積,對於縮減RCS信號極有好處。

武器裝備方面,該型三體護衛艦配備了一門H/PJ-26型單管76毫米隱身主炮,射程15.5千米。另外有2門H/PJ-12型7管30毫米近防炮,可以打出每分鐘4200發的彈幕。機庫上方還有2座726-4型多功能干擾裝置。值得一提的是,該型護衛艦還裝備有32單元的垂發裝置,在主桅前有2套AJK-16型防空導彈系統的照射雷達,這證明了該型艦裝備的垂發裝置即AJK-16型,將配備海紅旗-16中程防空導彈。

海紅旗-16中程防空導彈中國第三代中近程的防空導彈,裝備大中型驅護艦,用於中近程區域防空和自衛反導作戰,主要攔截反艦導彈和飛機類目標,具有良好的裝載適應能力,採用垂直熱發射技術,具備全方位快速攔截多目標能力。最大飛行速度為2.58馬赫,有效射程為1.5~-40千米,有效射高為10~25000米,這是中國第一次表明將出口該級別的艦載防空導彈。

上層建築中間凹處設計的是兩座四聯裝反艦導彈發射架,從其發射架外觀上來推斷,應是國產的“鷹擊”-83系列導彈。據最新資料介紹,“鷹擊-83”導彈的增程型射程已經超過了200千米。在反潛能力方面,該艦裝備了新型主/被動聲納系統,艦體兩側有三聯裝324毫米輕型魚雷發射管的蓋板。如前所述,該型護衛艦擁有雙機庫,可以搭載兩架中型反潛直升機,而直升機庫的數量和停機坪的大小將直接決定艦艇的反潛作戰能力。

動力系統方面,展會資料顯示,新三體護衛艦採用了“柴油機驅動艦艇推進系統”,這表明它可能採用了綜合電力推進系統(IPS)。目前國產電力推進系統已經用於海監船、半潛船等,這也是第一次在出口型艦艇上面採用,這是國產水面艦艇的又一個重大突破。從模型上可以清晰地看到,該艦採用了噴水推進系統而非一般的螺旋槳推進。事實上在之前的917型三體救生船上,噴水推進系統就已經得到了成功的運用。

噴水推進系統一個特點就是高速性能好,回轉半徑小,機動性能好,結構簡單、振動小,能有效減少噪音。將綜合電力推進系統和噴水推進系統相結合,能讓國產新一代高性能護衛艦具備較好的高速性能和機動性能。展會資料顯示新三體護衛艦的巡航速度為25節,而普通船型的驅護艦巡航速度大多在15~18節左右。最大航速的意義一般是艦船航速的暫態性,而這個巡航速度資料的意義在於持久性,意味著新三體護衛艦可以以高航速跑得更久更遠,多達數千海裡。

我國的新型三體護衛艦已經發展成熟,正在向國際市場推廣,已經引發海外用戶的濃厚興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