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山東青島市南區市場監管局中山路市場監管所解決消費糾紛

購買二手機 投訴維權難

本報訊 近日, 市民崔女士在青島市市南區某手機店維修手機, 維修時技術人員給她推銷二手蘋果5C手機, 並告知蘋果5C和5S完全相同。 因為價格便宜, 崔女士動了心, 最終, 她以450元的價格, 購買了一部二手蘋果5C手機。 使用了20多天后, 發現手機性能與工作人員描述大相徑庭, 不僅沒有店方所說的功能, 還經常死機, 她找到店裡要求退款。 手機店的工作人員告訴她, 只退200元。 崔女士非常不滿, 要求退還400元, 手機店不肯, 崔女士遂向青島市市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中山路市場監管所投訴。

該所工作人員接到投訴後, 立即進行調查。 手機店對崔女士提出的說法並不認同, 說手機並無崔女士所述問題, 信誓旦旦稱, 如有問題則全額退款。 工作人員犯了難, 問題出現, 如果是新手機出現問題, “三包”有明文規定出現品質問題, 可依法進行“包修、包換、包退”。 如果出現糾紛通常由手機生產廠家負責品質檢驗, 也可申請專門檢測機構進行鑒定。 但是二手手機出現品質問題, 法律上是空白, 究竟由誰來進行鑒定, 原生產廠家不會承擔二手手機的品質問題, 也不承擔品質檢定, 法律上也無此規定。 其次, 手機出現品質問題責任方是誰?是銷售者還是購買者?都無法得到解釋。 據瞭解, 目前有些專門進行二手手機買賣的, 更有甚者利用回收舊手機,

更換零件後, 加價出售, 進行牟利。

事情經過調查核實, 崔女士購買的二手手機系組裝機, 沒有銷售憑證和保修卡。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相關規定, 國家有關商品的“三包”規定不包括二手手機, 除非消費者和商家購買時有書面約定。 因此, 二手手機在法律上不受保護, 消費維權難度很大。

為了解決問題, 工作人員又與消費者進行溝通和解釋, 崔女士作出適當讓步, 提出讓商家退還300元的要求。 經過工作人員的多次調解, 最終雙方達成一致, 由商家退300元給崔女士, 並退回手機。

中山路市場監督管理所的工作人員也提醒廣大的消費者, 二手手機雖然便宜, 但是也應該警惕裡面的銷售陷阱, 謹慎購買。

其一, 到正規的手機店進行購買, 詢問手機的來源, 避免買到贓物;其二, 購買前檢查測試手機的性能、品質, 是否能正常運行, 手機是否與商家的承諾相一致;其三, 向商家索要購物憑證, 盡可能與商家達成關於退換貨及維修的書面協議, 以便日後消費維權。 《中國品質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