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西藏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廣袤田野播下新希望

日前, 在拉薩市林周縣甘曲鎮江角村, 幾十輛拖拉機在田地上隆隆作響, 耕地播種, 撒下春的希望。 據瞭解, 我區春播工作已經陸續由東向西逐步展開, 在這片希望的田野上, 處處可見春耕生產的忙碌景象。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是自治區黨委、政府通盤考慮我區經濟工作全域, 以新發展理念謀劃和引領“三農”工作作出的總體部署。 自治區第九次黨代會召開以來, 全區各級農牧部門正按照“擴產能、調結構、降成本、補短板、保生態、促改革、增收入、奔小康”的思路, 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擴產能 調結構

今年, 我區各級農牧部門繼續在擴產能上下功夫, 糧食作物春播計畫面積224.7萬畝, 4月中旬全區春播生產已進入播種集中期。 全區冬播糧食作物面積44.04萬畝, 比去年增加1.19萬畝, 目前冬播糧食作物長勢良好。 在落實糧食播種面積的基礎上, 認真落實良種繁育推廣等農作物增產工作, 力爭在青稞單產上實現新突破。

在確保糧食特別是青稞安全的前提下, 冬青稞種植力度比去年增加了2.24萬畝。 進一步優化畜群結構, 按照增犛牛、穩綿(山)羊、減馬屬牲畜和一般性山羊要求, 積極發展犛牛短期育肥, 提高犛牛飼養量。

同時, 按照《西藏高原特色農產品基地建設規劃(2015—2020年)》, 全力打造“十品六園三圈一平臺”產業核心, 大力發展高原特色產業。

重點開展犛牛、蔬菜、藏系綿羊、藏豬、藏雞和特色林果等產業基地建設。 今年, 我區將重點打造青稞、犛牛產業, 計畫青稞單產提高9公斤以上。 對此, 我區在認真貫徹落實藏糧於地、確保播種面積的基礎上, 深入推進藏糧於技戰略, 有序推廣藏青2000、喜拉22號、冬青18號等農作物新品種, 實施綠色高產高效創建示範、測土配方施肥示範185萬畝, 實施農作物良種繁育基地19.16萬畝。

拉薩市林周縣甘曲鎮江角村村委會主任拉多說:“我們村有耕地53146畝, 今年新品種藏青2000要擴大種植1350畝。 春耕之前, 縣裡幫助我們添置了3台播種機, 還派了3名技術人員到村裡來指導我們種地, 今年我們村糧食產量有望再次增加。 ”

降成本 補短板

開展農村土地改革,

是我區落實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之一。 土地確權讓土地有了“身份證”, 將賦予農牧民對承包地塊的經營、收益、流轉及承包經營權。 同時, 土地抵押貸款將原本“沉睡”的土地轉變成“活錢”, 拓寬了農牧民創業融資途徑。

目前, 我區已全面推進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 從加強組織領導、規範操作細則、協調經費保障、廣泛宣傳動員、加強培訓指導、建立督查機制等六個方面發力, 明確目標責任、健全工作機制, 確保今年全面完成確權登記頒證工作。 截至目前, 全區63個有耕地的縣(區)均已啟動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 已完成確權耕地面積76.87萬畝, 占全區需確權耕地面積的13.95%, 發放權證11422本, 覆蓋8萬餘人。

自治區農牧廳相關負責人介紹,

今年, 全區將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力度, 初步計畫落實2017年中央預算內西藏專項12.04億元。 同時,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正在編制《西藏自治區“十三五”農業科技創新行動方案》, 計畫在全區建設“萬畝以上青稞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標準化設施蔬菜基地”“畜牧業標準化示範基地”等一批科技成果轉化和示範推廣基地。

林周縣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伊斯瑪向記者介紹, 測土配方法已在我區應用多年, 不同鄉鎮土壤質地有所不同, 農戶領到的肥料成分就會不同, 以測土配方施肥為代表的農業新理念、新技術也不斷為土地注入著新活力。 目前, 全縣技術人員從播種開始到收穫, 全程對農戶進行技術指導, 技術人員進行包鄉包村檢測土壤成分含量,

確保科學提高糧食產量。

保生態 促改革

為發展綠色農業、生態農業, 我區出臺了《關於加快推廣使用商品有機肥的意見》, 在全區推廣使用商品有機肥, 提高耕地品質, 發展綠色農業, 走可持續發展農業道路。 尤其在拉薩市曲水、尼木兩縣探索化肥、農藥零使用模式, 全面推廣有機肥, 大力發展淨土健康產業, 提高了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

同時, 自治區積極組織開展“農牧業科技五下鄉”宣傳活動, 廣泛宣傳環境保護、綠色發展理念, 發放各類環境保護常識以及農村沼氣等清潔能源生產實用技術藏語讀本, 努力引導和培養廣大農牧民群眾保護生態環境、發展迴圈農牧業、生態農牧業的責任和意識。

在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自治區緊緊圍繞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加快推進農牧業農牧區改革創新,理順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全面啟動市場、啟動要素、啟動主體,為農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注入強大動力。

此外,全區農牧部門加大涉農領域“放管服”改革力度,推進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改革和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指導米林卡若兩縣區啟動“三資”管理示範縣創建工作;赴曲水縣開展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試點縣調研。同時,做好農墾企業改革、新型經營主體培育、“三補合一”、資訊進村入戶試點等工作。通過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有效促進農牧業增產增效、農牧民豐產增收。

在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自治區緊緊圍繞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加快推進農牧業農牧區改革創新,理順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全面啟動市場、啟動要素、啟動主體,為農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注入強大動力。

此外,全區農牧部門加大涉農領域“放管服”改革力度,推進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改革和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指導米林卡若兩縣區啟動“三資”管理示範縣創建工作;赴曲水縣開展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試點縣調研。同時,做好農墾企業改革、新型經營主體培育、“三補合一”、資訊進村入戶試點等工作。通過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有效促進農牧業增產增效、農牧民豐產增收。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