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首發 |“來設計”獲600萬人民幣天使投資,以銷售分成方式幫企業對接一線設計公司

36氪獲悉, 工業設計B2B平臺“來設計”已完成600萬人民幣天使輪融資, 資方為啟賦資本、琢石投資。

“來設計”2016年6月創立, 以銷售分成(合夥人制)的模式匹配一線設計公司和中小企業, 客戶行業包括智慧硬體、消費類電子、生活家電等品牌或製造企業。

國內設計公司約3000家, 符合平臺篩選標準的約占40%;每年有開發新品需求的中小製造企業、中小品牌企業約600萬家, 市場規模近7000億。 在現有的交易模式下, 這些中小企業很難和一線設計公司合作, 一是因為出價低, 一線設計公司的設計費開價5萬-10萬之間, 而中小企業的預算在一兩萬左右。

二是缺乏專門的運營團隊對接設計公司。

“工業設計產品從設計、打樣、刻模、量產是一個漫長的週期, 比起前期的設計費, 企業更關注的是成功率。 ”來設計創始人高超說。 為此, 來設計幫中小企業對接一線設計公司, 用最少的投入找到成功率最高的產品。 這些公司的篩選標準是, 是否為十大優秀設計公司, 是否和五百強合作過、是否有爆款產品和經典案例。

至於“難合作”的原因——缺少專業團隊、出價低, 來設計承擔了運營團隊的角色, 在設計費上提出了“銷售分成”的策略。 簡言之, 企業需要付15000元的預付款(相當於三四線設計公司的設計費), 後期依據銷量和設計公司銷售分成(利潤的10%)。 企業和設計公司都要“分享”,

設計公司分享的是創意, 而企業分享的是後期銷售盈利的利潤。 銷售分成牽涉到的一個最重要的環節是銷量監控, 這是平臺提供的增值服務之一, 利用人工智慧説明設計公司監控銷量。 高超介紹, 設計公司之前的設計費在5萬-10萬不等, 加上了銷售分成, 一個項目的收益在20萬-30萬。

由於一個月的設計週期, 來設計採取了“資金託管”的方式, 改變企業先付款的被動位置。 “資金託管把期貨交易變成現貨交易, 這是我們的邏輯。 ”

在匹配效率上, 平臺建立了一個資料庫。 目前平臺有500家設計公司, 每個設計公司都有相應的標準和專長, 一家公司可選擇三項設計專長(比如杯子、電飯煲、微波爐)。 通過設計專長、設計週期、設計費用、團隊佈局等九個資料模型,

和客戶需求進行匹配。

“來設計”不僅僅是連接一線設計師和中小企業的撮合平臺, 同時向產業鏈的後端延伸, 提供增值服務。

其一, 專利註冊和專利保護。 在專利註冊上, 通過大批量的客戶訂單議價, 提供比其它服務商更低的價格。 企業註冊專利的目的是保護智慧財產權, “來設計”和平安銀行合作, 企業需要付3%-5%的保險費用。 此外, 平臺還幫助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

其二, 和手板廠、模具廠合作, 幫客戶完成設計之後的打樣、刻模。 客戶在平臺上下單, 由平臺對接服務商, 目前合作了3家專利註冊服務商、3家手板廠、2家模具廠。

之所以向產業鏈後端延伸, 高超表示, 設計服務是相對低頻的, 一家企業今年開發5次新品、就做5次設計方案;但後續的增值服務確是高頻的。

公司的盈利點主要有增值服務、向設計公司收取5%-10%的流水費用;銷量監控收取5%的費用。

在工業設計領域, 有洛可哥的“洛克”、豬八戒網、簡物原創等。 高超認為, 洛客非協力廠商平臺, 且洛可哥為“來設計”的會員;同為協力廠商平臺的是“豬八戒網”, 但用單個設計師解決產業的服務, 風險很高, 難以兼顧市場調研、設計和工廠。

根據來設計提供的資料, “超聲波霧化扇”作為平臺的一個成功案例, 利潤100元, 每款毛利30%以上, 累計訂單量已經達到60萬台。 本輪融資後, 團隊計畫整合1000家國內設計公司, 下半年開拓臺灣、日本、韓國的設計公司。

團隊方面, 創始人高超曾任海爾小家電設計總監、大業設計集團首席設計師/客戶總監,

有8年工業設計及製造業經驗。 服務企業上千家, 包括海爾集團, 美的, 韓電集團, 德國Simita等。 聯合創始人韓詩雅是連續創業者, 曾任海爾HOTOEM市場總監、法國科麥思控股華南區總監、環球資源區域經理, 10年B2B、B2C、海外行銷經驗。 聯合創始人范青青曾分別在香港、澳門工程公司、醫藥進口企業任職高管, 海爾集團小家電跨境電商平臺資源拓展總監, 8年的B2B從業經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