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河北清河“以花為媒”打造特色“山楂小鎮”

長城網4月27日訊(河北經濟日報通訊員 李萍 立敏)你平時一定見過杏花、梨花、海棠花, 可你見過山楂花嗎?

近日, 筆者走進清河馬屯萬畝山楂觀光區的岳莊村, 整個村子綠樹掩映, 花香四溢, 寬闊整潔的街道、古色古香的牆壁、色彩斑斕的宣傳畫、獨具特色的農耕館、圖書閱覽室、健身廣場、便民超市……如果不是村子外萬畝山楂花提醒, 還真以為置身在“風景畫”裡呢。

“這些山楂林春天賞花, 夏天避暑, 秋天採摘, 冬季踏雪……可真是馬屯老百姓的搖錢樹呀!”馬屯山楂合作社的高俊英望著萬畝山楂林, 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

其實在馬屯不僅高俊英一個人高興, 面對山楂樹當地百姓更是情有獨鍾, 收穫頗豐。

過去, 清河縣葛仙莊鎮的馬屯一帶是出了名的窮地方, 土地沙化, 環境惡劣, 莊家不長, 老百姓連飯都吃不飽, 如今馬屯一帶13個村家家戶戶靠山楂致了富, 僅此一項人均純收入5800元, 昔日的窮村莊變成了“聚寶盆”。

“靠賣山楂果, 一公斤山楂2元錢, 如果製成山楂片、山楂糕、山楂果脯等製品每公斤可以賣到10元錢, 如果加工成山楂酒、山楂飲料, 利潤更是成倍增長。 ”高俊英掰著手指給筆者算起了山楂的經濟賬。

2012年開始, 高俊英帶領山楂合作社的農民開始發展深加工, 將手中的山楂果加工成山楂片、山楂糕等製品, 銷往全國各地, 和單賣山楂果相比,

效益增長5倍還多。 2015年, 高俊英又將山楂果做成山楂紅酒、山楂飲料, 吸引了山西、山東、天津等地的客商前來購買, 價值更是翻番地增長。 今年, 通過調查高俊英發現, 山楂籽還可以製成各式各樣的坐墊、涼席等生活用品, 於是, 她打算增上新項目, 將淘汰的山楂籽進行“廢物利用”。 在高俊英手中山楂可真是“翻”出了“花”兒, 渾身成了“寶”, 價值也成幾何狀增長。

近年來, 清河縣借助2萬畝山楂林, “以花為媒”打造特色旅遊小鎮——“山楂小鎮”, 針對農業供給側改革, 將特色文化和特色產業要素有機融合, 建設起一產賣山楂、二產賣製品、三產賣風景產業模式, 實現了生態建設的“美”和農民生活的“富”, 農民的日子過得越來越有底氣。

在美麗鄉村建設中,

清河縣對馬屯一帶的七個村莊進行連片開發, 聘請在風景園林設計方面享有盛譽的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對村莊佈局和景觀進行一體化規劃設計, 既展現了整體風格的統一, 又顯示出了“一村一特色”的優美。 對附近村莊實施道路硬化、廁所改造、村莊綠化、亮化、美化等一系列美麗鄉村提升工程, 並建起文化廣場、街心公園、衛生室、圖書室……生機盎然的萬畝山楂林, 古色古香的鄉村, 吸引著周邊的人們紛紛前來觀賞。 借著良好的生態環境, 該縣辦起了鄉村旅遊, 馬屯山楂的風景也賣出了錢, 當地百姓紛紛建起農家樂飯店, 山楂領養基地、山楂攝影拍攝基地、山楂採摘基地……借助山楂樹百姓吃上了旅遊飯。
如今, “山楂旅遊小鎮”成為了遠近聞名的旅遊景區, 僅憑旅遊一項每年為當地百姓增加收入上百萬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