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明明可以靠內容,互動百科為何選擇了飲鴆止渴?|深晚評論

深圳晚報評論員 石迪

掛牌剛滿一年的新三板公司互動百科, 挨了今年央視 3•15 晚會打假的第一記重錘。 據央視財經 3 月 15 日報導,

互動百科網號稱是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網站, 但記者調查發現, 在這家知識共用網站中, 不但資訊的準確性真假難辨, 有時候甚至還摻雜著一些虛假廣告, 且這類詞條客戶的資質大多不全。

在只要花 4800 元就可以開通所謂 " 百科詞條認領 " 服務的環境下, 隨意杜撰資訊成為可能。 於是, " 極藻 5s" 等產品成了 7 天治好肝癌患者的靈藥, 陝西渠子村一家小診所沒有行醫資質的人成了獲取 " 國家醫學進步獎 " 的神醫。 難以想像, 憑藉誇大其詞的廣告在百科網站堂而皇之地圈錢竟然如此便捷簡易, 這種一方代表權威而另一方消解權威的組合搭配也讓人對互動百科的運營思維頗感詫異。

明明得靠優質而豐富的知識分享服務獲取一席之地,

互動百科為何反倒用虛假廣告給版面內容 " 注水 "?這種飲鴆止渴的方式對於以內容取勝的百科領域而言, 絕對不是個好消息。

從使用體驗來看, 互動百科作為一家百科網站的工具屬性非常強, 在頁面設計、搜索指引、資訊涵蓋等方面其實都不乏出彩之處, 詞條量業已達到百萬級。 但是, 現如今多數百科網站都背靠相關的巨型搜尋引擎, 與搜索業務本身具有強關係, 譬如百度百科與百度搜索、搜狗百科與搜狗搜索等。 相較于這些定位於搜索補充且擁有高流量資源的國內百科網站, 互動百科在流量變現和硬廣告的競爭上並不佔優勢, 因而其在內容運營方面投入的精力更多。

基於這樣一種現實, 要麼結合論壇模式做更開放的資訊平臺,

降低使用者參與內容生產的門檻;要麼做自主負責的社會化知識平臺, 對自身和使用者更新的內容都進行嚴格把關。 互動百科似乎希望既能守住知識分享的情懷又能節約成本、吸引投資並將利益最大化, 於是一方面以百科為主導, 一方面卻逐漸放開了對虛假廣告的篩選機制, 最終演變成無節制地發展未經檢驗的廣告詞條業務。 不得不承認, 這本身就是一種背離百科性質的內容運營舉措, 邏輯上自相矛盾, 最終傷及的是整個平臺的公信力。

此次被揭發後, 互動百科表示將升級詞條內容審核標準, 全面排查網站詞條內容, 立刻整改詞條內容審核流程, 向其他優質同行看齊。

可以說, 在未來的經營之路上, 互動百科最關鍵的是得避免利令智昏。 經營講究信度的百科類網站依靠的始終是內容, 在這上面魚目混珠, 久而久之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會愈發嚴重。 當一座百科網站被廣告詞條逐漸侵蝕時, 這本身就值得警惕, 更遑論這些廣告還多是虛假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