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第25屆信陽茶文化節開幕 中國林業生態發展促進會授予我市“中國毛尖之都”稱號

信陽日報報曉風用戶端記者 胡瑜珊/文 郝光 王哲 張繼疆 徐毅恒 周濤/圖

春茶吐綠, 綠映生態信陽;毛尖飄香, 香迎八方賓朋。 4月28日晚,

由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和信陽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第25屆信陽茶文化節在百花之聲大劇院隆重開幕。

本屆茶文化節以五大發展理念為根本, 以興茶富民為宗旨, 以傳承和弘揚茶文化為出發點, 以促進一二三產業和茶產業、文化業、旅遊業融合發展為切入點, 通過開展系列茶事活動, 集中展示茶魅力, 大力弘揚茶文化, 著力打造茶品牌, 加快繁榮茶經濟, 努力把信陽茶文化節辦成“茶界的盛會、市民的節日”。

浙江省政協原主席李金明;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黨組成員、監事會主任宋璿濤;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儲亞平;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王鐵;河南省政協副主席史濟春;福建省人大常委會原黨組書記、常務副主任,

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創會會長張家坤;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杭州市原市長孫忠煥;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省茶文化研究會會長亢崇仁;河南省豫商聯合會會長、九屆河南省政協副主席陳義初;中華全國總社監事會辦公室主任阿地力·吾布力;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廣播電視規劃院原黨委書記、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書畫攝影協會會長萬順府;河南省人民政府巡視員胡向陽;河南省供銷合作社黨組書記、理事會主任劉延生;河南省旅遊局局長寇武江;河南省農業廳巡視員張惠民;中國林業生態發展促進會副會長魏殿生;湖北省陸羽文化研究會副會長、華師大原副書記吳晉生;河南省林業廳原巡視員、省茶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張守印;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姚靜波;《求是》雜誌內參部主任孫廣遠;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杭州茶葉研究院院長尹禕;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魯成銀;安徽農業大學茶與食品科技學院原院長、教授、博導江昌俊等出席開幕式。

市領導喬新江、尚朝陽、劉國棟、張國暉、馮鳴等出席開幕式。 開幕式由市委副書記、市長尚朝陽主持。

市委書記喬新江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和全市人民, 向蒞臨本屆茶文化節的各位來賓表示歡迎和感謝。 他說, 茶是中原特產, 茶是信陽名片, 茶是大別山區經濟社會發展和脫貧攻堅的重要載體。 茶文化節是信陽人民的一件喜事, 也是全國茶界的一件大事。 多年來, 我們一直秉承共用共贏的理念, 廣泛邀請茶協會、茶專家、茶企業參展、參會, 努力展示出一個經濟發展、 社會和諧、人文醇厚、誠信開放的魅力信陽, 致力於把茶文化節打造成為全行業溝通合作的平臺,

持續放大信陽茶文化節的功能和效益。 真誠希望各位領導、各位來賓一如既往關心支援信陽的發展。 誠摯邀請全國茶人、有識之士和我們一起攜起手來, 真誠合作, 共謀發展, 共用茶產業發展的美好未來。

宋璿濤在講話中說, 信陽地跨江淮, 資源豐富, 人文薈萃。勤勞智慧的信陽人民在這片北國江南、江南北國神奇的土地上,不斷打造“信陽毛尖”這個名茶品牌,自從100多年前獲得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後,近年來在“中綠杯”、“華茗杯”等中國名茶品質評比中多次獲得金獎,有力促進了信陽茶葉產量不斷提高、品質不斷提升、產業鏈不斷延伸、文化內涵不斷豐富,譜寫了茶產業的輝煌詩篇。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將以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為契機,進一步加強與地方的交流合作,共同促進茶產業的健康發展。也希望信陽市政府與中國茶葉流通協會主動作為,擔當起茶產業賦予的歷史使命與社會責任,推動茶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轉型升級,著力實現茶企增效、茶農增收。相信在各方的不懈努力下,信陽茶文化節的前景必將更為廣闊,信陽茶產業的明天必將更加美好,信陽人民的生活必將和美安康。

儲亞平在講話中說,河南茶業的重點在信陽,信陽茶園面積、茶葉產量、產值均占全省90%以上,信陽毛尖的品牌價值連年增長,已達到59.91億元,穩居全國第二位。信陽茶文化節堅持茶葉為媒、文化為魂,不斷擴大交流合作,不斷提升辦節水平,已連續舉辦了24屆,其品牌影響力和文化輻射力持續提升,已經成為推動中原茶產業發展、促進國內外茶界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本屆信陽茶文化節活動內容豐富,形式新穎,涵蓋了茶產業、茶文化、茶旅遊以及體育、經貿、會展等多個領域。我相信,在與會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本屆茶文化節一定能夠辦成特色鮮明、熱烈祥和、精彩圓滿的茶界盛會,一定能夠發揮傳承文化、擴大開放、助推發展的巨大作用,一定能為推進信陽乃至河南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張家坤在講話中說,茶葉是信陽的財富之源、文化之脈、騰飛之冀。茶對於推動信陽的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社會和諧以及城市品位提升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信陽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視這座“綠色金礦”,科學謀劃,積極作為,以茶為媒,打響茶文化節這塊金字招牌,把信陽打造成我國茶界交流溝通的重要城市,打造成茶文化對外合作交流的高端平臺,帶動了國內外茶人研究茶知識、弘揚茶文化、發展茶產業、壯大茶經濟,為中國茶行業的繁榮昌盛作出了巨大貢獻。福建茶界與信陽茶界近年來因茶結緣,共敘茶情,共謀發展,結下了無比深厚的情誼。第25屆信陽茶文化節的成功舉辦,必將推進兩地的交流合作走向更寬領域、更高層次、更廣空間,兩地茶人也將共同迎來茶產業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

開幕式上,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河南省分公司副總經理張軍政和市政府副市長李正軍,共同為《茶經》個性化郵票揭幕。

中國林業生態發展促進會副秘書長魯向勇宣讀了《關於授予河南省信陽市"中國毛尖之都"榮譽稱號的決定》後,喬新江從魏殿生手中接過"中國毛尖之都"的牌子,現場響起熱烈的掌聲。

最後,王鐵宣佈第25屆茶文化節開幕。李金明、史濟春、孫忠煥、亢崇仁、陳義初、魏殿生共同啟動本屆茶文化節。

參加本次開幕式的還有:全國主要產茶地市政府代表;開封市、駐馬店市、南陽市、濮陽市政府代表;全國18個省市茶行業組織負責人;全國各地河南商會的領導和企業家;國內外茶商、參展商,茶專家,新聞媒體代表;本市茶企、茶商、茶農代表,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先進模範人物代表,環衛工人和貧困戶代表等。

開幕式結束後,與會領導和嘉賓還共同欣賞了文藝演出。

人文薈萃。勤勞智慧的信陽人民在這片北國江南、江南北國神奇的土地上,不斷打造“信陽毛尖”這個名茶品牌,自從100多年前獲得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後,近年來在“中綠杯”、“華茗杯”等中國名茶品質評比中多次獲得金獎,有力促進了信陽茶葉產量不斷提高、品質不斷提升、產業鏈不斷延伸、文化內涵不斷豐富,譜寫了茶產業的輝煌詩篇。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將以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為契機,進一步加強與地方的交流合作,共同促進茶產業的健康發展。也希望信陽市政府與中國茶葉流通協會主動作為,擔當起茶產業賦予的歷史使命與社會責任,推動茶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轉型升級,著力實現茶企增效、茶農增收。相信在各方的不懈努力下,信陽茶文化節的前景必將更為廣闊,信陽茶產業的明天必將更加美好,信陽人民的生活必將和美安康。

儲亞平在講話中說,河南茶業的重點在信陽,信陽茶園面積、茶葉產量、產值均占全省90%以上,信陽毛尖的品牌價值連年增長,已達到59.91億元,穩居全國第二位。信陽茶文化節堅持茶葉為媒、文化為魂,不斷擴大交流合作,不斷提升辦節水平,已連續舉辦了24屆,其品牌影響力和文化輻射力持續提升,已經成為推動中原茶產業發展、促進國內外茶界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本屆信陽茶文化節活動內容豐富,形式新穎,涵蓋了茶產業、茶文化、茶旅遊以及體育、經貿、會展等多個領域。我相信,在與會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本屆茶文化節一定能夠辦成特色鮮明、熱烈祥和、精彩圓滿的茶界盛會,一定能夠發揮傳承文化、擴大開放、助推發展的巨大作用,一定能為推進信陽乃至河南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張家坤在講話中說,茶葉是信陽的財富之源、文化之脈、騰飛之冀。茶對於推動信陽的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社會和諧以及城市品位提升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信陽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視這座“綠色金礦”,科學謀劃,積極作為,以茶為媒,打響茶文化節這塊金字招牌,把信陽打造成我國茶界交流溝通的重要城市,打造成茶文化對外合作交流的高端平臺,帶動了國內外茶人研究茶知識、弘揚茶文化、發展茶產業、壯大茶經濟,為中國茶行業的繁榮昌盛作出了巨大貢獻。福建茶界與信陽茶界近年來因茶結緣,共敘茶情,共謀發展,結下了無比深厚的情誼。第25屆信陽茶文化節的成功舉辦,必將推進兩地的交流合作走向更寬領域、更高層次、更廣空間,兩地茶人也將共同迎來茶產業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

開幕式上,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河南省分公司副總經理張軍政和市政府副市長李正軍,共同為《茶經》個性化郵票揭幕。

中國林業生態發展促進會副秘書長魯向勇宣讀了《關於授予河南省信陽市"中國毛尖之都"榮譽稱號的決定》後,喬新江從魏殿生手中接過"中國毛尖之都"的牌子,現場響起熱烈的掌聲。

最後,王鐵宣佈第25屆茶文化節開幕。李金明、史濟春、孫忠煥、亢崇仁、陳義初、魏殿生共同啟動本屆茶文化節。

參加本次開幕式的還有:全國主要產茶地市政府代表;開封市、駐馬店市、南陽市、濮陽市政府代表;全國18個省市茶行業組織負責人;全國各地河南商會的領導和企業家;國內外茶商、參展商,茶專家,新聞媒體代表;本市茶企、茶商、茶農代表,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先進模範人物代表,環衛工人和貧困戶代表等。

開幕式結束後,與會領導和嘉賓還共同欣賞了文藝演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