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航母,大草原,互聯網,開放與興衰

1

今天, 第一艘國產航空母艦在大連正式下水。 局座張召忠將軍在做節目時, 掩面而泣, “我們受了多少窩囊氣, 才有了今天”。

航母確實是中國人歷史情感的一個重大情結。

中國近代史的屈辱自鴉片戰場開始, 就是從海洋上被人打開了大門。 甲午戰爭的慘敗更是刺激了數代中國人。 鄧世昌, 致遠艦, 都已經成為民族靈魂的一部分。

中國人也慢慢的出一個教訓, 一個不能走向海洋的國家, 是沒有出路的;一個不能走向海洋的國家, 是難以登上大國舞臺的。 走向海洋, 是幾代中國人的夢想。

幾年前, 我在參觀馬來西亞國家博物館的時候, 看東南亞各國的發展史, 對比鄭和下西洋的實現, 發現鄭和那個年代, 東南亞幾乎就是土邦的天下。 在鄭和之後, 明朝開始閉關鎖國, 中華勢力退出東南亞後, 來自西方的伊斯蘭艦隊才開始進入東南亞。 然後才是西方殖民者。

如果中國不撤, 世界歷史會怎樣改寫?

在航海時代即將開始的時候, 擁有著最先進航海技術的明朝, 閉關鎖國了, 從此, 貽誤數百年。

這種教訓太慘痛了。 好比是一個人在2001年割肉了網易, 2004年賣掉了騰訊, 然後看著他們漲了數百倍。

有了核武器, 中國才真正安全了, 有了航母, 才真正可以走出去了。

2

航海時代的本質是什麼?為什麼只有在近代史上, 航海國家才成為強權?站在人類文明史的角度來看, 才能理解這個本質, 才能更理解今天的選擇, 才能不會再遺憾下個百年。

人類是社交的動物, 地理位置越便於人類交流交通的地方, 文明進化的越快, 技術和資訊交流越便捷。 人類早期文明就誕生於兩河流域, 這是非洲、亞洲、歐洲三大洲的交匯處,

這個不是偶然。

歐洲文明最發達一開始是希臘, 希臘就是兩河流域進入歐洲的入口。

之後, 文明進入歐亞大草原時代, 西起匈牙利、烏克蘭, 東至蒙古和中國東北, 這是世界上最大的草原。

在歷史學家劉仲敬看來, 這就是一個綠色的海洋, 是陸海。 誰離文明的中心越近, 誰在競爭

中就更有優勢。 大草原連接東西方, 草原的交通更便利, 流動速度更快, 尤其是軍事技術的傳播。

前幾年我在甘肅天水時看當地出土的一些文物, 會發現在幾千年以前, 這裡比東南地區發達多了, 因為他們距離當時的文明更近。 用劉仲敬的草原陸海理論, 可以很清晰的解釋, 為什麼商周能滅東南諸侯, 為什麼中國古代史上基本是西北統一東南,

都是因為他們距離大草原更近, 更能接觸到更先進的技術與軍事政治制度。

長安, 北京和張家口就是這個陸海的港口, 是駱駝上岸的地方, 猶如後來的上海, 廣州, 是英國人船隻上岸卸貨的地方。

陸海的巔峰時代, 就是成吉思汗。 幾百萬人口的蒙古人幾乎統治了整個歐亞大陸, 猶如海洋時代的日不落帝國。

海洋時代的道路, 就是隨著航海技術的發展, 海路運輸的優勢超過了陸路。 大草原輝煌時代過去。 一夜之間, 整個世界的秩序顛倒。 內陸被拋棄, 海洋崛起。 蒙古從世界超級大國變成一個小國, 中國的南方沿海從過去的蠻夷之地變成了最繁華的地帶。

文明進化的動力是開放, 這就是大歷史的宿命與紅利。

3

通過兩河流域, 大草原文明與海洋文明的興衰, 我們可以看到, 資訊、技術的流通, 是文明進化程度的決定性影響之一。

在那些年代, 駱駝和船隻運送的不僅是物資, 更是知識、資訊、技術。

這也是為什麼在歐洲人踏上北美土地之前, 那裡的社會演進極其緩慢。 因為那是被大洋隔絕的世界。

今天, 我們當然要造航母, 這是強國的必經之路, 我們更要看到海權的本質是開放。 我們正站在一個新的數百年為維度的更強調開放的互聯網時代。

互聯網時代給人類的影響, 不會亞於航海時代。 才十幾年的爆發, 已經給世界造成了如此巨大的改變。

在今天這個年代, 船隻運送的只是物資。 知識、信息、技術主要通過互聯網來傳送。

中國這些年的國運確實特別好。互聯網要發展的好,就需要人口基數夠大。中國有14億人,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互聯網用戶國家。在互聯網領域,中國的BAT是世界級的公司。

在這場新的歷史變革中,一開始我們就站在了前列,甚至是領先位置。一些朋友出國旅遊回來都吐槽,我們的網路速度,移動支付,比國外都方便多了。

希望在互聯網時代,不要重演閉關鎖國的遺憾。

中國這些年的國運確實特別好。互聯網要發展的好,就需要人口基數夠大。中國有14億人,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互聯網用戶國家。在互聯網領域,中國的BAT是世界級的公司。

在這場新的歷史變革中,一開始我們就站在了前列,甚至是領先位置。一些朋友出國旅遊回來都吐槽,我們的網路速度,移動支付,比國外都方便多了。

希望在互聯網時代,不要重演閉關鎖國的遺憾。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