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凝心聚力跟黨走 改革創新勇擔當——寧德市共青團事業五年發展綜述

甯德網消息(龔青)青春綻放激情, 夢想創造未來。 寧德市第三次團代會以來, 全市各級團組織在市委的領導下和團省委的指導下, 深入學習貫徹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特別是關於青年和共青團工作的重要論述, 按照市委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部署和團省委深化改革發展的總體要求, 引領全市廣大青年團結奮進, 開拓創新, 在寧德科學發展、加快發展進程中譜寫了務實有為的青春篇章。

引領思想 不忘初心

政治性是共青團的靈魂。 五年來, 全市各級團組織針對不同青少年群體的特點,

深化思想政治教育, 堅定了廣大青少年永遠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和決心。

線下培育核心價值觀。 抓住“五四”、“六一”、“10.13”、建黨95周年等重要契機, 通過進校園主題報告會、宣講團、座談會等形式, 舉辦弘揚張高謙精神文化藝術節、緬懷革命烈士、祭掃烈士陵園等活動, 在青少年中廣泛開展以中華傳統文化、革命文化、閩東精神為主要內容的主題教育實踐活動, 大力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

榜樣傳遞青春正能量。 以五四青年獎章、優秀團員、優秀團幹部等評選表彰為抓手, 開展青年典型走基層活動, 與全市廣大青年面對面交流, 分享青春勵志故事。 開展“向上向善好青年——我們的一天”系列微紀錄片拍攝展播活動,

向青少年推介一系列青年文化產品, 累計點播量超過217萬餘次。 結合承接北大、清華、人大、廈大校地合作, 組織1200多支大中學生“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隊伍開展活動3800多場, 引導青少年知行合一。

建功立業 萬眾一心

先進性是共青團的鮮明旗幟。 寧德團市委始終把工作放入市委市政府各個階段的重點工作中去思考、去謀劃、去運作, 緊緊圍繞黨政中心工作, 組織廣大青少年投身火熱實踐。

創新創業攻堅扶貧。 聯合監管機構, 建立“銀團聯建”合作模式, 開展金融青年精准扶貧志願服務, 開發“青創貸”產品, 為571戶青年信用示範戶發放貸款5116萬元, 帶動4328人就業。 依託市青年創業協會, 成立甯德市創新創業商學院,

聘請以清華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徐井宏為代表的企業家、省內外專家學者等75人作為導師和顧問。 開展青年志願者參與精准扶貧工作, 與1201戶貧困戶結對幫扶, 在陽光助學摸底、鄉賢資訊對接等方面發揮溝通銜接作用。

樹立品牌服務大局。 新組建各類青年突擊隊138支, 引導青年在重點專案和急難險重工作中發揮生力軍作用, 其中ALT(新能源)青年突擊隊等53支隊伍被授予省級青年突擊隊稱號。 開展“提速增效”、“平安生產”等優質服務示範活動, 全市192家單位被評為省級青年文明號、青年安全生產示範崗。 組建257支青年志願服務隊, 建立21個青年文明驛站, 在社區建設、文明勸導、大型賽會服務等領域做出積極貢獻。

生態建設常抓不懈。 發動全市各級團組織參與生態文明建設, 開展認養綠地、建設“共青林”“志願者林”“紅領巾綠地”等綠色文明活動。 組織青年志願者、團員青年、學生代表開展“愛我寧德——家園清潔”統一行動, 累計47000多人次參與。 依託青年志願服務驛站, 常態化開展文明勸導、衛生清潔、交通指引等志願服務, 為創建文明城市助力奉獻。

服務青年 精准走心

群眾性是共青團的堅實根基。 五年來, 全市各級團組織始終從為黨做好青年群眾工作的戰略高度, 竭誠服務青少年, 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 著力解決青少年最急需、最迫切的需求, 為青少年成才成長撐起一片藍天。

完善機制強管理。 市縣鄉三級137個預青工作機構均配備專兼職幹部開展常態化工作,

初步建成市縣鄉三級預青辦按許可權分級協調、各級成員單位分工配合的工作機制;在綜治網格化管理平臺上開設重點青少年群體模組, 將重點青少年基本資訊錄入網格管理系統, 實現網格化服務管理;線上線下同步開展心理輔導、法制講座、助學幫教、就業創業等活動。 連續三年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全省考核第一名。

服務引導搭平臺。 不斷深化青少年權益個案受理辦理機制創新, 出臺《實施意見》, 在涉罪未成年人審前社會調查、司法保護等方面創新機制, 被列為全市全面深化改革試點項目。 推動社工參與個案幫扶, 並納入全市《綜治責任書》實地考評。 整合全市社會服務資源, 搭建青少年之家、青少年綜合服務平臺43個,建成市級12355分辦服務中心,聘用心理、法律、創業等方面專家68人成立專業導師團隊伍。同時,組建204名的專兼職青少年事務社工隊伍,為青少年提供全方位的心理、法律、就學、就業、創業等諮詢服務。

扶危濟困出實效。開展希望工程陽光助學行動,健全完善資助對象的摸底調查、公示、審核工作機制,五年來累計募集資金2237萬元,共資助12044名貧困大學生和高中生;爭取專案資金270多萬元,捐建8所希望小學;深化“青春同行·助孤行動”,實現各級團組織、校內愛心老師與1430名孤兒結對,廣泛開展實現微心願、等志願服務活動,累計發放生活補助396萬元,得到各界好評。

從嚴治團 內化於心

打鐵還須自身硬。五年來,全市各級團組織始終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堅定理想信念、心系廣大青年、提高工作能力、錘煉優良作風”的要求,堅持黨建帶團建,強基礎、增活力、優保障,加強團的自身建設。

著力從嚴治團作風更加嚴實。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持續開展“五個一百”團幹部教育培訓和實踐鍛煉,加強團幹部黨性教育,切實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每年邀請紀檢監察機關領導幹部宣講黨風廉政知識,築牢拒腐防變的警戒線。

著力下沉一線密切青年聯繫。發揚“四下基層”精神,建立團幹部直接聯繫青年制度,每名專職團幹部直接聯繫不少於100名團員青年。集中組織各級機關團幹深入基層開展大走訪活動2300多場,召開現場辦公會議、座談會2700多場,走訪7400多個農村、社區、學校、企業等基層團組織。扎實開展高校、金融系統幹部到基層駐點掛職和上級團組織“常態化下沉基層”工作,五年來共選派掛職幹部47名、接收下沉幹部10名,推動各地出臺24項政策措施,從各級爭取306萬專案資金,有效整合基層資源,增強基層工作力量,激發了基層團組織工作活力。

著力明確方向築牢戰鬥堡壘。牢牢把握黨建帶團建的政治方向,強化推優入黨工作,五年來推優21800多人次。加大在“兩新”組織中的建團力度,通過開展工團聯建、非公企業、專業合作社團組織“達標創優”等活動,全市新建“兩新”團組織548家,不斷延伸共青團工作觸角。結合縣鄉村三級換屆,配齊配強團組織工作力量,基層團幹的年齡、學歷等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

搭建青少年之家、青少年綜合服務平臺43個,建成市級12355分辦服務中心,聘用心理、法律、創業等方面專家68人成立專業導師團隊伍。同時,組建204名的專兼職青少年事務社工隊伍,為青少年提供全方位的心理、法律、就學、就業、創業等諮詢服務。

扶危濟困出實效。開展希望工程陽光助學行動,健全完善資助對象的摸底調查、公示、審核工作機制,五年來累計募集資金2237萬元,共資助12044名貧困大學生和高中生;爭取專案資金270多萬元,捐建8所希望小學;深化“青春同行·助孤行動”,實現各級團組織、校內愛心老師與1430名孤兒結對,廣泛開展實現微心願、等志願服務活動,累計發放生活補助396萬元,得到各界好評。

從嚴治團 內化於心

打鐵還須自身硬。五年來,全市各級團組織始終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堅定理想信念、心系廣大青年、提高工作能力、錘煉優良作風”的要求,堅持黨建帶團建,強基礎、增活力、優保障,加強團的自身建設。

著力從嚴治團作風更加嚴實。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持續開展“五個一百”團幹部教育培訓和實踐鍛煉,加強團幹部黨性教育,切實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每年邀請紀檢監察機關領導幹部宣講黨風廉政知識,築牢拒腐防變的警戒線。

著力下沉一線密切青年聯繫。發揚“四下基層”精神,建立團幹部直接聯繫青年制度,每名專職團幹部直接聯繫不少於100名團員青年。集中組織各級機關團幹深入基層開展大走訪活動2300多場,召開現場辦公會議、座談會2700多場,走訪7400多個農村、社區、學校、企業等基層團組織。扎實開展高校、金融系統幹部到基層駐點掛職和上級團組織“常態化下沉基層”工作,五年來共選派掛職幹部47名、接收下沉幹部10名,推動各地出臺24項政策措施,從各級爭取306萬專案資金,有效整合基層資源,增強基層工作力量,激發了基層團組織工作活力。

著力明確方向築牢戰鬥堡壘。牢牢把握黨建帶團建的政治方向,強化推優入黨工作,五年來推優21800多人次。加大在“兩新”組織中的建團力度,通過開展工團聯建、非公企業、專業合作社團組織“達標創優”等活動,全市新建“兩新”團組織548家,不斷延伸共青團工作觸角。結合縣鄉村三級換屆,配齊配強團組織工作力量,基層團幹的年齡、學歷等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