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京東文學獎雞湯文勝賈平凹?別讓無謂之爭礙了文字美

世界讀書日當天(4月23日), 京東公佈了首屆京東文學獎六大獎項的入圍作品, “雞湯文”和嚴肅文學作品並存, 著實惹來不小的爭議, 網上甚至有人稱, “雞湯文”超越賈平凹。 面對網路文學咄咄逼人的態勢, 京東文學獎的評委、著名作家梁曉聲也毫不客氣地評價:“這是小說嗎?這是散文嗎?這是詩歌嗎?好像都不是。 只能說這是用電腦敲出來的, 有一定文學修養的青年創作的小情調。 ”

粱老的話沒有錯。 但這些網路文學能夠入圍京東文學獎, 又的的確確是網友們一票一票投出來的, 也代表了不少年輕人的真實想法。 那麼“我”應該支持哪一方呢?網路小說得獎會不會讓人覺得不夠雅?“圍觀”京東文學獎的群眾似乎也陷入了迷茫。  

其實大可不必!文學之所以有恆久的魅力, 就在於它深植於大眾, 得到了普通群眾的喜愛, 歷久彌新散發著文字之香美。 大家喜歡看總有喜歡看的理由,

只要是健康向上的文字, 又能吸引人去看, 難道不是一件好事?在國民閱讀量整體偏低的今天, 如果有文字能夠讓大家沉浸其中, 帶來思考, 又何必在意是“雞湯文”還是嚴肅文學。

就像音樂、繪畫有很多風格一樣, 文學作品也分多種類型, 不能說嚴肅了就一定好, 下里巴人就不好。 《三國演義》和《紅樓夢》現在看來是經典名著, 在當時也不過是通俗演義和“淫詞小說”;國外很多文學作品一開始不被認可、後來卻成經典的例子也比比皆是:福克納的《喧嘩與騷動》, 約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條軍規》, 一開始都被認為荒誕, 冗長、沒有價值……

還有人說, 電商為啥要做文學獎評選, 是不是走偏了?其實恰恰相反, 在閱讀如此“珍稀”的當下, 任何對文學的提倡和普及都是值得稱道的。 文學獎其實只是一種形式, 最終的目的還是為了喚醒人們對於閱讀、對於文學的關注和興趣。 “消費升級”不僅體現在衣食住行等基本消費上, 同樣體現在閱讀這樣的精神層面。 思考一件事,

去讀一讀書;回家不要一直抱著手機, 捧起一本書;看到喜歡的書, 可以隨時買下自由閱讀, 這才是美好的生活。 開券有益。  

最新消息, 京東文學獎十進八結果揭曉, 首輪淘汰名單即爆冷, 賈平凹的《自在獨行:賈平凹的獨行世界》(被認為是嚴肅文學)、劉同的《向著光亮那方》(被認為是“雞湯文”)兩本在大眾投票階段呼聲很高的作品, 專家初評時都未能入圍, 無緣京東文學獎-國內作家作品百萬獎金。 如此來看, 百萬大獎歸屬不到最後一刻仍將成謎。

看到了吧, 管你是嚴肅文學, 還是“雞湯文”, 評委可能還真不在意。 正如評委莫言所說:評價一部優秀的作品, 更應該關注作品本身的內容、結構、思想性和敘事方式。 ”所以, “圍觀”的小夥伴也就不要再做無謂之爭了,

好的文字, 都是我們需要的, 都是這個時代需要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