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石頭顯靈 農婦大富大貴 卻又險遭禍端 知道實情後兒子連連稱奇

求雨儀式

明朝後期, 楚州有個農婦張氏, 四十多歲, 丈夫離世較早, 帶著一個兒子和媳婦艱難生活。 農婦整日辛苦操勞, 和普通人一樣,

沒有什麼特殊本領。

這一年, 楚州大旱, 七七四十九天豔陽高照, 地表龜裂, 禾木枯死, 人心惶惶。 地方官焦頭爛額, 最後借希望天神保佑, 於是張榜招募能求雨的人, 賞銀千兩, 但是沒有人敢應承。

過了幾天, 張氏對村民說要去求雨, 村民覺得這個張氏錢迷心竅, 利令智昏, 都勸告阻止她。 張氏沒有理會村民的勸告, 徑直到了縣衙, 向縣令直說求雨之事。 縣令見是一個粗拙的農婦, 問話中知道她平時並沒有什麼異能, 就正告張氏, 不得兒戲, 否則有牢獄之災。 張氏信誓旦旦, 但是向縣令提出要求, 必須按照她說的辦。

張氏要求縣令專門在縣衙開闢了一個房間, 中間安置一個香案, 香案上放置一塊石頭, 正面樹一座玉皇大帝塑像。

旁邊安置一張小床, 張氏日夜守護在香案邊, 念念有詞。 一連兩日, 不見動靜, 縣令按捺不住, 恐怕受張氏所騙, 心中惱怒, 強忍不發。 第三天, 張氏從房內呼喊守衛, 說有事見縣令。 縣令急忙趕到房間, 在外面等候, 只聽見張氏傳話說, 玉皇大帝傳令明日下雨。 縣令心中沒有底細, 不知道到底靈不靈。 讓守衛看好張氏, 防止逃脫。

乾旱

果然到了夜間, 天氣轉陰, 濃雲密佈, 縣令大喜, 命人設壇祭拜。 第二天一早, 大雨磅沱, 一縣之內, 百姓歡呼雀躍。

縣令賞給張氏千兩白銀, 張氏只取百兩, 其餘堅決不要。 縣令大為感慨, 用大轎送張氏回家。 從縣城到張氏家, 沿途阻塞, 老百姓爭相目睹。 張氏回家用賞來的白銀翻修了房屋, 其餘的和石頭一起放進一個精緻的木箱之中。

於是張氏的石頭就成了神奇的傳說。 有閒人向張氏打聽石頭的來歷, 張氏說一次進山看到一位白鬍子老人, 白鬍子老人贈送她這塊石頭, 告訴她對著石頭祈禱求雨, 就能得到神仙的幫助, 一旦神仙答應, 石頭會及時告訴她。

於是石頭的故事愈傳愈奇。

卻說當地有個無賴李二, 整天遊手好閒, 好吃懶做, 指望發一筆橫財。 自從張氏求雨回來, 他心裡開始惦記這塊神奇的石頭。 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 李二瞅准了張氏的兒媳回娘家, 悄悄潛入她家中, 偷走了張氏的石頭。

李二不敢在當地停留, 於是帶著石頭, 一直逃到黃河以北。 聽說晉州大旱, 於是自告奮勇, 進入府衙, 要求求雨。 這晉州知府是個飽讀詩書之人, 認為李二是個騙子, 勃然大怒, 要將其處斬。 李二竭力辯護, 信誓旦旦, 似乎胸有成竹。 知府的幕僚建議不妨讓李二一試, 知府雖不信邪, 但是為了服眾, 下令讓李二求雨, 如果不成定斬不赦。

求雨

李二同那張氏一樣, 設壇祭拜, 可是一連三日, 看不見石頭有動靜, 李二請求知府寬限幾日, 知府答應了。 到了第五天仍然如此, 李二慌了, 想偷偷溜走。 誰知知府早有防備, 將李二抓了起來, 準備處斬。 那李二心中慌亂, 將從張氏家偷出石頭, 張氏會求雨之事和盤托出。

知府一聽, 認為即便張氏求到雨, 也是純屬巧合。如此興妖作怪之人,是朝廷的大患,絕不能姑息遷就。於是把李二先行關押,將張氏之事上報朝廷,請求處置。

皇帝聽說此事,派欽差大臣到了楚州,調查事情的實情,果然如李二所說。於是欽差大臣將張氏抓了起來,縣令竭力為其求饒,欽差不許。

張氏請求欽差允許自己到晉州求雨,如若不成再斬不遲。欽差沉思良久,答應讓張氏一試。張氏要求回到家中見兒子一面,欽差大臣於是派人護送張氏回家,說是護送,其實是防止張氏逃跑。

鹹魚

張氏回家後和兒子告別,帶上幾件換洗的衣服,隨著欽差大臣向晉州出發。到了晉州,見過知府,張氏要求不限時日,因為求雨必須要經過神仙同意,時日並非自己能決定。知府答應了她,心裡想不怕她跑掉。張氏在知府的府邸設壇祭天,張氏每天祭拜,口中念念有詞,知府派人在外面看守。一連十天,不見動靜,知府有些失去耐心,安排刑具,先將李二從獄中提出,斬首示眾,同時準備對張氏用刑。到了第十二天,張氏要求見知府,說是求雨成功,三天之內必然下雨。知府懷疑是張氏的緩兵之計,誰知到了第二天,天氣開始轉陰,下午的時候天空開始密佈陰雲。到了第三天夜裡,果然下起來大雨,大雨一連下了兩天,千里赤地的大旱終於得到緩解。

面對事實,知府不得不服,於是撤掉刑具,用八台大轎把張氏抬著在街上遊行,觀者如堵。知府要賞張氏五百兩黃金,張氏感謝知府,只收了一百兩。第二天知府派專人送張氏回鄉,在當地自然又免不了一番轟動。兒子見母親安全回來,喜極而泣。

晚上,母親和兒媳三人在燈下,喜滋滋地數著知府賞給的黃金。兒子問母親為什麼李二不能用石頭求雨,而她卻能求到雨。張氏拿出帶到晉州去的換洗衣服,從中拿出一塊醃制的鹹魚,對兒媳說:“我每天在廚房幹活,廚房中掛著鹹魚,已經有三年了,只要鹹魚滴水,兩三日內,必然大雨。所謂的石頭,只是一塊普通的石頭,為的是掩人耳目。”兒子恍然大悟,連連稱奇。

張氏接著說:“今晚我們就搬家,這個地方再也不能待了。你父親死得早,我們如此貧窮,能夠得到這樣的財富,已經足夠了。如果不知足,就要大禍臨頭了。”

當夜張氏帶著兒子媳婦離開了村莊,從此不知所終。

也是純屬巧合。如此興妖作怪之人,是朝廷的大患,絕不能姑息遷就。於是把李二先行關押,將張氏之事上報朝廷,請求處置。

皇帝聽說此事,派欽差大臣到了楚州,調查事情的實情,果然如李二所說。於是欽差大臣將張氏抓了起來,縣令竭力為其求饒,欽差不許。

張氏請求欽差允許自己到晉州求雨,如若不成再斬不遲。欽差沉思良久,答應讓張氏一試。張氏要求回到家中見兒子一面,欽差大臣於是派人護送張氏回家,說是護送,其實是防止張氏逃跑。

鹹魚

張氏回家後和兒子告別,帶上幾件換洗的衣服,隨著欽差大臣向晉州出發。到了晉州,見過知府,張氏要求不限時日,因為求雨必須要經過神仙同意,時日並非自己能決定。知府答應了她,心裡想不怕她跑掉。張氏在知府的府邸設壇祭天,張氏每天祭拜,口中念念有詞,知府派人在外面看守。一連十天,不見動靜,知府有些失去耐心,安排刑具,先將李二從獄中提出,斬首示眾,同時準備對張氏用刑。到了第十二天,張氏要求見知府,說是求雨成功,三天之內必然下雨。知府懷疑是張氏的緩兵之計,誰知到了第二天,天氣開始轉陰,下午的時候天空開始密佈陰雲。到了第三天夜裡,果然下起來大雨,大雨一連下了兩天,千里赤地的大旱終於得到緩解。

面對事實,知府不得不服,於是撤掉刑具,用八台大轎把張氏抬著在街上遊行,觀者如堵。知府要賞張氏五百兩黃金,張氏感謝知府,只收了一百兩。第二天知府派專人送張氏回鄉,在當地自然又免不了一番轟動。兒子見母親安全回來,喜極而泣。

晚上,母親和兒媳三人在燈下,喜滋滋地數著知府賞給的黃金。兒子問母親為什麼李二不能用石頭求雨,而她卻能求到雨。張氏拿出帶到晉州去的換洗衣服,從中拿出一塊醃制的鹹魚,對兒媳說:“我每天在廚房幹活,廚房中掛著鹹魚,已經有三年了,只要鹹魚滴水,兩三日內,必然大雨。所謂的石頭,只是一塊普通的石頭,為的是掩人耳目。”兒子恍然大悟,連連稱奇。

張氏接著說:“今晚我們就搬家,這個地方再也不能待了。你父親死得早,我們如此貧窮,能夠得到這樣的財富,已經足夠了。如果不知足,就要大禍臨頭了。”

當夜張氏帶著兒子媳婦離開了村莊,從此不知所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