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保險理賠與企業融資2大智能合約POC驗證達成,安侯建業與政大聯手研發區塊鏈應用

臺灣今年在區塊鏈的發展上可說急起直追, 近期金融研訓院與安侯建業(KPMG)共同規劃「金融區塊鏈合作發展計畫」, 成功在今年二月完成保險理賠自動化以及中小企業融資兩項概念性驗證(POC), 由政治大學資科系陳恭教授擔任技術總監, 採用乙太坊(Ethereum)的私有鏈架構, 儲存保險理賠的紀錄以及貸放款記錄, 並將智慧合約(Smart Contract)導入其中。

除了成功驗證區塊鏈應用在保險、融資外, 3月13日安侯建業也宣佈成立「KPMG區塊鏈實驗室」, 實驗室成員約10人, 由安侯建業顧問服務部執行副總經理李育英擔任主持人、政治大學的陳恭教授擔任技術指導顧問,

攜手培育區塊鏈人才。

「我們希望把台灣的人才培育成國際級的。 」李育英表示, 未來不會只聚焦在乙太坊或單一項區塊鏈技術, 市場上還有Linux基金會的開源區塊鏈專案Hyperledger以及R3聯盟的Corda, 她表示, 實驗室會努力產出Hyperledger或Corda的相關概念性驗證。

這兩項熱騰騰, 剛完成的保險理賠、企業融資的POC, 還納入了6家參與學習的金融機構。 國泰人壽、國泰產險加入保險自動理賠的學習。 李育英強調, 加入POC的學員不僅僅是觀摩, 還要一邊實作。 另外, 中小企業融資方面則有華南銀行、第一銀行、元大金控以及土地銀行加入學習。

「我們花很多時間在探索智慧合約的極限」陳恭這麼說道, 而智能合約確實也在這兩項POC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減少申請、紙本作業的繁雜流程, 靠區塊鏈智能合約簡化保險理賠

針對保險理賠自動化, 區塊鏈實驗室成員楊博文(Morris)舉例, 現在民眾發生醫療行為後, 不論大或小的手術, 一定要申請醫療的單據, 保險公司再依據這些單據進行保險理賠。 但是申請這些單據非常麻煩, 你可能要拖著大病初癒的身體填寫許多表單、經過長時間的等待、還要保管一整年, 甚至要補件或重新申請, 這些紙本作業上的繁雜手續, 都是保險理賠目前最大的痛點。

因此, 團隊想辦法要將區塊鏈應用導入其中。 陳恭強調, 保險理賠中, 區塊鏈不是主角, 而是保險理賠本身, 因此區塊鏈是架接在現有系統, 以現有系統為主, 區塊鏈為輔,

並將部分保險合約轉成智能合約, 並且利用共用帳本的特性, 有權限地分享保險理賠的申請記錄。

「因為自動化、電子化這些原本的保險公司做得很好, 重點是智慧合約定義了區塊鏈系統間怎麼溝通。 」陳恭解釋。

智能合約被運用在「履約保險」, 負責執行智能合約以實現自動化理賠的流程;「計算理賠金額」, 根據醫療資訊、保險理賠規則來計算相應的保險費用;「金流管理」藉由智慧合約自動化的把資金轉到保戶或醫院;最後則是「稽核軌跡」, 利用智能合約收集區塊鏈上的行為用以稽核。

主要使用Ethereum的私有鏈架構儲存各種智能合約。 Morris表示, 驗證的結果顯示, 智能合約自動履行保單賠償是可行的, 可以根據保戶與保險公司的需求自動執行理賠。

智慧合約也可以自動化地處理金流問題。 此外, 也實踐了鏈內與鏈外的資料同步、一致。

此外, 最重要的開發工具就是Node.js, 用來設計仲介的介面, 讓鏈外與鏈內可以更順暢的應用、開發。 「不論是保險理賠, 還是中小企業融資, 都要有鏈內鏈外的整合, 整合是不可避免的問題。 」陳恭表示, 整合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因此現在必須做公有鏈與私有鏈的平行開發與運作。

政大資科係教授陳恭擔任KPMG區塊鏈實驗室的技術顧問指導, 他指出, 鏈外與鏈內的整合是不可避免的問題, 而且平臺的選擇不應該成為參與技術的障礙。

以智慧合約降低資產交易的媒合成本, 中小企業融資更公開、透明

「閒置資金的人可以找到投資對象, 需要資金的人也可以找到金主。 」陳恭解釋, 第二個POC項目, 目標是打造一個中小企業融資平臺, 把資產交易變得更簡單。 而且是全新的架構, 以區塊鏈為主, 鏈外的系統為輔。

因為採Ethereum的私有鏈的機制, 因此可以進行會員驗證。 同樣的, 也是將智慧合約應用在貸放流程中的6個關鍵管理中, 並且串接起來。

使用智慧合約的部份包含了融資案的申請與管理、實體資產與數位資產的同步、鏈內鏈外系統整合、融資案管理(分割數位資產、圈存投資)、債權管理以及稽核軌跡。

當一件融資案遞件申請,就會產生一個對應的融資合約,申請通過後,就會動態部署啟動融資合約。再則,融資方與投資方分別在特約的銀行認證、開戶後,就可以利用智慧合約進行實體資產(鏈外)與數位資產(特約銀行、鏈內)的同步。接著,就牽涉到協力廠商的信評機構加入協助風險評估,此時,智能合約就要執行鏈內與鏈外的系統整合。

而在融資過程中,假設要將10萬元的資金切成小塊(分割融資),或者還未達標的案子,將投資金先圈存起來,這些也都可以依賴智慧合約進行管理。

智慧合約也可以自動、定時的進行期中扣款、還本息以及逾期警示。並且,相同的,因為都在一個不可竄改的區塊鏈上進行,因此監理單位就可以透過這些軌跡進行稽核。

而這個平臺服務的基礎就是公開共用公開、透明監理。因此,貸放交易記錄也可以在權限範圍內(區塊鏈指定節點與監理單位)進行共用。

除了這兩個案例的細節外,陳恭教授也分享了他對區塊鏈技術的看法。「平臺的選擇,不應該成為參與技術的障礙。」他說,Ethereum是眾所周知的公有鏈平臺,但它也有私有鏈機制,而且最近也籌組了乙太坊企業聯盟(EEA),代表Ethereum也發現在企業應用的階層確實有需要加強的地方。

而且市場上還有Hyperledger、Corda,陳恭表示,前述兩者也都十分積極地要追上Ethereum,因此認為企業應該抱持著開放的心態,「整個區塊鏈應用系統都要去著墨。」在驗證與實驗的階段,這些區塊鏈其實都已提供了足夠的技術支援能力。

隨著臺灣的腳步日趨積極,KPMG區塊鏈實驗室接下來要繼續投入在區塊鏈的效能、隱私保護、仲介軟體、一致性以及各產業的主題上,有望在今年看見更多相關區塊鏈應用的案例出現。

並且串接起來。

使用智慧合約的部份包含了融資案的申請與管理、實體資產與數位資產的同步、鏈內鏈外系統整合、融資案管理(分割數位資產、圈存投資)、債權管理以及稽核軌跡。

當一件融資案遞件申請,就會產生一個對應的融資合約,申請通過後,就會動態部署啟動融資合約。再則,融資方與投資方分別在特約的銀行認證、開戶後,就可以利用智慧合約進行實體資產(鏈外)與數位資產(特約銀行、鏈內)的同步。接著,就牽涉到協力廠商的信評機構加入協助風險評估,此時,智能合約就要執行鏈內與鏈外的系統整合。

而在融資過程中,假設要將10萬元的資金切成小塊(分割融資),或者還未達標的案子,將投資金先圈存起來,這些也都可以依賴智慧合約進行管理。

智慧合約也可以自動、定時的進行期中扣款、還本息以及逾期警示。並且,相同的,因為都在一個不可竄改的區塊鏈上進行,因此監理單位就可以透過這些軌跡進行稽核。

而這個平臺服務的基礎就是公開共用公開、透明監理。因此,貸放交易記錄也可以在權限範圍內(區塊鏈指定節點與監理單位)進行共用。

除了這兩個案例的細節外,陳恭教授也分享了他對區塊鏈技術的看法。「平臺的選擇,不應該成為參與技術的障礙。」他說,Ethereum是眾所周知的公有鏈平臺,但它也有私有鏈機制,而且最近也籌組了乙太坊企業聯盟(EEA),代表Ethereum也發現在企業應用的階層確實有需要加強的地方。

而且市場上還有Hyperledger、Corda,陳恭表示,前述兩者也都十分積極地要追上Ethereum,因此認為企業應該抱持著開放的心態,「整個區塊鏈應用系統都要去著墨。」在驗證與實驗的階段,這些區塊鏈其實都已提供了足夠的技術支援能力。

隨著臺灣的腳步日趨積極,KPMG區塊鏈實驗室接下來要繼續投入在區塊鏈的效能、隱私保護、仲介軟體、一致性以及各產業的主題上,有望在今年看見更多相關區塊鏈應用的案例出現。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