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收益4%出頭還不保本?這個小長假深圳人理財遇冷

報料有獎

南都深圳報料電話:0755-82121212

南都訊 記者 盧亮 “五一”小長假已經來襲, 你的閒散資金是否早已安置妥當?這幾天來, 銀行是不少市民節假日短期投資理財的主要“門戶”。 但是, 現在捉襟見肘的收益率, 真是讓人愛恨交加。 南都記者在融360理財平臺看到, 小長假前後深圳地區的銀行理財產品比較冷淡, 不僅數量不多, 人民幣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大多在4%出頭, 而且幾乎大多數聲稱“不保本”。

像中國銀行本周在深圳發行的中銀基智通產品, 期限為179天, 年化收益率4.35%, 而且明確“不保本”。 招行的一款105天期限不保本產品, 收益率報4.55%。 農業銀行的“金鑰匙·安心得利”人民幣理財產品, 三個月期限, 收益為4.35%, 同樣“不保本”, 而門檻都是五萬為“起步價”。

至於能夠超過5%的理財產品, 大概要打著燈籠找了。 記者從深圳建行瞭解到, 建行針對小長假推出乾元善盈產品, 期限122天, 預期年化收益率是4.7%,

這個數字對於一潭死水的深圳銀行理財市場而言, 幾乎是“香餑餑”了, 幾乎短時間被搶光。 實際上, 回顧去年的小長假, 5%以上的產品還是俯拾皆是。 毫無疑問, 銀行理財的收益率走低已經成為今年的“新常態”。

記者還發現, 如果你希望銀行承諾“保本”為你兜底,

收益率基本在2%的區間, 沒有超過3%, 基本沒有吸引力。

雖然這邊是銀行的集體寂寞, 那邊卻是互聯網金融的高舉高打。 南都記者走訪注意到, 借助節日的人氣, 靈活而且門檻低的互聯網的理財產品卻乘勢反攻。 今天, 作為寶寶類理財的“始作俑者”, 餘額寶的7天年化收益率達到了3.969%, 已經連續一個星期在逆市上揚, 幾乎是近期的高點, 快把銀行理財逼到死角了。

騰訊理財通今天上午的一款貨幣基金活期理財的年化收益率也飆到4.12%, 並聲稱“隨時可取, 最快5分鐘到賬”, 顯然比銀行要親切得多。

當然, 不要以為銀行都是保守派, 高收益的結構性理財產品也不是沒有, 只是風險同樣高企。 記者注意到, 交通銀行日前發行一款“得利寶私銀慧享”滬深300掛鉤的6個月結構性人民幣理財產品系列,

最高預期年化收益率為13.3%, 產品委託期181天。 除了風險較大, 個人投資者的起點還高達600萬元。

P2P也來攻城掠地。 對於追逐收益率的普通市民來說, 或許經不起它的誘惑。 記者走訪市場看到, 深圳數百家P2P平臺頗為活躍, 年化收益率普遍在7%—12%之間, 比銀行類和“寶寶類”還是高出不少。 據網貸之家統計, 現在深圳的網貸平均綜合收益率是9.12%。

憑藉五一節日效應, 深圳不少新晉的P2P平臺送出頗有誘惑的紅利, 諸如喊出“100起投, 註冊立送1088紅包”、“借款1000元可7天免息”等口號, 接地氣指數確實秒殺銀行。 部分平臺的超短期的年化收益率也飆高到12%甚至15%上方, 讓不少市民忍不住掃碼掏錢。

不過, 理財人士提醒市民, 不要為了高收益而盲目選擇。 相對P2P而言, 銀行理財依然是相對安全, 而且P2P的噱頭過多, 銷售體系不甚成熟, 市民不能只盯著收益率一項, 仍需要火眼金睛, 在下單之前對這些平臺摸個底。

財富貼士

買了個假理財?找准字母C開頭的14位元編碼

實際上, 近期民生銀行被爆銷售“假理財”的事件, 讓不少普通市民心有餘悸, 也對於小長假的整個理財市場更為審慎。 業內人士介紹, 銀行發售普通個人客戶理財產品時, 就被要求需在宣傳銷售文本中公佈所售產品在“全國銀行業理財產品登記系統”的登記編碼。

記者注意到, 凡是銀行自主發行的理財產品, 均具有唯一的產品編碼, 可依據該編碼在中國理財網查詢到產品資訊, 一般個人理財產品登記編碼是以字母C開頭的14位元編碼,銀行代銷產品則可通過銀行網點公示的代銷產品清單查詢。一般來說,正確輸入編碼後,網頁會彈出詳細資訊,包括產品名稱、收益類型、運作模式、風險等級、募集期、存續期、起售金額、期限類型、實際天數、發行機構、預期最高收益率、投資資產的類型、銷售區域等。

換而言之,最快速地辨別是否遭遇假理財的辦法,就是登錄官方網站進行查詢。凡是無法通過中國理財網公示、代銷產品清單查詢到的產品,小心遭遇“李鬼”。

在銀行網點,對一些銷售人員所作說的“保本保息”,應以產品說明書上的描述為准,市民不應輕信銀行所謂“保本保息”承諾。理財專家也提醒,在眾多紙質材料中,如果你覺得太多太繁瑣,不妨先仔細閱讀“風險揭示書”。

當然,監管層姿態也十分明確。銀監會近期下發的5號文《關於集中開展銀行業市場亂象整治工作的通知》明確指出,金融機構與其客戶若私刻、盜用銀行公章為客戶辦理開戶、支付、存貸款業務或賬外經營,則涉嫌內外勾結違法經營,是銀行需整治的亂象之一。最近銀監會還對於銀行理財產品提出“買者自負”、打破“剛性兌付”的要求。

一般個人理財產品登記編碼是以字母C開頭的14位元編碼,銀行代銷產品則可通過銀行網點公示的代銷產品清單查詢。一般來說,正確輸入編碼後,網頁會彈出詳細資訊,包括產品名稱、收益類型、運作模式、風險等級、募集期、存續期、起售金額、期限類型、實際天數、發行機構、預期最高收益率、投資資產的類型、銷售區域等。

換而言之,最快速地辨別是否遭遇假理財的辦法,就是登錄官方網站進行查詢。凡是無法通過中國理財網公示、代銷產品清單查詢到的產品,小心遭遇“李鬼”。

在銀行網點,對一些銷售人員所作說的“保本保息”,應以產品說明書上的描述為准,市民不應輕信銀行所謂“保本保息”承諾。理財專家也提醒,在眾多紙質材料中,如果你覺得太多太繁瑣,不妨先仔細閱讀“風險揭示書”。

當然,監管層姿態也十分明確。銀監會近期下發的5號文《關於集中開展銀行業市場亂象整治工作的通知》明確指出,金融機構與其客戶若私刻、盜用銀行公章為客戶辦理開戶、支付、存貸款業務或賬外經營,則涉嫌內外勾結違法經營,是銀行需整治的亂象之一。最近銀監會還對於銀行理財產品提出“買者自負”、打破“剛性兌付”的要求。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