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商洛鑿石運土決戰“洋鐵板” 讓光頭山披“綠裝”

西部網訊商洛市地處秦嶺東段南麓, 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66%, 不少人用“秦嶺最美是商洛”來稱讚這裡的藍天白雲, 青山綠水。 但受地質條件的制約, 商洛市中心城區、丹江河流沿岸仍有40多萬畝荒山坡地。 為了改變“遠綠近禿”的現象, 商洛市從去年秋季開始, 鑿石種樹, 攻克“洋鐵板”山。

早上6點半, 天還未亮, 商洛市楊峪河銀明溝口就熱鬧了起來, 200多名工人扛著鐵鍬、鐵鎬、和尚鏟陸續上山。 去年10月, 商洛市組織全市20個國有林場專業隊, 開始對全市40多萬畝的荒山荒坡進行治理。 杜社良負責的是距離市中心不到10公里的楊峪河銀明溝口一帶。

商洛市商州區城周綠化工作站副站長杜社良:“看這上面是土, 其實稍微挖一下, 下面就成石頭了, 這也就是附近立地條件差, 不長樹的原因, 咱們當地老百姓把這地貌特徵就叫洋鐵板。 ”

杜社良說, “洋鐵板”山是億萬年前隨著地殼運動, 海水退去海底岩石凸起所形成的, 因為土層僅有10釐米, 前些年也進行了義務植樹、飛播造林都成效都不大。 從2012年開始, 林業部門經過5年的實驗, 終於將耐旱、易存活的油松, 通過客土回填的方式成功種在了這裡的石頭山上。

商洛市商州區城周綠化工作站副站長杜社良:“聽見這個吭吭的聲音就是勞動工具與岩石撞擊, 現在看見的這個紅砂岩, 它是風化與半風化後的沉積岩石。

完全是個石坑, 裡面一點土壤都沒有, 全部是沙子, 這就沒有養分和水分可講。 ”

相對平緩的山坡上, 挖石頭坑都並非一件容易事。 而在陡峭的石壁挖樹坑, 就更難了。 在山的另一側, 幾位工人正身系安全繩, 在50多度的陡坡上用電鎬用力地開石挖坑。

施工工人任朝鋒:“這基本都是石頭山, 綁個這(安全繩)安全, (好)著力 。 一天不少出勁, 能打一兩個坑, 主要是難度大 (山體)硬。 ”

任朝鋒告訴記者, 開工不到半個月, 因為山體岩石堅硬、坡度大不好著力, 他已經用壞了兩個鑽頭。 樹坑挖好了, 工程才算完成一半, 如何將土和樹苗運到平均坡度在50度且沒有路的山坡上, 又是一項大工程。

商洛市商州區城周綠化工作站副站長杜社良:“咱們人體力有限,

這個土和樹苗上來它都是要靠騾馬隊馱, 去年上了50個騾子。 ”

為了保證成活率, 樹苗採用的都是1.5米左右的油松, 並在石頭樹坑內打有導流孔, 保證水的滲透。 針對砂岩山體不保水的特質, 每一處植樹的山頂都修有蓄水池, 用水泵從山下抽水, 杜社良為記者粗略算了一下, 在“洋鐵板”上種一棵樹, 是其它地方造價的十幾倍。

商洛市商州區城周綠化工作站副站長杜社良:“這不是用錢衡量的問題, 是造福子孫後代的事情。 秦嶺最美是商洛, 美就美在它的生態環境, 美就美在它的生物多樣性。 ”

五個月過去了, 如今, 從空中俯瞰座座“洋鐵板”山, 不由讓人驚歎, 一處處開鑿好的石坑正等待客土回填, 樹苗栽植,

山間叮噹作響敲擊岩石的聲音在這裡此起彼伏。 目前, 在商洛市7個縣, 平均每天有1千人參與荒山植樹, 僅去年秋季就植樹10多萬畝, 商洛市計畫三年內完成10460畝的造林工程, 為打造重點區域森林群、森林帶, 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奠定基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