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你也能擁有“私人飛機”!民用無人機時代來啦······

大資料

科技經濟輿情聚合監測平臺顯示:“無人機”一年來累計相關報導5575篇, 點擊量5539457次, 評論數20984條, 關注網站752家。

研判

無人機是無人駕駛飛機的簡稱, 是利用無線電遙控設備和自備的程式控制裝置的不載人飛機, 包括無人直升機、固定翼機、多旋翼飛行器、無人飛艇、無人傘翼機。

目前, 無人機已經廣泛應用於行業的各個領域, 農業、警務、航拍、測繪、快遞等等, 其應用技術的逐步成熟, 機器視覺技術、自動避障技術、自動防故障技術的發展使得無人機安全性提高。

聚焦:中國——目標無人機第一大國

無人機獨有的低成本、低損耗、零傷亡、可重複使用和高機動性等優勢, 其使用範圍已拓展到軍事、民用和科學研究三大領域。 在軍事上可用於偵察、監視、通信中繼、電子對抗、火力制導、戰果評估和早期預警等;在民用上, 可用於大地測量、氣象觀測、城市環境檢測、地球資源勘探和森林防火等;在科學研究上,

可用於大氣研究, 對核生化污染區的取樣與監控等。

從全球無人機發展情況來看, 中國和美國佔據了領先地位。 根據i智庫對2014年-2015年全球民用無人機行業相關企業的融資情況進行了研究, 中國無人機企業的總融資金額占全世界總額的43.9%, 與除美國外的其他國家無人機企業相比, 融資金額差距以數量級計。 在民用無人機市場上, 中國優勢十分明顯, 全球十大民用無人機企業, 中國佔據了半壁江山。 其中, 大疆創新(DJI)成為消費級無人機市場的龍頭。 就售價在400美元-1500美元(人民幣2660元-9990元)之間的消費級無人機來說, 大疆創新佔領了全球77%的市場份額, 位居第一。

在通用航空領域, 民用無人機產業是為數不多可以和海外發達國家“掰手腕”的產業。

中國企業在模式上更注重整體研發策略, 力求創建研發鏈條相對完整的多元化發展模式。 中國無人機呈現“井噴”態勢, 越來越多創業者和投資者進入該行業, 企業對民用無人機的發展充滿期待。

在智慧財產權方面, 根據全球智慧財產權資料公司 LexInnova的統計, 無人機專利方面, 中國的申請數量最高, 達兩千多件, 美國一千多件, 位居第二。 從第三名開始差距巨大, 數量在500件以下, 日本、韓國和加拿大排名三到五位。 中國公司專利/申請的平均剩餘年限較長, 但普遍缺乏高品質專利。

在政策方面, 2013年, 《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駕駛員管理暫行規定》對微型無人機的飛行範圍、高度、重量指標做出了規定。

2015年4月, 國家民航局規定, 無人機駕駛員資質及訓練品質管制由中國航空器擁有者及駕駛員協會(中國AOPA)負責, 這也是我國首次對無人機駕駛員的資質培訓提出要求。 2016年5月,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 提出將我國低空空域範圍提高到3000米, 實現監視空域和報告空域無縫銜接, 並指出要支持民用直升機、多用途固定翼飛機和專業級無人機等研製應用。

2016年2月, 安徽省首家獲得中國航空器擁有者及駕駛員協會(AOPA)授權的無人機“駕校”在位於安徽合肥市的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開班, 經培訓合格的學員將“持證上崗”, 服務應急救援、環境監測、航拍測繪等多個領域。

2016年3月, “西工大航空科學城——無人機產業化基地專案”正式落戶西鹹新區灃西新城, 這也標誌著陝西未來將全力打造中國最大的民用無人機產業基地。

2016年4月, 專注于工業級無人機領域的科比特航空在深圳發佈了旗下首款產品化氫燃料多旋翼無人機——HYDrone-1800, 該產品最大的特點是運用了技術成熟、性能穩定的氫燃料電池, 標稱續航時間長達273分鐘, 航時的增長將會極大擴展工業級無人機應用領域。

2016年9月, 在安吉縣杭垓鎮電商聯盟服務中心內, 一架六軸無人機飛至10公里外的七管村室外建身場內, 村郵員陳勇接收包裹, 無人機送貨第一單完成。 意味著中國郵政第一條無人機投遞郵路首飛成功, 也使七管村成為全國首個郵路無人機投放點。

分析:管理制度——應加速與市場的快速發展相匹配

包括美國在內,各國的無人機行業規範普遍存在一定問題,這是一個新生的行業必須面對的問題,也是必經之路。

作為無人機生產消費大國,美國從2015年12月開始,對小型無人機的擁有者實施實名註冊制度。美國政府認為註冊制度將保證追蹤到不遵守安全飛行規則的小無人機歸誰所有,以促進保障航空安全。2016年,美國交通部下屬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公佈了第一個針對小型商用無人機的管理規定——《小型無人飛行系統認證和操作規定》,它的出臺被認為是美國無人機產業發展的里程碑事件,為無人機全面進入美國航空系統鋪平了道路。

其他發達國家也在強化對無人機發展的規範引導。歐盟一直非常重視無人機產業,歐洲2006年制定並即刻實施“民用無人機發展路線圖”。2014年4月8日的布魯塞爾會議上,歐洲議會發佈了COM207Final《可持續和安全的開放民用無人機系統市場》。日本經濟產業省計畫與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和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等機構合作,開發旨在提高無人機安全性的技術,力爭在2025年左右獲得國際組織的認證。

從2003年開始,我國先後發佈了《通用航空飛行管制條例》《關於民用無人機管理有關問題的暫行規定》《民用無人機空中交通管理辦法》《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駕駛員管理暫行規定》《民用無人機研製單位基本條件及評價方法》《低空空域使用管理規定(試行)》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初步構建了從無人機生產到使用全過程的管理體系。

總的來看,我國無人機管理制度建設與當前無人機市場的快速發展不相匹配。近期,各地無人機頻繁闖入機場“淨空區”顯示了巨大安全隱患。個別領先的無人機企業通過技術手段來防範使用風險,如大疆正式發佈了最新升級的多邊形禁飛區、限飛區策略,利用技術禁止無人機在禁飛區飛行。但整個無人機行業的管理,還需要有更為縝密的管理制度的跟進。如何融入民航空域管理體系、適航取證等行業標準規章缺失、較高的消費門檻等問題是國內無人機民用領域成長的主要瓶頸,需加緊出臺相關行業標準,推動行業加快發展。

預見:你也能擁有“私人飛機”——民用無人機時代來啦

業內普遍認為無人機將是下一個產業風口,在未來5到10年內,產業的市場規模將迎來新突破。前瞻產業研究院預計,2022年,我國民用無人機需求總額將增至2.8億美元,複合增長21%。

艾瑞諮詢發佈的《2016年中國無人機行業研究報告》認為,我國小型民用無人機市場步入快速成長期,預計到2025年,我國無人機市場總規模將達到750億元,年均增速有望超50%以上。在750億元的市場規模中,航拍約為300億元,農林植保約為200億元,安防市場約為150億元,電力巡檢約為50億元。

IDC預測,到2019年全球無人機年銷量將達民用到393萬架,其中消費級300萬台,CAGR達到60%;工業級無人機銷量為93萬台,CAGR達到45%。IDC還預測,到2023年中國消費級及航拍無人機400萬台,消費級航拍無人機市場規模則達到200億元。此外,國內農業植保硬體銷售160億元,農業植保服務485億元,巡檢、森林防火、警用安防等領域共計131.9億元,合計976.9億元。

Teal集團對全球無人機市場規模預測,他們預計到2023年無人機市場將達到115億美元。而對於軍用和民用的市場占比,Teal Group給出了民用市場更加樂觀的判斷,大約為年化複合增速為9%,到2023年達到15億美元。

全球第二大市場研究諮詢公司MarketsandMarkets認為, 2020年全球小型無人機市場規模將達到19億美元;市場研究機構ABI Research預測,到2019年,商業用途的小型無人機市場規模將達到51億美元;Lux Research指出,2025年商用無人機市場規模將達到17億美元。

未來,無人機行業發展將呈現三大趨勢。首先是民用無人機領域增速將超過軍用領域,隨著應用範圍變廣泛,市場規模擴大,將吸引更多的企業進入壁壘相對較低的民用無人機領域,你也能擁有“私人飛機”的民用無人機時代正在加速到來。其次,無人機未來的發展,將持續降低製造成本、學習成本,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與進步,機體製造的成本費用將不斷降低,售價也將更加親民;同時無人機自主性能不斷提高,使用者學習成本下降,操作變得更加簡單易用。

分析:管理制度——應加速與市場的快速發展相匹配

包括美國在內,各國的無人機行業規範普遍存在一定問題,這是一個新生的行業必須面對的問題,也是必經之路。

作為無人機生產消費大國,美國從2015年12月開始,對小型無人機的擁有者實施實名註冊制度。美國政府認為註冊制度將保證追蹤到不遵守安全飛行規則的小無人機歸誰所有,以促進保障航空安全。2016年,美國交通部下屬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公佈了第一個針對小型商用無人機的管理規定——《小型無人飛行系統認證和操作規定》,它的出臺被認為是美國無人機產業發展的里程碑事件,為無人機全面進入美國航空系統鋪平了道路。

其他發達國家也在強化對無人機發展的規範引導。歐盟一直非常重視無人機產業,歐洲2006年制定並即刻實施“民用無人機發展路線圖”。2014年4月8日的布魯塞爾會議上,歐洲議會發佈了COM207Final《可持續和安全的開放民用無人機系統市場》。日本經濟產業省計畫與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和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等機構合作,開發旨在提高無人機安全性的技術,力爭在2025年左右獲得國際組織的認證。

從2003年開始,我國先後發佈了《通用航空飛行管制條例》《關於民用無人機管理有關問題的暫行規定》《民用無人機空中交通管理辦法》《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駕駛員管理暫行規定》《民用無人機研製單位基本條件及評價方法》《低空空域使用管理規定(試行)》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初步構建了從無人機生產到使用全過程的管理體系。

總的來看,我國無人機管理制度建設與當前無人機市場的快速發展不相匹配。近期,各地無人機頻繁闖入機場“淨空區”顯示了巨大安全隱患。個別領先的無人機企業通過技術手段來防範使用風險,如大疆正式發佈了最新升級的多邊形禁飛區、限飛區策略,利用技術禁止無人機在禁飛區飛行。但整個無人機行業的管理,還需要有更為縝密的管理制度的跟進。如何融入民航空域管理體系、適航取證等行業標準規章缺失、較高的消費門檻等問題是國內無人機民用領域成長的主要瓶頸,需加緊出臺相關行業標準,推動行業加快發展。

預見:你也能擁有“私人飛機”——民用無人機時代來啦

業內普遍認為無人機將是下一個產業風口,在未來5到10年內,產業的市場規模將迎來新突破。前瞻產業研究院預計,2022年,我國民用無人機需求總額將增至2.8億美元,複合增長21%。

艾瑞諮詢發佈的《2016年中國無人機行業研究報告》認為,我國小型民用無人機市場步入快速成長期,預計到2025年,我國無人機市場總規模將達到750億元,年均增速有望超50%以上。在750億元的市場規模中,航拍約為300億元,農林植保約為200億元,安防市場約為150億元,電力巡檢約為50億元。

IDC預測,到2019年全球無人機年銷量將達民用到393萬架,其中消費級300萬台,CAGR達到60%;工業級無人機銷量為93萬台,CAGR達到45%。IDC還預測,到2023年中國消費級及航拍無人機400萬台,消費級航拍無人機市場規模則達到200億元。此外,國內農業植保硬體銷售160億元,農業植保服務485億元,巡檢、森林防火、警用安防等領域共計131.9億元,合計976.9億元。

Teal集團對全球無人機市場規模預測,他們預計到2023年無人機市場將達到115億美元。而對於軍用和民用的市場占比,Teal Group給出了民用市場更加樂觀的判斷,大約為年化複合增速為9%,到2023年達到15億美元。

全球第二大市場研究諮詢公司MarketsandMarkets認為, 2020年全球小型無人機市場規模將達到19億美元;市場研究機構ABI Research預測,到2019年,商業用途的小型無人機市場規模將達到51億美元;Lux Research指出,2025年商用無人機市場規模將達到17億美元。

未來,無人機行業發展將呈現三大趨勢。首先是民用無人機領域增速將超過軍用領域,隨著應用範圍變廣泛,市場規模擴大,將吸引更多的企業進入壁壘相對較低的民用無人機領域,你也能擁有“私人飛機”的民用無人機時代正在加速到來。其次,無人機未來的發展,將持續降低製造成本、學習成本,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與進步,機體製造的成本費用將不斷降低,售價也將更加親民;同時無人機自主性能不斷提高,使用者學習成本下降,操作變得更加簡單易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