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53歲”的市少年兒童圖書館要搬家啦

圖為市少年兒童圖書館的活動室。 記者 張莎攝

由於空間狹小, 少兒圖書館裡的座位並不多, 高峰時期, 小朋友只能席地而坐。 記者 周尤攝

一封讀者來信:

《重慶日報》讀者來信欄目:我是一名8歲孩子的媽媽, 我的兒子是一個特別愛閱讀的小朋友, 每天讀書是他雷打不動的習慣。 位於渝中區兩路口附近的重慶市少年兒童圖書館是兒子最喜歡去的地方, 每個週末, 只要他有時間都會去那裡看看書。

最近, 我聽說市少兒圖書館馬上要搬家了, 我和孩子都非常關心圖書館新館的選址, 希望能搬到一個硬體設施更好、交通便利、環境優美的地方。 請《重慶日報》讀者來信欄目多多關注市少兒圖書館的搬遷, 把我們讀者的建議回饋給有關部門。

渝中區長江一路11號, 一座已有幾十年歷史的老樓、一處給成千上萬名少年兒童提供閱讀圖書的地方……這裡便是重慶市少年兒童圖書館。 儘管“貴”為國家一級館, 由於條件老化, 這裡早已不堪重負。 近日, 記者從重慶市少年兒童圖書館瞭解到, 為了給全市少年兒童創造更好的閱讀環境, 圖書館新館建設項目已納入重慶市文化發展“十三五”規劃。

建館53年 面臨發展瓶頸

在市少年兒童圖書館內, 記者見到, 隨著時間的流逝, 如今這裡館舍陳舊, 已顯得“老態龍鍾”。

圖書館館長劉紅向記者介紹了圖書館的歷史沿革——

重慶市少年兒童圖書館是西部地區唯一獨立建制省級(直轄市)少年兒童圖書館, 是重慶市科普基地、重慶市社科普及基地、重慶市青少年教育基地以及重慶市青少年社會教育協會成員單位。

1964年6月1日, 市少年兒童圖書館正式建成開放。 館址位於渝中區較場口1號和解放碑民族路179號, 當時的館舍面積2433平方米。

2008年, 圖書館遷至現址, 面積8133平方米, 館舍由閱覽大樓、羅斯福圖書館及培訓樓組成。

2009年, 在全國第四次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檢查中, 市少年兒童圖書館首次被評為國家“一級圖書館”。

然而, 在2013年全國第五次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檢查中, 專家組回饋意見為:少兒圖書館的館設不適合為少年兒童服務。

“走過半個世紀, 我們遇上了發展瓶頸。 ”劉紅坦言。

受場地限制 超負荷運轉

劉紅介紹, 因市少年兒童圖書館沿用的羅斯福圖書館為幾十年前的建築, 很多工程佈局非常不合理。 隨著時間的推移, 館舍陳舊、無停車位、場地擁擠等問題, 開始不斷顯現。

首先, 當初的圖書館設計未考慮未成年人因素:5層樓都沒有電梯, 無法安裝中央空調, 一到盛夏, 樓梯過道無法覆蓋冷氣, 悶熱異常。 記者留意到, 圖書館5層樓僅有7個女廁位、3個男廁位, “偏偏廁所外牆為承重牆, 整改起來困難重重。 ”劉紅說,

像這樣的工程缺點還有不少。

其次為空間限制。 劉紅告訴記者, 圖書館有閱覽坐席527個, 一到暑假高峰期每天上萬人次到館, 人滿為患, 許多娃娃只得席地而坐。

記者見到, 設在圖書館一樓的讀者活動室只有幾十個平方;學術報告廳稍大, 也僅能容納不到100人。 “受場地限制, 我們無法承接大型活動。 沒有小劇場, 沒有少年兒童才藝展示場地, 不少免費的特色服務始終無法開展。 ”談到因場地限制與一些大型會議、培訓失之交臂, 劉紅很無奈。

此外, 市少年兒童圖書館供少兒讀者和從事少年兒童服務的機構查閱資料, 館藏文獻130萬餘冊。 由於場地和經費的限制, 許多珍貴的連環畫沒有得到恒溫恒濕裝備保護。

儘管如此, 市少年兒童圖書館仍然深受我市小朋友們歡迎。 記者採訪到圖書館的資深小讀者——南岸區珊瑚實驗小學5年級學生許雅雯。她說,從自己一年級開始,媽媽幾乎每個月都會帶她來圖書館看書,一待就是半天。“我喜歡在圖書館裡讀書的感覺,這裡就像一個童話世界。如果圖書館再多增加一些座位就好了,小朋友們不用坐在地上、靠在牆上。”

據市少年兒童圖書館統計,2016年到館539866人次,文獻外借475137冊次,組織活動111場次。這些資料均直逼圖書館的承載極限。不斷增加的人流量與借閱需求,讓“53歲”的圖書館著實有點“吃不消”。

圖書館新館項目已納入重慶市文化發展“十三五”規劃

面對持續上升的讀者需求,劉紅和同事們一方面備感欣慰,另一方面也為館裡配套設施老舊的現狀感到揪心。

據瞭解,近年來,市少年兒童圖書館在館設有限的情況下,已建成18個分館、60多個流通點,直接服務讀者30多萬人次。

在去年11月市政府辦公廳下發的《重慶市文化發展“十三五”規劃》中,“少兒圖書館新館”專案在列。

“這一天,我們盼望已久。”劉紅透露,在市政府辦公廳下發的《重慶市2017年市級重點項目名單》中,位於“文化體育”類第二個的就是“重慶市少兒圖書館新館”,今年目標為:完成項目選址,開展前期手續辦理。

她建議,新館應滿足交通便捷、人流集中、功能佈局全面等要求,從面積、環境、設備、資源、功能等方面予以充分考慮,承載全市少年兒童閱讀需求。

記者採訪到圖書館的資深小讀者——南岸區珊瑚實驗小學5年級學生許雅雯。她說,從自己一年級開始,媽媽幾乎每個月都會帶她來圖書館看書,一待就是半天。“我喜歡在圖書館裡讀書的感覺,這裡就像一個童話世界。如果圖書館再多增加一些座位就好了,小朋友們不用坐在地上、靠在牆上。”

據市少年兒童圖書館統計,2016年到館539866人次,文獻外借475137冊次,組織活動111場次。這些資料均直逼圖書館的承載極限。不斷增加的人流量與借閱需求,讓“53歲”的圖書館著實有點“吃不消”。

圖書館新館項目已納入重慶市文化發展“十三五”規劃

面對持續上升的讀者需求,劉紅和同事們一方面備感欣慰,另一方面也為館裡配套設施老舊的現狀感到揪心。

據瞭解,近年來,市少年兒童圖書館在館設有限的情況下,已建成18個分館、60多個流通點,直接服務讀者30多萬人次。

在去年11月市政府辦公廳下發的《重慶市文化發展“十三五”規劃》中,“少兒圖書館新館”專案在列。

“這一天,我們盼望已久。”劉紅透露,在市政府辦公廳下發的《重慶市2017年市級重點項目名單》中,位於“文化體育”類第二個的就是“重慶市少兒圖書館新館”,今年目標為:完成項目選址,開展前期手續辦理。

她建議,新館應滿足交通便捷、人流集中、功能佈局全面等要求,從面積、環境、設備、資源、功能等方面予以充分考慮,承載全市少年兒童閱讀需求。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