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曾因教練逼服藥退役,李娜脫離體制後取得成功,領導卻說歸功體制

作為中國體育史上最特立獨行的明星, 李娜過往十年的職業生涯中除了取得空前的成績之外, 在她身上的爭議事件也屢屢發生。 在1989年年僅7歲的李娜接觸了網球, 1999年17歲的李娜進入國家隊, 同年轉為職業球員。 然而在2002年, 李娜卻突然選擇了退役, 沒有告訴任何教練, 僅在桌上留下了一封要求退役的信, 就一大早從國家訓練中心溜走了。

李娜後來回憶道當時退役的真正原因, 她表示在過度的訓練中, 李娜的身體越發虛弱, 而教練不顧醫囑給李娜服用膽固醇(禁藥), 造成了身體過敏, 同時加上教練禁止戀愛,

這讓性格叛逆的李娜選擇了生涯第一次退役。

事實上李娜早年一點也不喜歡網球, 然而網球運動在當時中國屬於小眾專案, 很少有人練習, 上層抱著容易出成績、出名的心態, 讓年少的李娜走向了網球之路, 正因為這種壓迫式的無自主情況下走上網球之路,

讓李娜從一開始就開始憎恨厭惡這種國家運行下體育機制。 ——舉國體制, 因為她看透了這種製造冠軍的方法就是日復一日地將年輕的運動員逼到極限。 在11歲時, 李娜第一次反抗教練, 當時近乎崩潰她拒絕繼續訓練。 得到的懲罰是體罰:在訓練原地罰站直至悔改。

在2004年, 退役兩年後的李娜在家體育總局網球運動管理中心主任孫晉芳的勸導下回到了國家隊, 這成為了李娜個人命運的第一次分水嶺。 之前, 網球是李娜的遮罩詞;之後, 李娜成了中國網球的敏感詞。 隨後的幾年裡, 李娜和國家隊結下了越來越多的矛盾。

直到在北京奧運會上, 李娜獲得女子單打第四名。 網管中心宣佈, 只要上交12%的廣告收入和8%的比賽獎金, 並保證參加國家隊賽事, 就允許國家隊隊員單飛, 享受一切自主。 此前, 這一抽成比例是50%至60%, 李娜也開始了脫離體制的道路。

隨後我們都見證了李娜開始了其澳網亞軍、法網冠軍、年終總決賽亞軍再到澳網冠軍一系列輝煌的成就。

在李娜十五年的職業生涯裡, 21次打入WTA女單賽事決賽, 並共獲得了9個WTA和19個ITF單打冠軍, 職業生涯總戰績為503勝188負, 並以排名世界第六的身份退役。

《時代》週刊評價稱李娜的成功在於“她脫離了中國的舉國體制並且在職業體育上取得成功”。 而李娜和薑山也曾表示在於脫離體制後更能發揮,

才能如此成功, 但是這卻引起了已經退休的網管中心前副主任高瀋陽等領導不滿, 他們表示李娜的成功和體制好壞沒有關係。 職業體育不能代替我們現有體育發展的格局, 自己國家有自己的國情。 協會是培養人才, 李娜是協會培養的, 不是職業體育培養的, 李娜的成功應歸功於體制。

對於李娜的成功, 有人認為是個人的勝利, 也有人是體制的培養, 但是事實上兩者都是存在的, 在中國哪有人能夠完全脫離體制成功, 而李娜如果不脫離體制也怎能這樣成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