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滴滴獲55億美元融資,躋身全球估值最高的未上市互聯網公司行列

頂脈圈報導:

坊間傳得沸沸揚揚的滴滴新一輪融資終於算是塵埃落定。 4月28日, 滴滴出行完成新一輪融資。 據稱這次融資規模55億美元, 來自交通銀行、招商銀行、軟銀、銀湖資本(Silver Lake)。 其中只有銀湖資本屬於新進入, 其他三家都繼續跟投滴滴。

滴滴的上一輪融資是在2016年6月16日, 滴滴出行官方宣佈完成45億美元股權融資, 投資方名單相當豪華, 除了以上幾家包括蘋果公司、中國人壽、阿裡巴巴及螞蟻金服、騰訊等。 在強大的資本運作下, 同年8月, 滴滴出行完成對Uber中國區業務中國優步的收購, 合併後公司估值接近350億美元。 而該輪融資後滴滴的估值超過500億美元, 儼然滴滴躋身全球估值最高的未上市互聯網公司行列。 目前行業熟知的全球估值最高的初創公司Uber、螞蟻金服兩家都超過600億, 此輪融資後滴滴將躋身估值500億以上初創公司梯隊。 據瞭解, 融資將用於電動車業務、無人駕駛技術研發,

這筆投資將支撐滴滴與“老對手”Uber在國際化市場展開持續較量。

關於滴滴的“全球擴張”, 其實在今年1月份, 滴滴出行CEO程維的年會演講上已經有所體現。 滴滴CEO程維為滴滴的2017年發展定了5個關鍵字:第一個關鍵字是修煉內功, 第二個關鍵字是智慧交通,

第三個是專車決勝, 第四是國際化, 第五是洪流落地, 是今年五個方向。 其中在國際化策略上, 程維當時表示, 滴滴國際化不會像上一個階段那樣更多的通過合縱聯橫的資本投入, 滴滴會有精銳部隊成立滴滴遠征軍, 去到巴西、日韓、歐洲。 3月9日, 滴滴CTO張博親自為滴滴矽谷實驗室的成立月臺, 宣示滴滴在Uber大本營的影響力。

細想滴滴走上“全球擴張”的路, 即是公司決策戰略也是市場使然。 從去年年底的“滴滴一下, 無人應答”, 到今年受“京籍京牌”“滬籍滬牌”的網約車政策影響, 再到快車價格由10塊漲到13元, 費用與北京計程車價格大體相同, 滴滴的用戶滲透率已降至1.4%。

伴隨國內市場收縮, 滴滴不得不去海外了。 但要走海外這步棋, 滴滴不得不面對它的競爭對手Uber。 此前, Uber便已經在美國、印度、東南亞都非常活躍, 比如印度已經成了它在美國以外訂單量最大的國家。 同時, Uber 運營的 500 個城市分佈在地球上每個有人居住的大陸, 在歐洲和美國的工程團隊注力于無人車等智慧交通的開發協作。

為此, 與滴滴結成“反 Uber 聯盟”的Grab、Ola 和 Lyft 在其所在的市場, 也是 Uber 投入最大的北美、印度和東南亞市場, 上演著類似中國市場的補貼大戰。 此時, 無人車大概成了這個競爭激烈環境下的破局點。 早在2016年7月的首屆滴滴Ditech演算法大賽頒獎典禮上, 滴滴CTO張博就曾透露:“無人車是滴滴重大戰略佈局, 很快會有無人車上路, 滴滴無人車團隊將由滴滴研究院院長何曉飛負責。 ”希望滴滴能借著本輪投資資本成為一家世界級的科技公司探索科技的邊界, 推動“智慧交通”, 推動未來整個交通和汽車產業的變革, 為各地消費者帶來更好的服務。

頂脈圈報導丨CEO關注的行業評論與生活方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