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信陽107歲女紅軍養生之道:信念如磐,心態達觀(圖)

韓守道老人。

這是大別山冬日一個平靜的午後。

暖洋洋的陽光灑落在河南新縣光榮院內, 一個蒼邁的老人坐在院子裡閉目養神。

回憶, 已成為她的一種生活方式。

時光倒回到90年前, 也是這樣的蕭瑟季節, 山上山下紅旗招展、鑼鼓喧天, 那時的新縣作為紅四方面軍根據地、鄂豫皖蘇區首府所在地、紅色繈褓哺育地, 即便是隆冬, 漫山遍野也是紅彤彤的。

一個17歲的小姑娘擺脫父母的追趕,

在紅軍報名站登記簿上簽下自己的名字:韓守道。

穿越歲月的光影, 當年那個一身戎裝的妙齡少女, 已是新縣光榮院107歲的期頤老人。 頭戴紅軍八角帽的她儘管聽力下降、口齒不清, 但精神矍鑠、鶴髮童顏, 依稀看到昔日英姿。

老人曾是新縣地主家庭富家千金,

唯一的獨生女, 年輕時天生麗質, 知書達理, 能歌善舞。 紅軍在新縣創建根據地時, 上女塾的她不顧父母反對, “腳不纏, 發不盤, 剪個短髮變紅男, 跟上隊伍打江山。 ”紅軍打仗時當戰地衛生員, 修整時做宣傳隊隊長。 追隨鄂豫皖蘇區紅軍轉戰3省9地, 歷經數十次戰鬥, 槍林彈雨中九死一生, 多次受到嘉獎。

韓奶奶不僅有氣質, 更有氣節。 1930年夏天, 在安徽嶽西一次國民黨圍剿突圍中, 她腿部受傷, 不幸被捕, 敵人讓她“棄暗投明”, 她寧死不從, 在大牢內受盡嚴刑拷打, 腿部潰爛發炎, 她趁敵人放鬆警惕, 爬了出去, 幸被附近老鄉救下。 傷好後, 又輾轉回到紅軍。

1932年, 她在湖北黃陂參加鄂豫皖蘇區第四次反圍剿戰鬥, 搶救傷患時, 敵人的炮彈落在身邊, 被石塊掩埋, 爬出後發現雙眼失明, 因當時戰爭環境惡劣, 部隊轉移前, 將她留在老鄉家裡養傷。 老鄉夫婦每天采中草藥給她蒸洗眼睛, 使她重見光明, 傷好後, 她到處打聽部隊消息, 得知紅軍隊伍已經長征走了, 只好逃荒要飯回到家鄉。

因新縣處於敵佔區, 自己是敵人搜捕的重點對象, 只得隱姓埋名, 四處躲藏。 這位當紅軍前錦衣玉食的大家閨秀, 近20年靠給別人當傭人度日, 半生孤獨飄零, 直到1952年, 43歲時嫁一老工人, 靠當裁縫幫工為生, 一生無兒無女。 老伴去世後的1987年, 當地政府確定她為紅軍流落人員, 入住新縣光榮院至今。

“老人頂一頭白髮站在講臺上,就是一本鮮活的革命歷史教科書!”前些年,縣人武部組織政治教育時,韓奶奶講的革命傳統課,總能觸動聽眾的心扉:“我當年雖然與紅軍失散,但在心裡,這輩子我的魂和根始終紮在這支隊伍裡,從來沒有離開過。”

韓奶奶很有氣度。平時從不與人生事非、爭短長,光榮院偶爾有老人鬧矛盾,她總從中調和。老人當紅軍宣傳隊隊長時,不僅《編花籃》唱得好,也編得好,在光榮院她編了20年花籃,分文不取地送給周圍群眾。韓奶奶大深山裡參得紅塵透,平時不喜怒於色,但只要到附近的鄂豫皖革命紀念館,看到昔日紅軍首長照片和戰友烈士名字,總是淚流滿面……

“革命人永遠是年輕,他好比大松樹冬夏常青……”韓奶奶最愛唱《革命人永遠是年輕》這首歌,而且她也的確身體健朗。前不久,縣醫院為老人體檢,醫生驚訝地發現,除了聽力和語言外,其他體征指標都非常健康。命運多舛的她,究竟靠什麼養生?

她的養生之道其實就8個字:信念如磐,心態達觀。老人對一生磨難,緘口無言,卻對党感念在心,時常念叨:“當年戰友們不要錢、不要家、不要命,新縣10萬人中5萬人犧牲,我能活到現在,是共產黨好,享共產黨福,還有什麼不知足啊?!”

有人替她憐惜,也有人曾拐彎抹角問過她:若不是參加紅軍,這位地主家富小姐,本可以享盡世間繁華,膝下滿堂,而今孤苦伶仃,後悔不?她總是淡然一笑:“後悔倒沒有,遺憾卻是真的,當年為隊伍做的事太少了!”

溫暖的陽光下,韓奶奶一默如雷,但身上散發出的那種老戰士的獨特氣質,卻直擊人心,高山仰止。

這種“紅色氣質”是党最珍貴的基因、特有的精神品格。我們隊伍裡,這種“紅色氣質”的人越多,黨和軍隊的“氣場”就越強大!

“老人頂一頭白髮站在講臺上,就是一本鮮活的革命歷史教科書!”前些年,縣人武部組織政治教育時,韓奶奶講的革命傳統課,總能觸動聽眾的心扉:“我當年雖然與紅軍失散,但在心裡,這輩子我的魂和根始終紮在這支隊伍裡,從來沒有離開過。”

韓奶奶很有氣度。平時從不與人生事非、爭短長,光榮院偶爾有老人鬧矛盾,她總從中調和。老人當紅軍宣傳隊隊長時,不僅《編花籃》唱得好,也編得好,在光榮院她編了20年花籃,分文不取地送給周圍群眾。韓奶奶大深山裡參得紅塵透,平時不喜怒於色,但只要到附近的鄂豫皖革命紀念館,看到昔日紅軍首長照片和戰友烈士名字,總是淚流滿面……

“革命人永遠是年輕,他好比大松樹冬夏常青……”韓奶奶最愛唱《革命人永遠是年輕》這首歌,而且她也的確身體健朗。前不久,縣醫院為老人體檢,醫生驚訝地發現,除了聽力和語言外,其他體征指標都非常健康。命運多舛的她,究竟靠什麼養生?

她的養生之道其實就8個字:信念如磐,心態達觀。老人對一生磨難,緘口無言,卻對党感念在心,時常念叨:“當年戰友們不要錢、不要家、不要命,新縣10萬人中5萬人犧牲,我能活到現在,是共產黨好,享共產黨福,還有什麼不知足啊?!”

有人替她憐惜,也有人曾拐彎抹角問過她:若不是參加紅軍,這位地主家富小姐,本可以享盡世間繁華,膝下滿堂,而今孤苦伶仃,後悔不?她總是淡然一笑:“後悔倒沒有,遺憾卻是真的,當年為隊伍做的事太少了!”

溫暖的陽光下,韓奶奶一默如雷,但身上散發出的那種老戰士的獨特氣質,卻直擊人心,高山仰止。

這種“紅色氣質”是党最珍貴的基因、特有的精神品格。我們隊伍裡,這種“紅色氣質”的人越多,黨和軍隊的“氣場”就越強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