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Karma無人機項目扶不起 GoPro為保盈利再裁員270人

編 | origin

導語:一年時間裁員三次, 被Karma拖入泥潭的GoPro詮釋了什麼是“裁員式盈利”。 當然, GoPro的境遇其實反映了無人機和非專業攝影器材領域的殘酷競爭。

美國時間週三, 運動相機製造廠商GoPro宣佈, 將再次裁員270人, 以期減少運營支出, 實現盈利。 這是自2016年來, GoPro的第三次裁員, 前兩次裁員分別在2016年1月與11月, 總共裁掉了300人, 占公司員工總數的22%。

2016年GoPro主力產品運動相機的銷售疲軟, 以及在Karma無人機上的失敗讓公司營收銳減, 股價大跌。

在經歷了兩輪裁員後, GoPro的業績好轉了一些, 該公司預計在第一季度收入將達到1.9億-2.1億美元。 CEO稱第三次裁員將使公司在今年實現盈利。

在一份聲明中, GoPro表示將花費約1000萬美元的重組費用, 主要用於員工遣散。 而在裁員消息放出後, GoPro的股價大漲12%。

福布斯援引一名消息人士的話說, 此次裁員主要針對GoPro的虛擬實境和直播項目。 這也印證了CEO伍德曼在今年CES上的說法:GoPro將把注意力和資源轉移到其核心產品上來。

但即便如此, GoPro面臨的情況仍不容樂觀。 去年GoPro的Karma無人機因為飛行斷電問題被緊急召回, 對公司業績造成重創。

不過GoPro似乎並未放棄在無人機領域的計畫, 在對Karma的問題進行修復後準備讓它在今年重D返天空。 然而曾經折翼的Karma要想再飛起來, 首先得贏得消費者的信任——畢竟它曾經是一款飛著飛著就會突然墜地的產品;其次, Karma和它的競爭對手相比, 並不具備任何顯著優勢。 它沒有超強的續航、超遠的遙控距離、超酷的自動避障, 就連它輕巧便攜的特點, 也在大疆的Mavic Pro面世後逐漸暗淡。

圖為大疆Mavic Pro

Karma唯一的特色似乎就是可將無人機上的相機拆卸下來手持使用——問題是那我還買無人機幹嘛?

無論是運動相機還是無人機, GoPro都面臨著市場上其他對手的嚴苛競爭。 即便暫時通過裁員實現了盈利, 這家老牌運動相機廠商面臨的考驗也才剛剛開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