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盤古開天闢地的傳說起源於滄州|你所不知道的河北「16」

在波瀾壯闊的渤海之濱, 奔騰不息的中華母親河黃河下游以北, 是中國北方的重要省份——河北。 在中華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

河北有著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 所以, e觀滄海正式推出特別欄目《你所不知道的河北》, 每週三、週六更新。

河北省物華天寶, 人傑地靈, 在漫漫的歷史歲月中, 湧現出許多著名的歷史人物, 他們推動和影響著歷史的進程, 豐富著歷史的內涵, 成為河北的標誌及形象代言人。 他們中大多為河北籍, 也有不少籍貫並非是河北, 但與河北有著很深的淵源, 在河北從事過重大的活動並做出過重要的貢獻, 如秦始皇、劉秀、曹操、康熙等。

54、盤古“開天闢地”的傳說起源于河北滄州

盤古尊稱元始天尊, 是神話傳說中“開天闢地”的人物, 其傳說起源于河北滄州一帶, 青縣現遺存有盤古祠等遺跡。 相傳太古時期天地不分, 混沌一片, 英雄盤古在此中酣睡了18000年,

醒來後見四周漆黑, 手握利斧, 將混沌用力劈開, 輕而清的物質飄然而升變成天, 重而濁的物質墜然下降變成地。 盤古怕天地重合, 用自己的身體支撐, 日長一丈, 直至天地分明, 即“頂天立地”的典故。 因勞累過度而死, 臨死前用自己的五官、四肢等演化成日月星辰、雷電風雲、四極五嶽、江河湖泊、花草樹木等, 開創出一個美麗的世界。

(盤古)

55、黃帝于涿鹿開創中華文明

黃帝又稱軒轅氏、有熊氏, 其統領部落從陝西岐山東遷至唐山一帶, 孕育文明。 在張家口的阪泉、涿鹿, 黃帝與炎帝、蚩尤從征戰到融合, 開創了中華文明史。 傳說他是養蠶、舟車、文字、音律、醫學、算數等的發明人, 被尊崇為戰國黃老學派的始祖。 他之所以稱黃帝, 與所開創的農耕文明有關。 涿鹿和阪泉之戰後召集各部落舉行政治大會盟, 被尊為王, 確立龍圖騰, 建都涿鹿。 被視為華夏文明史的發端, 後人因之被稱為“炎黃子孫”和“龍的傳人”。

56、“戰神”蚩尤與黃帝、炎帝同為中華文明的人文始祖

蚩尤尊稱“戰神”、“兵主”, 是華夏三大人文始祖之一。 他在張家口的阪泉、涿鹿與黃帝、炎帝部落從征戰到融合, 開創華夏文明史。 他號稱有18個兄弟, 獸身人面, 銅頭鐵額, 不食五穀, 只吃河石, 擅長刀槍, 武藝高強。 與炎帝同為神農氏後裔, 後遷移到長江一帶, 與“九黎”、“三苗”、“南蠻”有著淵源關係,

被認為是苗族的祖先。 善於征戰, 形象被畫在軍旗上, 以激勵軍隊勇猛作戰。 喜愛舞蹈, 戰爭勝利或舉行活動表演崇拜圖騰的舞蹈, 動作高難, 稱為“蚩尤戲”, 被視為我國雜技藝術的發端。

57、伏羲的祭台在石家莊新樂

伏羲又稱皇羲、太昊, 史稱“人皇”。 當年在河北中南部一帶活動, 石家莊新樂遺存有伏羲台。遠古的三皇指天皇、地皇和人皇,人皇即伏羲,為“三皇之首”。相傳其母華胥氏外出,在沃野中看到一個特大的腳印,用腳丈量而感應受孕,懷胎12年後生下伏羲。伏羲根據天地間陰陽的變化,創制出八卦,用八種符號概括天地之間的萬事萬物,為周易學的淵源;受蜘蛛結網的啟發製成網罟,用於捕漁狩獵;發明瑟,創作《駕辨》等曲子。“五帝”之一帝嚳巡遊至新樂,修伏羲台以祀之。

(伏羲)

58、邯鄲涉縣的媧皇宮是祭祀女媧地方

又稱媧皇、鳳裡希,傳說中的人物,源于河北中南部,邯鄲涉縣遺存有媧皇宮。相傳遠古時代,生物全無,一派蒼涼,女媧用黃土造人,煉五色石補天,制服洪水,殺死猛獸,使人民安居樂業;製造樂器,奉為音樂女神;與伏羲結為夫妻,確立婚姻制度,使青年男女婚配,繁衍後代,奉為愛情女神。媧皇宮建築精美、難度之大令人驚歎,有“吊廟”、“活樓”之稱。

59、堯帝的故鄉在河北

堯帝又稱放勳、唐堯,其故里在保定順平的伊祁山(一說邢臺隆堯),是中國父系氏族社會後期部落聯盟首領,帝嚳之子。《史記》稱“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雲”。其在位期間洪水滔滔,先用鯀治理,九年無功而返,後啟用禹,制服洪水。設置諫言之鼓和誹謗之木,讓百姓盡其言。開帝王禪讓之先,在位七十年,認為兒子丹朱不器,遍訪四方諸侯,眾人推薦虞舜;微服私訪,見舜體闊神敏,將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之,觀其德;把幾名男子安排其周圍,觀其行;考察合格,禪位予舜。舜不負期望,帶領部族耕作、狩獵,安居樂業,後人用“堯天舜日”來形容聖明君主和理想社會。

文 | 候鵲

製作團隊

主編:馬卿軒

責編:蘇 磊 辛 懿

校對:馬春陽

編委:張寶安

編審:王兵偉

總編:王蘭香

石家莊新樂遺存有伏羲台。遠古的三皇指天皇、地皇和人皇,人皇即伏羲,為“三皇之首”。相傳其母華胥氏外出,在沃野中看到一個特大的腳印,用腳丈量而感應受孕,懷胎12年後生下伏羲。伏羲根據天地間陰陽的變化,創制出八卦,用八種符號概括天地之間的萬事萬物,為周易學的淵源;受蜘蛛結網的啟發製成網罟,用於捕漁狩獵;發明瑟,創作《駕辨》等曲子。“五帝”之一帝嚳巡遊至新樂,修伏羲台以祀之。

(伏羲)

58、邯鄲涉縣的媧皇宮是祭祀女媧地方

又稱媧皇、鳳裡希,傳說中的人物,源于河北中南部,邯鄲涉縣遺存有媧皇宮。相傳遠古時代,生物全無,一派蒼涼,女媧用黃土造人,煉五色石補天,制服洪水,殺死猛獸,使人民安居樂業;製造樂器,奉為音樂女神;與伏羲結為夫妻,確立婚姻制度,使青年男女婚配,繁衍後代,奉為愛情女神。媧皇宮建築精美、難度之大令人驚歎,有“吊廟”、“活樓”之稱。

59、堯帝的故鄉在河北

堯帝又稱放勳、唐堯,其故里在保定順平的伊祁山(一說邢臺隆堯),是中國父系氏族社會後期部落聯盟首領,帝嚳之子。《史記》稱“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雲”。其在位期間洪水滔滔,先用鯀治理,九年無功而返,後啟用禹,制服洪水。設置諫言之鼓和誹謗之木,讓百姓盡其言。開帝王禪讓之先,在位七十年,認為兒子丹朱不器,遍訪四方諸侯,眾人推薦虞舜;微服私訪,見舜體闊神敏,將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之,觀其德;把幾名男子安排其周圍,觀其行;考察合格,禪位予舜。舜不負期望,帶領部族耕作、狩獵,安居樂業,後人用“堯天舜日”來形容聖明君主和理想社會。

文 | 候鵲

製作團隊

主編:馬卿軒

責編:蘇 磊 辛 懿

校對:馬春陽

編委:張寶安

編審:王兵偉

總編:王蘭香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