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幹嘉偉、沈皓瑜變身投資人背後,是最新互聯網行業高管進行轉型

幹嘉偉是美團早期的一員虎將。 2011年美團接受阿裡巴巴、北極光等B輪5000萬美元的融資, 而此次融資的操盤手就是幹嘉偉。 當時, 幹嘉偉是阿裡的副總裁, 負責線下銷售團隊。

此後, 幹嘉偉加盟美團任COO, 一直做到到店事業群總裁, 美團點評合併後擔任美團點評到店餐飲事業群總裁。

但在2016年7月, 美團點評CEO王興通過內部信形式宣佈新的組織架構調整和人事任命, 包括設立人才培養平臺“互聯網+大學”, 幹嘉偉被任命為首任校長。

從美團點評到店餐飲事業群總裁轉換到“互聯網+大學”校長的崗位, 好比是一支足球隊,

踢前鋒的跑去踢後衛。

到2016年11月時, 網上就傳聞, 幹嘉偉要從美團點評離職。

但據接近美團點評人士對雷帝網透露, 目前在美團點評公司內部人力系統中, 仍有幹嘉偉的名字, 據分析, 他應該仍在擔任互聯網+大學的校長職務。 幹嘉偉在高瓴資本可能是顧問身份。

此番幹嘉偉加盟高瓴資本, 可能意味著和沈皓瑜一樣從職業經理人轉為投資人。 加上原百勝全球高管蘇敬軾, 可看出高瓴資本對電商和零售興趣, 未來或有更多類似百麗私有化這樣的動作。

高瓴資本本身對電商零售也研究很多,

當初京東集團CEO劉強東找到高瓴資本合夥人張磊時只想要7000萬美元, 張磊說:“你如果只要7000萬, 我就不投了, 要投就投3個億。 ”

張磊認定京東商業模式“是需要燒錢的生意”, 不燒20億美元無法形成核心競爭力。 高瓴資本風格恰恰是“少次多量”, 重金投少數幾家企業, 靠長期收益盈利。

高瓴資本還促成騰訊投資京東交易。 張磊曾說, 高瓴資本做了大量的研究, 表面上兩家公司都可以做對方的事情, 但公司再做大10倍、100倍, 不具備這個基因, 很多事會變成掣肘。

2017年初, 高瓴資本還斥資2.5億美元投資了一家電子商務科技公司Magento, 這家企業專門為全球傳統零售及商務企業提供全管道及數位化解決方案。

幹嘉偉、沈皓瑜變身投資人背後, 是最新互聯網行業一批高管進行轉型。

比如, 最近易到創始人周航加盟順為資本、前金山軟體CEO張巨集江加盟源碼資本、百度CFO李昕晢變身百度資本CEO。

一位業內人士指出, 這些高管轉行背後, 折射出最近兩年國內經濟低迷, 互聯網企業增速不如前幾年, 互聯網企業高管的日子不好過,

相對來說, 憑藉過去的經驗做投資是一個好出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