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故鄉有靈,會唱歌的槐樹

故鄉是永恆的話題, 小橋流水人家, 或山水風光, 融入濃濃的情感因緣, 就使故鄉多了靈氣, 可親可感。 最近, 陸泉根先生寄來散文集《會唱歌的槐樹》, 是一部關於興化故鄉的書, 內容洋洋灑灑, 有大鄒古鎮的悠悠蕩蕩歲月, 以及彌漫在字裡行間的情感, 讀罷忍不住讓人拍案叫好, 這才是今天難得一見的故鄉味。

數年前, 我曾有一次興化之行, 訪板橋故居, 行走街巷, 雖未至大鄒古鎮, 想必是同興化有著一樣古味的所在。 尤其是讀到泉根先生寫西溝之上的虹橋, 以及碼頭, 在興化城裡, 也曾有碼頭、河流因城市建設的需要而填成大馬路。 滄海桑田, 不過是數十年的事。

大鄒的原風景, 在泉根先生的筆下, 一一展現, 老樹、工匠、學校、籃球場、聽書等等, 都是已消失的人事裡, 作者也從大鄒古鎮, 一步步遠離故土, 走進城市(泰州), 這種適宜的別離更容易讓人拉開距離看故鄉。

泉根先生著筆最多的還是親情, 父母、兄弟姐妹, 以及左鄰右舍, 都在文章裡一一出現, 《會唱歌的槐樹》一篇讓人看到父親的達觀, 而另一篇記述父親過年時冒雪歸家, 帶來兩大捆木材, 也十分動人。 書中有老鹹菜、買豬頭肉的經歷, 這樣的場景是來源於生活的場面,

沒有實際經驗恐怕難以有打動人的力量。

多年前, 我曾在《泰州晚報》副刊上和泉根先生“同版”(同一個版面)相遇, 也就有了“同版”的交流, 他的鄉土文章有著濃郁的地方文化風格, 我愛讀。 至今猶記得若干篇什。 現在卻在《會唱歌的槐樹》裡重讀,

自然格外親切。 這種文字因緣倒也有趣、別致。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