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99%的父母不知道,這三個字對孩子有多重要!

上次過節, 我在花店買花, 碰巧來了一個中年男性, 他買了一枝玫瑰。 臨走的時候跟我說:我們孩子都5、6歲, 老夫老妻了, 買支花表示一下就可以,

你要買束大的, 浪漫的事要你們年輕人去做。

聽完他這話的一瞬間, 讓我感覺年輕真好, 可以這麼肆無忌憚的浪漫。 但後來仔細一想發現不對, 這種節日並不是年輕人的專屬, 你要浪漫照樣也行, 跟年齡無關呀。

這讓我聯想到一個詞:儀式感。

剛開始認識時, 因為有儀式感的存在:

因為需要給對方最美的自己, 於是我們會注意形象;

因為需要給對方最大的尊重, 於是我們會微笑言歡;

因為需要給對方特別的溫暖, 於是我們會加倍關心:

……

兩個人在一起生活久了, 彼此之間最初相見的那種儀式感沒了,問題就來了:時常聽到身邊的朋友說, 結婚之後感覺他完全是另外一個人。

男的這麼說自己的另一半, 女的也這麼說自己的另一半。

我時常想:大部分的家庭裡, 為什麼兩個人在一起生活越久, 越看對方越不順眼?

大概從三毛的一句話裡可以找到答案:

“真正的愛情, 就是不緊張, 就是可以在他面前無所顧忌的打嗝, 放屁, 挖耳朵, 流鼻涕;真正愛你的人就是那個你可以不洗臉不梳頭不化妝見到的那個人。 ”

這句話流傳甚廣, 大概也反映出現實生活中的確如此。 但如果從儀式感來說:你真的願意, 面對著自己另一半時就是些屎尿屁的事嗎?明明就可以把自己更美的一面展現出來, 為什麼會要弄出那麼多不雅的東西出來,

只是多注重些儀式感罷了。

親密關係之間需要儀式感, 親子關係中也一樣。

孩子天生中是會注重儀式感的, 小時候我們喜歡穿漂亮的衣服、漂亮的鞋子。 我們不但自己注重這份儀式感, 而且連自己心愛的物品, 也會追求一些小小的儀式感:比如學校新發的課本, 會給它包上書皮, 防止磨損。

而隨著年齡的一天天長大, 這份儀式感沒了, 因為我們最親近的父母沒注重儀式感。 所以, 我們的孩子長大之後也會走父母的老路, 以此形成的惡性循環造成更大的危害。

其實和孩子之間注重這份儀式感並不難, 首先做到不缺席對於孩子來說那些充滿儀式感的重要日子, 比如:家長會、彙報演出、運動會等。 此外父母可以從小事入手:每天早起和孩子禮貌地說聲早安;睡覺前陪孩子講個故事道晚安,

既做到了陪伴又進行了禮貌教育;生日時給孩子準備一個溫馨的生日派對, 一起討論長大一歲的新目標。 不但能讓孩子生日別具一格, 也讓他逐步知道了長大的意義, 清晰了目標。

父母始終記住:你給孩子什麼樣的儀式感, 他就會從中獲取什麼樣的價值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