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西藏:一個被神話了的地方

距離上次承諾寫西藏遊記已經快大半年了, 並沒有忘記, 西藏, 可能並不是最美好的, 卻一定是最難忘的, 一直堅信。

到拉薩的第一晚並沒有想像的那樣痛苦最難過的時刻再火車途徑唐古喇山口時早已領教過。

入駐有名的平措康桑青年旅社, 有些失望, 沒有體會到青旅家一般的感覺, 商業化早已充斥在你所知曉的每個角落, 真正享受一個旅程首先就是要接受這些必然存在的失望和不完美, 只有相對完美。

西藏, 同是我們三個心裡最嚮往的地方。 計畫開始時就打算儘量放慢節奏, 不趕時間, 有些地方也許一輩子只能看一眼, 不想匆匆一筆帶過, 慢慢來也慢慢感受。

拉薩第二天我們還是在小心翼翼的適應高原氣候, 拉薩平均海拔三千米左右並不算高但生活在平原地區二十多年的我們還是會有不適, 健康, 永遠是旅行中最重要的大事。

我在去西藏前就不幸感冒加鼻炎, 對再西藏的這十幾天能夠痊癒早就不抱幻想, 每天堅持吃藥只希望不會加重, 也幸好提前做好各種心理準備, 從進入西藏的第一天到離開的最後一天, 我感冒加鼻炎的症狀保持的很穩定, 這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 一直很擔心身體狀況會影響到整個行程。 住的青旅離大昭寺不遠, 起床後簡單收拾了下就出發了, 看看大昭寺的朝聖者, 逛一逛拉薩最有名的八廓街, 感受一下倉央嘉措與情人相聚的地方—瑪姬阿米。 藏族人對佛教的信仰是讓人震撼的, 這也是西藏之所以讓人嚮往的原因所在, 人文是一座城池得靈魂。 大昭寺, 是藏傳佛教信徒心目中最為神聖的地方, 是三步一跪朝聖者的終極嚮往,
圍繞大昭寺周邊佛教氛圍相當濃郁, 既能深刻感受藏傳佛教的魅力, 又能看到藏民人人信佛的生活日常。 一定記得請一位導遊講一講大昭寺得歷史, 藏經的起源, 瞭解藏族的過往, 對西藏的初印象會更加飽滿。 因布達拉宮需要提前預約, 而環線遊計畫需要即刻啟程就把布宮放在返回後的計畫之中。 拉薩這個日光之城因一個人充滿浪漫主義色彩, 那就是倉央嘉措。 還有那膾炙人口的情詩:住進布達拉宮,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薩街頭, 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渾然天成的霸氣與浪漫, 換做瑪姬阿米外的任何姑娘都抵抗不了這種深情吧。 倉央嘉措創造了屬於自己的傳奇, 他不是一個合格的傳承者,
卻成為了藏民眼中又愛又恨的神一樣的存在, 歷史學家詬病一樣的人物卻富有一世才情, 而布達拉宮, 像是屬於這位浪漫詩人一個人的城堡。

在拉薩休整一天便開始了我們西藏環線遊計畫的十一天日程, 十天旅行時間外加防止各種變故的一天機動時間。

第一天的目的地是山南林芝地區。 在開啟環線遊之前我對每天幾百公里是完全沒有概念的, 真正經歷這十幾天行程最大的感觸就是仿佛一直都在趕路, 從一個景點到另一個景點少說三四個小時, 多則七八個小時。 去林芝的路上司機大哥告訴我們這段路程會讓我們經歷人間四季, 植被的神奇變化, 從拉薩幾乎寸草不生的貧瘠山丘到白雪皚皚的山尖再到長滿五彩植被的山南地區, 這就是拉薩到林芝短短500公里呈現給我們的。 一路仿佛置身異境, 我們帶著各種興奮, 山路顛簸崎嶇也無法擊退我們飽滿熱情。 低低的雲朵, 蔚藍的天空, 以及突然出現在眼前的一片金黃色胡楊林, 我和木木像找到人間仙境一般, 置身於黃色枝葉裡感受片刻失憶,全世界與我無關的意境裡美的一塌糊塗。雖然疲憊但不舍休息,生怕錯過每一處美景,驚歎之餘我們會不懼冷風搖開車窗大聲唱歌,大聲和路邊的藏民甚至悠閒自在的犛牛打招呼,然後消失在藏族小姑娘驚詫的眼神裡。放肆大笑大叫,惹得司機大哥無可奈何地說完全的敗給了我們。去林芝的這條路是讓人驚豔的,反而林芝本身並沒有給我們帶來巨大驚喜,巴松措美的中規中矩,最大樂趣在於我們幾個得合拍,永遠記得湖邊逗趣的連拍。

離開林芝的清晨我們出發去傳說中的東方小瑞士—魯朗小鎮,有點徒有虛名,但是天公不作美的路上卻讓我們遇到了日照金山的美麗瞬間。我們激動的跑下車拿起相機記錄這一刻的美,把它當作一種幸運,山水相映下的金色山尖閃閃發光,在西藏佛教文化得映襯下仿佛籠罩一層天然的祥和。我們把它看作是一種好運。這種幸運延續到我們看到南迦巴瓦峰的雲海,厚厚的雲層下居然看到了恍若仙境的雲海!那一瞬間真的激動的難以自持,無法形容的奇觀,司機大哥告訴我們往往手天氣影響只有三分之一的人有幸可以看到南迦巴瓦峰得雲海,而我們很幸運的成為了這三分之一。雲海遠眺時遇到了一群去拉薩朝聖的藏民,一個村子的72名男女老少已徒步33天,後面跟著一輛做後勤保障的車子,由於沒有專業的徒步裝備很多人膝蓋受損,可他們臉上個個洋溢樸實的笑容,熱情的和我們揮手,我們用紮西德勒互道珍重。西藏旅程之所以不同之所以難忘與這樣的朝聖者及徒步進藏的旅者有莫大的關係,他們對信念的堅持值得敬佩與尊重。

離開林芝我們奔赴下一個對我們而言有著巨大挑戰的地方,拉姆拉措。海拔5600米,去之前低估了這種海拔對我們意味著什麼,當我們領略一路美景,興奮的臨近拉姆拉措的山頂,似乎已經慢慢感受到呼吸的吃力,有些犯困,司機大哥一再的強調我們幾個一定不要入睡,互相間督促彼此。海拔逐漸升高的惡劣環境任何可能的意外都會發生。我們不敢怠慢這種警示,拖著疲憊的身軀駛向那有著神奇傳說的地方。如果你足夠虔誠六根清淨與佛祖有緣,能領會禪意的話是能夠看到自己的前世今生的。雖知自己是凡夫俗子沒有參透一世的慧根,還是想試一試。到達拉姆拉措的山腳。我們用接近兩個小時的時間攀爬了這座垂直直徑不過300米的山丘,這大概是一生中最為痛苦的一次爬山記憶,海拔過高導致腦部供氧不足,我和小薑幾乎想要放棄了,100米的時候兩人相視苦笑,我說感覺自己像快死了一般,但還是彼此打氣堅持,同行的遊客有放棄的大家都報以最大的理解。到了山頂我嗓子完全啞掉,眼睛有點濕潤,說不清是因為太過辛苦還是因為完成這不可完成的挑戰帶來的激動。拉姆拉措像鏡子一般平靜,成為雪山包圍中的一面奇觀,我們虔誠的雙手合十,不求看到前世今生只為家人健康祈福。頭頂之上盤旋的雄鷹不時傳來幾聲鷹啼,冰山之顛,寒風冷冽,站在殘酷環境的山尖似乎一切都無所畏懼。人生會面對各種選擇,有時放棄並不是錯誤,也沒有人會嘲笑你,堅持前行是一種選擇,而放棄的選擇也應該被尊重,我不是一個有冒險精神的人,但對於未知還是有一定期盼,享受不變也不懼改變,人生重在嘗試不同的可能。大哥說一路下來我們是幸運的,沒有任何一處該看到的風景留有遺憾,這對西藏行的人來說相當難得。拉姆拉措這個地方,即使現在看到照片也有點想哭,也許是太想放棄,也許是最終還是選擇了堅持。最深刻的是在那一刻明白放棄並不是恥辱,量力而行永遠是最正確的事情。

在澤當的一天基本算是休整日,司機大哥會老友,我們則到雍布拉康,西藏的第一座宮殿,擁有兩千年的歷史,騎騎馬聽一聽文成公主的故事。

離開澤當奔赴最為期待的一站,羊卓雍措,天氣不算好,一直烏雲密佈,我們一直擔憂看不到最美的羊湖,司機告訴我們羊湖是個神奇的地方,天氣會瞬息萬變,我們並沒有很樂觀只把這當做他對我們的寬慰,然而奇跡真的發生了,到達羊湖仿佛置身於另一個天地,前一刻的烏雲密佈轉眼間撥雲見日,藍天白雲即可顯現,天氣的轉變甚至讓我相信有神明所在,靜靜的羊湖,像一個美麗得體的大家閨秀,豁達的心胸容納世間萬象,風輕雲淡波瀾不漪,讓人無法不愛。環羊湖的這幾個小時我們激動的一刻都不想錯過,每一幀影像都像一幅大片,無需修飾,包括之後的滿拉水庫,卡若拉冰川,都讓我覺得是在經歷一場美麗壯觀的不真實夢境,我一遍又一遍的說我以後一定要再來,一定!這條路應該是西藏留給我得最美記憶。我能想到的詞語時,大氣磅礴,氣勢恢宏,而這完全不足以描述它真實景觀。

作者茜兒與西藏大叔的合影。

西藏環線我們得最後一站,納木措。有這樣一個傳說,念青唐古喇山和納木錯本是一對神仙眷侶,後來唐古喇山卻愛上了美麗的羊卓雍錯,納木措悲慟不已以淚洗面最後化作一汪湖水,念青唐古拉迷途知返回來以後看到妻子化為湖水懊惱不已,久久矗立於湖水旁,久而久之化成雪山,永遠守護在妻子身邊,而同樣深情的羊卓雍錯等不到唐古拉得愛,悲傷的化作蜿蜒在群山中碧藍的湖水,溫婉動人,引得無數人為之傾心。納木措的美是殘酷的,是天堂又是地獄,眼睛的天堂身體的地獄是對她最為貼切的描述,她的美震撼人心卻又像人間煉獄般讓人痛苦,如果說羊湖我一次又一次地說一定再來那麼納木措我也是一次又一次的重複再也不來。觸手可及的星空,一群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湖邊暢所欲言,我們不知道彼此的名字,也不需要知道,只願成為彼此納木措印象中一個難忘記憶。我們從容道別,說一句有緣再見。

回到拉薩,又一次與司機大哥道別,一路上我們遇到很多人也經歷無數次道別,而每次道別差不多都是用盡這一生,所以一句珍重彌足珍貴。十一天的旅程,不止是一場旅行,而像是經歷人世疾苦的人生百態,修行,似乎是對西藏行的最準確定位。布達拉宮密密麻麻圍著手拿念珠的藏民,“轉山轉水轉佛塔,不為修來世,只為途中與你相見”,不知轉經的藏民是否理解倉央嘉措浪漫主義的情懷,但他的詩情卻讓神聖的佛塔充滿人性的光環,親切又倍加感動。

西藏三人行。

一直很難評價西藏,它被世人賦予的太多,景色非常美,可以領略與眾不同的藏民風情,感受宗教魅力,即使再無信仰的人來到這裡也會被強大的執念所震撼,然而想來西藏淨化心靈,昇華靈魂的這種念頭真的很可笑,它很美也很普通,西藏不應該被神化,我寫這篇遊記也是想記錄一個真實的西藏。

置身於黃色枝葉裡感受片刻失憶,全世界與我無關的意境裡美的一塌糊塗。雖然疲憊但不舍休息,生怕錯過每一處美景,驚歎之餘我們會不懼冷風搖開車窗大聲唱歌,大聲和路邊的藏民甚至悠閒自在的犛牛打招呼,然後消失在藏族小姑娘驚詫的眼神裡。放肆大笑大叫,惹得司機大哥無可奈何地說完全的敗給了我們。去林芝的這條路是讓人驚豔的,反而林芝本身並沒有給我們帶來巨大驚喜,巴松措美的中規中矩,最大樂趣在於我們幾個得合拍,永遠記得湖邊逗趣的連拍。

離開林芝的清晨我們出發去傳說中的東方小瑞士—魯朗小鎮,有點徒有虛名,但是天公不作美的路上卻讓我們遇到了日照金山的美麗瞬間。我們激動的跑下車拿起相機記錄這一刻的美,把它當作一種幸運,山水相映下的金色山尖閃閃發光,在西藏佛教文化得映襯下仿佛籠罩一層天然的祥和。我們把它看作是一種好運。這種幸運延續到我們看到南迦巴瓦峰的雲海,厚厚的雲層下居然看到了恍若仙境的雲海!那一瞬間真的激動的難以自持,無法形容的奇觀,司機大哥告訴我們往往手天氣影響只有三分之一的人有幸可以看到南迦巴瓦峰得雲海,而我們很幸運的成為了這三分之一。雲海遠眺時遇到了一群去拉薩朝聖的藏民,一個村子的72名男女老少已徒步33天,後面跟著一輛做後勤保障的車子,由於沒有專業的徒步裝備很多人膝蓋受損,可他們臉上個個洋溢樸實的笑容,熱情的和我們揮手,我們用紮西德勒互道珍重。西藏旅程之所以不同之所以難忘與這樣的朝聖者及徒步進藏的旅者有莫大的關係,他們對信念的堅持值得敬佩與尊重。

離開林芝我們奔赴下一個對我們而言有著巨大挑戰的地方,拉姆拉措。海拔5600米,去之前低估了這種海拔對我們意味著什麼,當我們領略一路美景,興奮的臨近拉姆拉措的山頂,似乎已經慢慢感受到呼吸的吃力,有些犯困,司機大哥一再的強調我們幾個一定不要入睡,互相間督促彼此。海拔逐漸升高的惡劣環境任何可能的意外都會發生。我們不敢怠慢這種警示,拖著疲憊的身軀駛向那有著神奇傳說的地方。如果你足夠虔誠六根清淨與佛祖有緣,能領會禪意的話是能夠看到自己的前世今生的。雖知自己是凡夫俗子沒有參透一世的慧根,還是想試一試。到達拉姆拉措的山腳。我們用接近兩個小時的時間攀爬了這座垂直直徑不過300米的山丘,這大概是一生中最為痛苦的一次爬山記憶,海拔過高導致腦部供氧不足,我和小薑幾乎想要放棄了,100米的時候兩人相視苦笑,我說感覺自己像快死了一般,但還是彼此打氣堅持,同行的遊客有放棄的大家都報以最大的理解。到了山頂我嗓子完全啞掉,眼睛有點濕潤,說不清是因為太過辛苦還是因為完成這不可完成的挑戰帶來的激動。拉姆拉措像鏡子一般平靜,成為雪山包圍中的一面奇觀,我們虔誠的雙手合十,不求看到前世今生只為家人健康祈福。頭頂之上盤旋的雄鷹不時傳來幾聲鷹啼,冰山之顛,寒風冷冽,站在殘酷環境的山尖似乎一切都無所畏懼。人生會面對各種選擇,有時放棄並不是錯誤,也沒有人會嘲笑你,堅持前行是一種選擇,而放棄的選擇也應該被尊重,我不是一個有冒險精神的人,但對於未知還是有一定期盼,享受不變也不懼改變,人生重在嘗試不同的可能。大哥說一路下來我們是幸運的,沒有任何一處該看到的風景留有遺憾,這對西藏行的人來說相當難得。拉姆拉措這個地方,即使現在看到照片也有點想哭,也許是太想放棄,也許是最終還是選擇了堅持。最深刻的是在那一刻明白放棄並不是恥辱,量力而行永遠是最正確的事情。

在澤當的一天基本算是休整日,司機大哥會老友,我們則到雍布拉康,西藏的第一座宮殿,擁有兩千年的歷史,騎騎馬聽一聽文成公主的故事。

離開澤當奔赴最為期待的一站,羊卓雍措,天氣不算好,一直烏雲密佈,我們一直擔憂看不到最美的羊湖,司機告訴我們羊湖是個神奇的地方,天氣會瞬息萬變,我們並沒有很樂觀只把這當做他對我們的寬慰,然而奇跡真的發生了,到達羊湖仿佛置身於另一個天地,前一刻的烏雲密佈轉眼間撥雲見日,藍天白雲即可顯現,天氣的轉變甚至讓我相信有神明所在,靜靜的羊湖,像一個美麗得體的大家閨秀,豁達的心胸容納世間萬象,風輕雲淡波瀾不漪,讓人無法不愛。環羊湖的這幾個小時我們激動的一刻都不想錯過,每一幀影像都像一幅大片,無需修飾,包括之後的滿拉水庫,卡若拉冰川,都讓我覺得是在經歷一場美麗壯觀的不真實夢境,我一遍又一遍的說我以後一定要再來,一定!這條路應該是西藏留給我得最美記憶。我能想到的詞語時,大氣磅礴,氣勢恢宏,而這完全不足以描述它真實景觀。

作者茜兒與西藏大叔的合影。

西藏環線我們得最後一站,納木措。有這樣一個傳說,念青唐古喇山和納木錯本是一對神仙眷侶,後來唐古喇山卻愛上了美麗的羊卓雍錯,納木措悲慟不已以淚洗面最後化作一汪湖水,念青唐古拉迷途知返回來以後看到妻子化為湖水懊惱不已,久久矗立於湖水旁,久而久之化成雪山,永遠守護在妻子身邊,而同樣深情的羊卓雍錯等不到唐古拉得愛,悲傷的化作蜿蜒在群山中碧藍的湖水,溫婉動人,引得無數人為之傾心。納木措的美是殘酷的,是天堂又是地獄,眼睛的天堂身體的地獄是對她最為貼切的描述,她的美震撼人心卻又像人間煉獄般讓人痛苦,如果說羊湖我一次又一次地說一定再來那麼納木措我也是一次又一次的重複再也不來。觸手可及的星空,一群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湖邊暢所欲言,我們不知道彼此的名字,也不需要知道,只願成為彼此納木措印象中一個難忘記憶。我們從容道別,說一句有緣再見。

回到拉薩,又一次與司機大哥道別,一路上我們遇到很多人也經歷無數次道別,而每次道別差不多都是用盡這一生,所以一句珍重彌足珍貴。十一天的旅程,不止是一場旅行,而像是經歷人世疾苦的人生百態,修行,似乎是對西藏行的最準確定位。布達拉宮密密麻麻圍著手拿念珠的藏民,“轉山轉水轉佛塔,不為修來世,只為途中與你相見”,不知轉經的藏民是否理解倉央嘉措浪漫主義的情懷,但他的詩情卻讓神聖的佛塔充滿人性的光環,親切又倍加感動。

西藏三人行。

一直很難評價西藏,它被世人賦予的太多,景色非常美,可以領略與眾不同的藏民風情,感受宗教魅力,即使再無信仰的人來到這裡也會被強大的執念所震撼,然而想來西藏淨化心靈,昇華靈魂的這種念頭真的很可笑,它很美也很普通,西藏不應該被神化,我寫這篇遊記也是想記錄一個真實的西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