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壽寧溪源村駐村第一書記陳德平:濃情建設美麗鄉村

駐村幹部陳德平和村民一同建設溪源村村道。

駐村幹部陳德平在溪源村鋅橙示範園採摘果實。

東南網寧德4月28日訊(通訊員 許麗霞)日前, 寧德市工商局派駐壽寧縣芹洋鄉溪源村幹部陳德平圓滿完成3年駐村任務, 返回寧德工作。 作為寧德市第四批下派駐村幹部, 陳德平自2014年4月擔任溪源村第一書記以來, 用心幫助村民脫貧致富, 溪源村人均純收入從2013年的6705元提高到目前的11070元。

溪源村是我市重點貧困村, 陳德平派駐該村之時, 村裡總人口1142人, 常駐人口僅360多人, 其中勞動力150多人, 剩餘的多為老弱病幼, 陳德平感到肩上擔子沉甸甸的的。 為此, 他重點瞭解村情民情, 逐門逐戶走訪, 記錄群眾困難。 在實地調研和充分聽取意見後, 他和村兩委制定出溪源村3年發展規劃, 力爭通過3年時間的努力, 把溪源村建設成百姓富、生態美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溪源村不少村民種植臍橙, 但是, 臍橙賣不出好價格。 為此, 陳德平積極奔走。 他邀請地礦專家到溪源村實地勘測, 發現該村土壤富含鋅元素, 種植出產的臍橙鋅含量比較高, 營養價值高。 陳德平抓住這一亮點, 積極打造鋅橙品牌, 提高鋅橙知名度, 堅定村民走“有機、生態、精品”之路,

切實保障農民增產增收。 一方面加大生產扶持力度, 凡新開發種植臍橙, 村委會給予村民每株補貼15元, 每畝補貼900元, 切實解決村民資金困難。 另一方面引導村民在新村和老村分別建設鋅橙示範園, 面積達400多畝;新開發改造荒地100畝, 全部用於種植鋅橙。 鋅橙生產走向集約化、規模化、專業化。

陳德平以“支部+合作社”運行模式帶領村民成立鋅源臍橙專業合作社、希源生態農業合作社等3家專業合作社, 把貧困戶全部吸收納入專業合作社, 社員達100多人, 實行“統一擔保貸款、統一技術指導、統一農資供應、統一果品銷售”的“五統一”的經營模式, 壯大專業合作社實力, 打開產品銷路。 他還邀請福建農林大學教授到溪源村開展鋅橙種植技術培訓,

培訓達1000多人次。 通過技術輔導, 鋅橙生態環境和品質明顯提高。

2016年, 溪源村成功承辦壽寧縣第一屆鋅橙文化節, 溪源村鋅橙品質受到中國營養協會和省、市農業專家的好評, 果之道、百度等果業銷售公司進行現場簽約銷售, 鋅橙價格從過去的每斤1.5元提高到3元以上。 鋅橙遠銷南京壽甯商會、福州永輝超市, 當年全村鋅橙增收100多萬元。

作為工商幹部, 陳德平不忘發揮工商職能, 引導村經濟能人開辦煒康茶廠, 註冊“洪旗山”茶葉商標, 發展茶葉商標品牌。 他還帶領村民通過整理閒置集體土地5000平方米, 將土地出租給新引進的鑫吉竹木製品廠使用, 每年租金收入2.2萬元。 將部分閒置土地出租給川久公司建設農產品集散中心,

年租金2萬元。 村財收入由零發展到5萬元。

除了抓生產, 陳德平不忘民生工程建設。 三年來, 他籌集建設資金680多萬元, 其中幫扶資金400多萬元, 專案建設資金280萬元, 帶領村民設立“一室一站一院一中心”, 即民情懇談室、人大代表工作站、溪源書院、農產品電子商務中心。 陳德平說:“民情懇談室通過訪談、約談、面談、座談等形式, 傾聽村民的心聲, 把日常糾紛化解在談話當中, 讓村民感受到黨組織的溫暖。 ”陳德平通過和村民談心交心, 有效化解3戶移民遺留上訪戶的問題, 成功調解村民矛盾糾紛4起, 溪源村被評為“平安先行村”“無訪鄉村”。

此外, 溪源村還被評為縣級文明村、農村黨建示範村和美麗鄉村建設示範點、省級生態村、省級優秀農村示範社區。 陳德平連續三年被芹洋鄉黨委、政府評為“先進工作者”,被壽寧縣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被市委市直機關工委評為“優秀黨務工作者”,連續三年被核定為“優秀公務員”。

陳德平連續三年被芹洋鄉黨委、政府評為“先進工作者”,被壽寧縣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被市委市直機關工委評為“優秀黨務工作者”,連續三年被核定為“優秀公務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