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上海西岸,浦江下一個百年風華

如今, 不管提起上海西岸還是WEST BUND, 人們都不再陌生, 因為這裡已經成為上海的文化新地標, 甚至日漸擁有媲美巴黎左岸的“國際呼聲”。

記者|任蕙蘭

黃浦江岸總是充滿故事。

外灘那些風格迥異的萬國建築, 收納了上一個輝煌時代的風華;如今, 國際大師操刀的美術館、劇場, 在徐匯濱江進行一場新的建築作品PK, 它們將見證上海加入世界文化名都“朋友圈”。

不管提起上海西岸還是WEST BUND, 人們都不再陌生, 因為這裡已經成為上海的文化新地標, 甚至日漸擁有媲美巴黎左岸的“國際呼聲”。

老機場變身美術館

餘德耀美術館是徐匯濱江的一道風景,

鐵銹紅色的建築主體, 在江水綠樹的映襯下分外醒目, 入口處的玻璃立面是日本建築師藤本壯介的手筆, 在懷舊工業風中增加了“未來感”, 這一點睛之舉幾乎可以媲美盧浮宮前的玻璃金字塔。

這座建築前身是上海飛機製造廠的機庫, 當眾多重工業和交通遺址隨著城市更新被拆遷分解, 湮滅於歷史, 這個機庫的華麗變身顯得難能可貴。

“龍華機場以前也曾輝煌過。 ”西岸集團董事長李忠輝如數家珍:民國初期, 這裡是北洋水師的大操練場。 1922年, 北洋政府選擇大操場作為飛機裝配之地, 由此龍華機場得以誕生, 成為上海第一個軍用機場。 1934年機場擴建後可供水上、陸上飛機升降。 抗戰期間機場被日寇海軍佔用, 抗戰結束後成為東亞最大的民用機場。 1949年, 杜月笙、宋美齡就是從這裡告別大陸的。

建國初期, 龍華機場仍是上海重要的民用機場。 由於城市開發的不斷外延, 龍華機場逐漸被居民區和高樓包圍, 周邊環境無法適應大型飛機起降,

它的功能逐漸被虹橋機場和浦東機場取代。

“改造前我們看到機庫裡的老飛機部件, 遙想上海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就有全世界最先進的飛機, 歐亞航空公司的航班每天從這裡起飛, 感歎上海一直很前衛、領先于時代。 ”李忠輝說。

徐匯濱江的重工業和交通遺址名單裡, 除了龍華機場, 還有長長的一串:鐵路南浦站、北票煤碼頭、上海水泥廠、白貓集團、宏文造紙廠、上海飛機製造廠等等。 在這一輪濱江公共空間的貫通改造中, 這些遺址是去是留?曾困擾了人們很久。

“有人會問, 工業遺址有什麼好留?已經落後於時代發展。 但如果一味去拆, 你漸漸會感覺不到生活在上海, 城市是有機體, 城市文化的傳承需要保護保留一些承載記憶的建築。

”李忠輝說, “一個人同時生活在歷史、未來和現實中是最幸福的事。 ”

近年來上海舊城改造的思路, 從“拆改留並舉, 以拆為主”逐步轉向“留改拆並舉, 以保留保護為主”。 徐匯濱江的工業遺址改造也貫徹了這一主旨。

2012年, 徐匯區成立了國有獨資企業西岸集團, 負責徐匯濱江地區綜合開發建設。 集團在改造之前, 先找同濟大學的專家花了一年左右時間, 對整個濱江地區的沿江工業歷史遺址和綠化做了一次完整的調研, 確定哪些建築要結合開發保留, 哪些要移地重建, 哪些不得不拆除, 但保留一些小品點綴江岸。 這樣細緻的排摸調研, 為下一步規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通過調研, 開發者瞭解到每一處建築的精華所在。

以龍華機庫為例, 原是蘇聯人所造, 有兩個東正教風格的“洋蔥頂”, 用很細的三角鋼支撐。 在建築師眼中, 通過精密計算, 用最簡易的結構支撐, 最普通的材料製造, 沒有多餘的“肥肉”, 正是建築之美的體現。

“我們不是要保留建築的外部特色, 而是保留建築的靈魂, 就是結構, 讓後人感受到, 百年前上海建築就能達到技術與藝術的完美統一。 ”李忠輝說。

藏家餘德耀最初看到機庫的建築結構, 一下子興奮起來, 他的收藏以大型裝置藝術為主, “對結構很有感覺”, 認為機庫本身簡直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藏品, 改建為收納裝置藝術的美術館再合適不過。 況且這個場地面積有五千多平方米, 10米高, 無柱, 符合裝置藝術品對大空間的需求。 他和西岸集團一拍即合,有了今日的餘德耀美術館。

從“不參加競標”到“搶著來”

藝術家和音樂家總是對不規整的工業空間“沒有抵抗力”,獨特的構造帶給他們無盡的靈感,他們享受改造的過程,那是一場創意交鋒。更何況,藝術家對時代變遷擁有敏銳的觸覺,工業遺址讓他們觸摸到了歷史的溫度。

李忠輝曾陪同音樂家譚盾考察了徐匯濱江的廢棄油庫,原為虹橋機場供油所用。七個巨大的白色鐵皮油罐一字排開,在普通人眼裡只是工業廢品,但譚盾很感興趣。他提出一個要求,能不能鑽到油罐裡面看看?

“我們繞了一圈,發現油罐上有個直徑60釐米左右的出油孔,離地1米多高。他問,爬嗎?我說,爬!我們相繼爬上去,從出油孔裡鑽進了油罐。”李忠輝回憶。兩人進去一說話,對聲音特別敏感的譚盾發現,油罐裡的回聲效果非常好,簡直是天然的劇院。最後譚盾和西岸集團達成協議,將油罐公園保留的五個油罐改造成聲音劇場。

除了餘德耀、劉益謙、譚盾等大咖,徐匯濱江還吸引了很多藝術家和藏家入駐,周鐵海、丁乙在西岸設立了工作室,著名藏家喬志兵設立了私人展示空間——喬空間,並和西岸集團合作打造油罐藝術公園項目,張永和將20年前在日本獲獎的作品“垂直玻璃屋”複刻在了西岸。

西岸還為建築設計師提供了爆發“小宇宙”的平臺。國際大師的作品在徐匯濱江PK——正如上個世紀風格迥異的各國建築在外灘爭勝。

普利策獎得主劉香成的上海攝影藝術中心,由美國建築師組合Sharon Johnston & Mark Lee擔綱設計,西岸美術館由英國建築大師戴衛·奇普菲爾德操刀,水邊劇場則是丹麥著名建築事務所SHL的合夥人Chris Hardie的手筆。本土新銳設計師也冒得很快,操刀龍美術館和西岸藝術中心的柳亦春已晉升“男神”。西岸彙聚了大咖和新銳建築設計師的工作室和展示空間,張斌、童明、柳亦春、張佳晶、袁烽都在名單中。

“以前開發濱江空間是做產品,我們現在是在做作品。”李忠輝說。在黃浦江沿岸填滿高端寫字樓和商場,以總部經濟、世界500強和LV、Prada為關鍵字時,徐匯濱江100公頃的空間將會成為新時代的萬國建築作品展,別具一格的建築構成江岸的獨特風景線。

然而,在徐匯濱江開發之初,這片封閉的工業遺址並未受到多少青睞,開發團隊在邀請設計師、藝術家時只有不斷地“講故事”。

“最開始請設計師來很難,很多人不願來,或者表現得很強勢,一上來就說,我們不參加招標,要做就直接用我們。”西岸集團副總經理幹瑾說,“隨著徐匯濱江漸漸打開知名度,很多事務所搶著來,他們覺得在這裡有項目就很自豪。”

從設計師“不參加招標”到“搶著來”,能看出西岸發展速度很快,也說明徐匯濱江的開發模式得到驗證,李忠輝總結為“搭起一個開放平臺,讓專業的人去做專業的事”。

具體來說,就是在開發過程中引入外部專業人士的力量。比如在空間改造中,西岸邀請業內專家組成規劃建設專家委員會,考量各個國家建築設計事務所的實力,遴選投標方案。在辦展方面,也是採用“借外腦”模式,邀請外部專業人士組成藝術專家委員會,為西岸的藝術展覽把關。“我們給一個方向,通過市場選拔,讓專業人士發揮,不過多干涉。”李忠輝說。

“我們儘量讓體制機制對文化的限制降到最低,限制太多,文化活力就無法釋放。比如吸引很多國外藝術家來辦展,我們就提出負面清單:不涉及宗教、不涉及時政、不涉及色情‘三不’,其他內容都歡迎。”

另一方面,西岸動員各種社會力量參與公共藝術事業。相比體制內美術館,西岸的眾多私立美術館辦展模式更多樣化,既有社會化辦展,也有企業辦展,充分發揮市場力量。“政府的財政力量有限,有很多城市發展的短板要補,比如劉益謙拍下價值上億的雞缸杯、唐卡,體制內美術館很難有這個財力。所以我們鼓勵社會力量辦展,豐富公共藝術資源。”李忠輝說。

得益于寬鬆開放的環境,西岸經常能邀請到最活躍的藝術家,吸引來最熱門的展覽,引領上海藝術風潮。比如近年在餘德耀美術館舉辦的《雨屋》裝置展和賈科梅蒂展都引起轟動。“很多國際藝術家的亞洲首展,以前都是放在日本,現在有些會放到上海。說明上海在國際上的藝術地位在不斷提高。”幹瑾說。

“我們要做的是打造配套功能,把平臺做好。”李忠輝說。西岸集團在走訪美術館調研過程中瞭解到,很多機構的需求集中在藝術品關稅方面。

於是,上海第一個專業的藝術品保稅倉庫落戶在徐匯濱江。西岸集團在考察了新加坡自由港後,將其引入上海,成為西岸自由港。內地藏家規模日漸龐大,藝術品消費實力強大,對方也樂於借此機會進軍內地。目前上海的大型藝術展,展品主要放在徐匯濱江的藝術品保稅倉庫。恒溫恒濕的專業環境也吸引了很多私人藏家將藏品託管於此。“未來西岸會發展和藝術有關的財富、金融產業。”李忠輝表示。

從某種程度來看,正是西岸自由港造就了西岸博覽會的成功,藝博會自誕生起就吸引了中國和國際頂級畫廊,包括白立方畫廊、佩斯畫廊和大田畫廊等。

從2014年龍美術館和餘德耀美術館建成,短短幾年時間內,上海西岸成為文化藝術新地標,甚至獲得了“國際呼聲”。2015年,《紐約時報》在整版報導《上海西岸,下一個紐約博物館大道?》中評價,“上海正從以華麗天際線和奢侈品購物聞名的光鮮商業中心,轉變為舉足輕重的文化都市,不僅要超越本國的競爭對手香港,或許有朝一日還會和西方的主要藝術中心城市相提並論。”

藝術熱在市民階層升溫

對不少上海家庭來說,西岸已經成為頗具吸引力的週末休閒地,在綠樹成蔭的江畔野餐,或是看一場熱門的藝術展,都是不錯的選擇。

“我在西岸的美術館觀察時,經常會為上海市民的藝術修養自豪。在國外的美術館,你會看到人們在一幅作品前面停留很久,靜靜地感受。以前上海人看展是走馬觀花,但現在不同了,也會有人專注地看某一件作品,說明欣賞水準提升了。”李忠輝說。

更能體現上海市民藝術熱情的是西岸博覽會。第一年舉辦時,西岸博覽會從四五天延長到一個月,觀眾仍絡繹不絕。“難得這麼多好畫廊過來,就想讓大家欣賞充分。”李忠輝說。去年藝博會也延長了一周時間。藝博會不止是交易平臺,也是市民可享受的藝術資源。

各種藝術活動、事件是市民接受藝術教育的最好途徑。而欣賞品位提升的人們又成為藝術市場的消費主力。“你去外國人家裡拜訪,他會向你介紹,某件藝術品是旅遊時買的,某幅畫有什麼淵源。藝術品不是少數人的專屬,企業家、新興的中產階層將會是藝術品消費主力。人們越來越接受用藝術品裝飾住宅,你不可能在花幾十萬裝修的新居掛上宜家的印刷畫吧。城市中產對藝術品有強烈的需求。”李忠輝說。

上海西岸將持續以高品質的藝術活動普及市民藝術教育。李忠輝介紹上海西岸的藍圖:

美術館大道會逐步成形。除了現有的龍美術館、餘德耀美術館、西岸藝術中心等,還會有更多私立美術館入駐。目前西岸集團在和英國泰特美術館、法國蓬皮杜商談,計畫將分館引入西岸。西岸的開發商企業也在引進美術館,比如濱江城開中心將引入觀複寶庫。各個美術館聚焦點不同,比如龍美術館的收藏以傳統藝術、現代藝術為主,餘德耀美術館收藏以當代藝術為主,尤其是大型裝置。西岸將通過豐富美術館資源來建立系統性收藏,積累國際級的藏品。

另一方面,西岸會打造藝術街區。除了美術館之外,藝博會、畫廊也是藝術市場的組成部分,西岸藝博會積累了口碑,已經有馬淩畫廊等大批香港畫廊進入西岸。除了藝術產業,西岸還會發展時尚、設計等藝術相關產業。時尚產業和藝術有天然的聯繫,很多時尚品牌選擇在藝術空間辦展,Dior首秀就是在龍美術館舉辦的,上海時裝周ONTIMESHOW也放在西岸,之後還有愛馬仕首秀。獨立設計品牌也會導入西岸,打造藝術生活。

此外,西岸還將持續推出藝術活動、事件,增加地區文化魅力。比如每年春秋兩季的ART WEST BUND西岸文化藝術季,按照國際慣例在運營。藝術活動不但是為藏家和美術館服務,也讓市民享受到更豐富的藝術資源。未來還會引入國外藝術學院的鑒賞培訓,提高市民的藝術素養。

西岸未來除了引進藝術展,還會引入國際化、高品質的演出,上海夢中心將在年底完工,徐匯濱江共有六七個劇場,共10000多個座位,將有效滿足上海市民對高品質演出的需求。

他和西岸集團一拍即合,有了今日的餘德耀美術館。

從“不參加競標”到“搶著來”

藝術家和音樂家總是對不規整的工業空間“沒有抵抗力”,獨特的構造帶給他們無盡的靈感,他們享受改造的過程,那是一場創意交鋒。更何況,藝術家對時代變遷擁有敏銳的觸覺,工業遺址讓他們觸摸到了歷史的溫度。

李忠輝曾陪同音樂家譚盾考察了徐匯濱江的廢棄油庫,原為虹橋機場供油所用。七個巨大的白色鐵皮油罐一字排開,在普通人眼裡只是工業廢品,但譚盾很感興趣。他提出一個要求,能不能鑽到油罐裡面看看?

“我們繞了一圈,發現油罐上有個直徑60釐米左右的出油孔,離地1米多高。他問,爬嗎?我說,爬!我們相繼爬上去,從出油孔裡鑽進了油罐。”李忠輝回憶。兩人進去一說話,對聲音特別敏感的譚盾發現,油罐裡的回聲效果非常好,簡直是天然的劇院。最後譚盾和西岸集團達成協議,將油罐公園保留的五個油罐改造成聲音劇場。

除了餘德耀、劉益謙、譚盾等大咖,徐匯濱江還吸引了很多藝術家和藏家入駐,周鐵海、丁乙在西岸設立了工作室,著名藏家喬志兵設立了私人展示空間——喬空間,並和西岸集團合作打造油罐藝術公園項目,張永和將20年前在日本獲獎的作品“垂直玻璃屋”複刻在了西岸。

西岸還為建築設計師提供了爆發“小宇宙”的平臺。國際大師的作品在徐匯濱江PK——正如上個世紀風格迥異的各國建築在外灘爭勝。

普利策獎得主劉香成的上海攝影藝術中心,由美國建築師組合Sharon Johnston & Mark Lee擔綱設計,西岸美術館由英國建築大師戴衛·奇普菲爾德操刀,水邊劇場則是丹麥著名建築事務所SHL的合夥人Chris Hardie的手筆。本土新銳設計師也冒得很快,操刀龍美術館和西岸藝術中心的柳亦春已晉升“男神”。西岸彙聚了大咖和新銳建築設計師的工作室和展示空間,張斌、童明、柳亦春、張佳晶、袁烽都在名單中。

“以前開發濱江空間是做產品,我們現在是在做作品。”李忠輝說。在黃浦江沿岸填滿高端寫字樓和商場,以總部經濟、世界500強和LV、Prada為關鍵字時,徐匯濱江100公頃的空間將會成為新時代的萬國建築作品展,別具一格的建築構成江岸的獨特風景線。

然而,在徐匯濱江開發之初,這片封閉的工業遺址並未受到多少青睞,開發團隊在邀請設計師、藝術家時只有不斷地“講故事”。

“最開始請設計師來很難,很多人不願來,或者表現得很強勢,一上來就說,我們不參加招標,要做就直接用我們。”西岸集團副總經理幹瑾說,“隨著徐匯濱江漸漸打開知名度,很多事務所搶著來,他們覺得在這裡有項目就很自豪。”

從設計師“不參加招標”到“搶著來”,能看出西岸發展速度很快,也說明徐匯濱江的開發模式得到驗證,李忠輝總結為“搭起一個開放平臺,讓專業的人去做專業的事”。

具體來說,就是在開發過程中引入外部專業人士的力量。比如在空間改造中,西岸邀請業內專家組成規劃建設專家委員會,考量各個國家建築設計事務所的實力,遴選投標方案。在辦展方面,也是採用“借外腦”模式,邀請外部專業人士組成藝術專家委員會,為西岸的藝術展覽把關。“我們給一個方向,通過市場選拔,讓專業人士發揮,不過多干涉。”李忠輝說。

“我們儘量讓體制機制對文化的限制降到最低,限制太多,文化活力就無法釋放。比如吸引很多國外藝術家來辦展,我們就提出負面清單:不涉及宗教、不涉及時政、不涉及色情‘三不’,其他內容都歡迎。”

另一方面,西岸動員各種社會力量參與公共藝術事業。相比體制內美術館,西岸的眾多私立美術館辦展模式更多樣化,既有社會化辦展,也有企業辦展,充分發揮市場力量。“政府的財政力量有限,有很多城市發展的短板要補,比如劉益謙拍下價值上億的雞缸杯、唐卡,體制內美術館很難有這個財力。所以我們鼓勵社會力量辦展,豐富公共藝術資源。”李忠輝說。

得益于寬鬆開放的環境,西岸經常能邀請到最活躍的藝術家,吸引來最熱門的展覽,引領上海藝術風潮。比如近年在餘德耀美術館舉辦的《雨屋》裝置展和賈科梅蒂展都引起轟動。“很多國際藝術家的亞洲首展,以前都是放在日本,現在有些會放到上海。說明上海在國際上的藝術地位在不斷提高。”幹瑾說。

“我們要做的是打造配套功能,把平臺做好。”李忠輝說。西岸集團在走訪美術館調研過程中瞭解到,很多機構的需求集中在藝術品關稅方面。

於是,上海第一個專業的藝術品保稅倉庫落戶在徐匯濱江。西岸集團在考察了新加坡自由港後,將其引入上海,成為西岸自由港。內地藏家規模日漸龐大,藝術品消費實力強大,對方也樂於借此機會進軍內地。目前上海的大型藝術展,展品主要放在徐匯濱江的藝術品保稅倉庫。恒溫恒濕的專業環境也吸引了很多私人藏家將藏品託管於此。“未來西岸會發展和藝術有關的財富、金融產業。”李忠輝表示。

從某種程度來看,正是西岸自由港造就了西岸博覽會的成功,藝博會自誕生起就吸引了中國和國際頂級畫廊,包括白立方畫廊、佩斯畫廊和大田畫廊等。

從2014年龍美術館和餘德耀美術館建成,短短幾年時間內,上海西岸成為文化藝術新地標,甚至獲得了“國際呼聲”。2015年,《紐約時報》在整版報導《上海西岸,下一個紐約博物館大道?》中評價,“上海正從以華麗天際線和奢侈品購物聞名的光鮮商業中心,轉變為舉足輕重的文化都市,不僅要超越本國的競爭對手香港,或許有朝一日還會和西方的主要藝術中心城市相提並論。”

藝術熱在市民階層升溫

對不少上海家庭來說,西岸已經成為頗具吸引力的週末休閒地,在綠樹成蔭的江畔野餐,或是看一場熱門的藝術展,都是不錯的選擇。

“我在西岸的美術館觀察時,經常會為上海市民的藝術修養自豪。在國外的美術館,你會看到人們在一幅作品前面停留很久,靜靜地感受。以前上海人看展是走馬觀花,但現在不同了,也會有人專注地看某一件作品,說明欣賞水準提升了。”李忠輝說。

更能體現上海市民藝術熱情的是西岸博覽會。第一年舉辦時,西岸博覽會從四五天延長到一個月,觀眾仍絡繹不絕。“難得這麼多好畫廊過來,就想讓大家欣賞充分。”李忠輝說。去年藝博會也延長了一周時間。藝博會不止是交易平臺,也是市民可享受的藝術資源。

各種藝術活動、事件是市民接受藝術教育的最好途徑。而欣賞品位提升的人們又成為藝術市場的消費主力。“你去外國人家裡拜訪,他會向你介紹,某件藝術品是旅遊時買的,某幅畫有什麼淵源。藝術品不是少數人的專屬,企業家、新興的中產階層將會是藝術品消費主力。人們越來越接受用藝術品裝飾住宅,你不可能在花幾十萬裝修的新居掛上宜家的印刷畫吧。城市中產對藝術品有強烈的需求。”李忠輝說。

上海西岸將持續以高品質的藝術活動普及市民藝術教育。李忠輝介紹上海西岸的藍圖:

美術館大道會逐步成形。除了現有的龍美術館、餘德耀美術館、西岸藝術中心等,還會有更多私立美術館入駐。目前西岸集團在和英國泰特美術館、法國蓬皮杜商談,計畫將分館引入西岸。西岸的開發商企業也在引進美術館,比如濱江城開中心將引入觀複寶庫。各個美術館聚焦點不同,比如龍美術館的收藏以傳統藝術、現代藝術為主,餘德耀美術館收藏以當代藝術為主,尤其是大型裝置。西岸將通過豐富美術館資源來建立系統性收藏,積累國際級的藏品。

另一方面,西岸會打造藝術街區。除了美術館之外,藝博會、畫廊也是藝術市場的組成部分,西岸藝博會積累了口碑,已經有馬淩畫廊等大批香港畫廊進入西岸。除了藝術產業,西岸還會發展時尚、設計等藝術相關產業。時尚產業和藝術有天然的聯繫,很多時尚品牌選擇在藝術空間辦展,Dior首秀就是在龍美術館舉辦的,上海時裝周ONTIMESHOW也放在西岸,之後還有愛馬仕首秀。獨立設計品牌也會導入西岸,打造藝術生活。

此外,西岸還將持續推出藝術活動、事件,增加地區文化魅力。比如每年春秋兩季的ART WEST BUND西岸文化藝術季,按照國際慣例在運營。藝術活動不但是為藏家和美術館服務,也讓市民享受到更豐富的藝術資源。未來還會引入國外藝術學院的鑒賞培訓,提高市民的藝術素養。

西岸未來除了引進藝術展,還會引入國際化、高品質的演出,上海夢中心將在年底完工,徐匯濱江共有六七個劇場,共10000多個座位,將有效滿足上海市民對高品質演出的需求。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