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探訪“夜幕下的勞動者” 記錄燈火闌珊下的不平凡

長沙梅溪湖某工地, 工人正在打磨建築鋼材, 方便後續焊接, 大量的粉塵和高分貝的噪音影響著工人們的健康, 儘管如此, 為了保障施工進度,

工地上實行輪班制度, 施工會持續到夜裡12點左右。 蘇崢嶸/攝

夜幕降臨, 華燈初上, 喧囂了一天的城市歸於沉寂, 大多數都市人早已安然入睡, 然而有一群人卻開始了新一輪的忙碌。 燈火闌珊下, 他們堅守在平凡的崗位上, 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城市發展創造了諸多不平凡。

又是一年五一國際勞動節, 新華網湖南頻道近距離探訪了這些“夜幕下的勞動者”, 用鏡頭記錄下了他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帶大家感受他們的辛勤與堅持。

雨花區申通快遞長沙機電營業部, 快遞員正在打包包裹。 平日裡, 營業部每天的快遞包裹有3000件左右, 許多包裹晚上到貨, 因此工作到晚上11、12點是常事。 遇上特殊節日, 譬如雙11, 營業部一天的包裹可達到8000件, 因此需要加班加點甚至通宵工作。 秦鑫/攝

湖南省腫瘤醫院手術室, 醫生正在做手術。 醫院共有24個手術間, 平均每天大概有90台手術, 工作到淩晨已是醫生們的常態, 遇到特殊情況甚至需要通宵達旦。 秦鑫/攝

黃明是美團外賣配送騎手, 他的工作時間一般是早上8點到晚上11點, 但隨著夏天的臨近, 夜宵攤點越來越多, 他的下班時間也將隨之推後, 往往要淩晨2點以後才能休息。 蘇崢嶸/攝

環衛工人黃玉梅正在黃興中路清掃垃圾。 她和老公一起從婁底來到長沙做環衛工人已經7年, 家裡兒子尚未成家, 女兒正在上學, 還有年邁的父母, 生活壓力讓夫妻倆選擇每天上3個班, 晚上11點以後回家, 而第二天早上5點之前又必須趕到清掃片區, 每月工資3000餘元, 全年無休, 但她說“這比在家種地好太多了”。 秦鑫/攝

長沙火車南站交警十四中隊隊長苗維健正在西廣場指揮交通。據他介紹,高鐵站西廣場平峰期的日均車流量是16萬左右,節假日是客流高峰期,日均車流量通常能增加到25萬左右。為疏導交通避免擁堵,交警通常需要工作到晚上十二點,節假日則更晚一些。蘇崢嶸/攝

地鐵工人正在隧道內施工。為了減少對城市地面環境的影響,搶趕工期,長沙地鐵施工採用24小時兩班倒不間斷作業的方式。進入隧道,工人的吃喝拉撒全在地下解決,長時間處在高溫和高濕的環境裡。熊展/攝

長沙黃興鎮梨江物流園內,搬運工人正在往卡車上裝貨。物流不分晝夜,貨物送到之後裝車,裝完便又出發運往下一站,工人們要隨時等著貨物的到來,以節約物流時間。邵一嬋/攝

長沙FM106.1《想唱就唱》主持人林翔正在主持節目。工作五年來他一直主持晚班節目,每天要在直播間待14個小時左右,最晚的一次下班時間是淩晨四點。他表示“主持晚間音樂節目讓人很放鬆,很開心,喜歡就是工作的動力”。 蘇崢嶸/攝

長沙岳麓區裕民巷夜宵店店主田儒召正在製作燒烤。來自湘西鳳凰的田儒召來長沙已有7年,一直做燒烤生意。因店裡也有其他日常小炒,一般上午10點就開門營業,一直持續到第二天淩晨2、3點,他說“天氣好的時候生意很好,經常滿座”。秦鑫/攝

長沙火車南站交警十四中隊隊長苗維健正在西廣場指揮交通。據他介紹,高鐵站西廣場平峰期的日均車流量是16萬左右,節假日是客流高峰期,日均車流量通常能增加到25萬左右。為疏導交通避免擁堵,交警通常需要工作到晚上十二點,節假日則更晚一些。蘇崢嶸/攝

地鐵工人正在隧道內施工。為了減少對城市地面環境的影響,搶趕工期,長沙地鐵施工採用24小時兩班倒不間斷作業的方式。進入隧道,工人的吃喝拉撒全在地下解決,長時間處在高溫和高濕的環境裡。熊展/攝

長沙黃興鎮梨江物流園內,搬運工人正在往卡車上裝貨。物流不分晝夜,貨物送到之後裝車,裝完便又出發運往下一站,工人們要隨時等著貨物的到來,以節約物流時間。邵一嬋/攝

長沙FM106.1《想唱就唱》主持人林翔正在主持節目。工作五年來他一直主持晚班節目,每天要在直播間待14個小時左右,最晚的一次下班時間是淩晨四點。他表示“主持晚間音樂節目讓人很放鬆,很開心,喜歡就是工作的動力”。 蘇崢嶸/攝

長沙岳麓區裕民巷夜宵店店主田儒召正在製作燒烤。來自湘西鳳凰的田儒召來長沙已有7年,一直做燒烤生意。因店裡也有其他日常小炒,一般上午10點就開門營業,一直持續到第二天淩晨2、3點,他說“天氣好的時候生意很好,經常滿座”。秦鑫/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